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攀登》2021,(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回望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国情和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对我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前程 《攀登》2023,(4):15-22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和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走自己的路”是贯穿于其始终的逻辑主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紧紧围绕“走自己的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具体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科学分析并解决了不同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形成并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新形态。新时代,坚持“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李蓬 《攀登》2008,27(4):40-44
政治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鲜明的政治现代化导向.为实现中国社会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理论追求与实践探索。与时俱进,实现党的政治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执政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明森 《攀登》2001,20(Z1):106-108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理论.本文着重就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所作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高明森 《攀登》2001,20(7):106-108,123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理论。本文着重就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所作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赵旭敏 《神州》2012,(28):153-153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科学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对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批判的继承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桂霞 《攀登》2008,27(5):100-104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民族问题的过程。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杨群红 《攀登》2009,28(5):6-11
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毛泽东是这个艰难探索中的杰出代表。他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扎根于中国国情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真谛,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倡导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形成赋有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在顺应共产国际积极变化的条件下,适时地在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险明 《史学月刊》2001,20(4):16-25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主要有三个相互联系方面的原因:1.把对社会结构的彻底改造任务与争取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最终实现了现代化政治领导权力的转变;2.能够按照其制定的彻底改造社会结构的纲领和路线,脚踏实地地深人到农村变革中去,从而为进一步在整体上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社会基础;3.把传统(民族性)和现代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柱。这说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符合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选择,也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人三重性及其作用--以马来西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例探讨华人三重性即中华性、本地性和国际性的形成、内容、地位、结构及其在马来西亚现代化中的作用.笔者认为三重性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本质属性,其内容、地位及结构的变化不仅取决于马来西亚的国家环境以及华人与马来族等其他种族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中国的影响以及华人社会本身的状况,并决定华人在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多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过程中,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以苏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建设方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得失成败,成功地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禹贡》半月刊对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贡》半月刊对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刊自觉拓展史学研究新领域,刊登了大量关于人口、民族、地理、宗教、交通等方面的论文,为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宗教学、人口史等史学新兴学科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研究方法上,该刊力主扩大史料范围,倡导合作研究,重视平等讨论,创造出思想上活跃开放、学术上自由争鸣的良好氛围。该刊还特别重视译介西学成果和资料,为中国学术界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学术研究状况开辟了一个窗口,为近代中国学人借鉴外国研究方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前后,朱德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国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和主张。他极其关心并积极主张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及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现代化国防的方针和原则,对陆、海、空和装甲兵、炮兵等诸军兵种的建设和发展、对军事院校工作和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朱德关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及实践,对于当前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要进行现代化尝试,必须形成一定发达程度的商品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建立一整套有效的产权制度。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央权威。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思想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群体的壮大。由于制度的差异,具体国情和历史起点不同,中日两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学界研究较薄弱的山区侨乡——梅县为研究区域,对华侨与近代侨乡工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华侨在率先投资近代工业中,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及经营理念。在侨乡工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华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China in the 1980s and 1990s underwent a paradigmatic transition: in 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revolutionary historiography that bases its analyses on Marxist methodologies and highlights rebellions and revolutions as the overarching them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emerging modernization paradigm builds its conceptual framework on borrowed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foregrounds top‐down, incremental reforms as the main force propelling China's evolution to modernity. This article scrutinizes the origins of the new paradigm in the context of a burgeoning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in reform‐era China. It further examines the fundamental divid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historiography in their respective constructions of master narratives and their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representing historical events in modern China. Behi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modernization paradigm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s Chinese historians' unchanged commitment to serving present political needs by interpreting the past.  相似文献   

19.
孙善根  余子道 《安徽史学》2004,(3):49-51,73
近代以来,在中国文化遭受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身受中西两种文化滋养的蒋梦麟主张重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用中国文化来整合西洋文化,同时以"西方的尺度"来重新审视和阐发中国文化以建立起适应现代中国需要的中西合璧式的新文化.蒋梦麟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一个爱国重教、精思力践的现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执着探索.  相似文献   

20.
Long before 1979, Chinese historical research had been dominated by the theory of the Five Modes of Production , according to which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 as well as the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had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first MOD to the last one by one. The modernization theories prevailed during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bringing about another uni-linear model of historical changes. For example, W. W. Rostow designed a five-stage process as a universal frame work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which each society could find its position in this uni-line. The task of the less developed societies is just to introduce modernity from the modernized societies so that they can make some developments. Thus modernization is a uni-direction movement as well as a uni-linear process. After 1979, modernization as a new paradigm has been accepte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ese historians. The increasing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have encouraged such an acceptance, but, admittedly, as a new conceptual system that corresponded to the historic breakthrough and the new direction towards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is acceptance also showed the crisis of paradigm , tha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ew themes and the old ones that had dominated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modernization paradigm based on monistic multi-linear theory considers modernization as a unique breakthrough in history, a great transformation around the whole world, and a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does not have a given ultimate aim and value but different models and routes. The monistic multi-linear theory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open and all-embracing in historical studies. A variety of historical paradigms is favorable to prosperity of Chinese hi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