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存最早的乡镇志南宋常棠《澉水志》诞生在浙江海盐澉浦镇。澉浦镇历史上曾六度编修镇志,五部旧志中有四部保存完好,且分属宋、明、清、民国,为今人研究乡镇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本文对现存澉浦四部旧志进行初步研究,提出澉浦镇志能够代有编纂,主要得益于常棠《澉水志》的垂范、澉镇官宦士绅的推动和崇文重学的地方文化氛围的支撑。并简要归纳“澉水志四种”对当代乡镇志编纂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存最早的乡镇志——南宋常棠《澉水志》诞生在浙江海盐澉浦镇。该镇历史上曾六度编修镇志,五部旧志中有四部保存完好,且分属宋、明、清、民国四代,为今人研究乡镇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本文对现存澉浦四部旧志进行初步研究,认为澉浦镇志能够代有编纂,主要得益于常棠《澉水志》的垂范、澉镇官宦士绅的推动和崇文重学的地方文化氛围的支撑。同时就"澉水志四种"对当代乡镇志编纂的启示进行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3.
村镇志虽为当今官办三级修志所屏除,但近年面世者仍不少,多为基层组织或民间所为,实则村镇志所包极广,修者亦众,于中国方志史上有其一席之地。所谓村镇志,包括乡志、镇志、村志、里志、场志、团志、坊志等等。现存最早之村镇志为宋常棠所撰《澉水志》,为浙江海盐澉水一镇之志。明清时期,村镇志数量大增,甚有多次修志者,如安徽贵池县杏花村曾于清代和民国两修《杏花村志》。是可知村志之修,其来有自。但若村已撤改而犹追记原建制之历史、地情者,我未之见。有之,则今之《友新六村志》也。  相似文献   

4.
镇志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据现存史料情况看,约起于宋常棠所撰《澉水志》。澉水是浙江海盐的一个镇,很繁盛。明清时期撰乡镇志颇有发展,书量亦较多,比较有名的有董士宁的《乌青镇志》、徐达源的《黎里志》。镇志又有名小志,如《北湖小志》、《甘棠小志》等。编写镇志的都是有悠久历史和繁华冲要的名镇。新编方志,虽然规定三级修志,但是修镇志的仍然相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镇志,除今存绍定《澉水志》外,可考者还有《乌青记》《乌青拾遗》和《青龙志》,《青龙杂志》为游览笔记,并非镇志。以绍定《澉水志》为中心,可总结出宋代镇志编纂的三个特点:官民合作;模仿州郡县方志体例;掺杂了较多作者的主观意图。宋代镇志的出现,除了江南地区市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文化素质高的地方士人较多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因外,还可以从皇权下县、市镇认同及市镇大姓家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宋代的镇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顾晓霞 《浙江方志》2002,(4):93-96,68
乡镇志是以一乡一镇为记述范围的志书,现存最早的镇志是宋代常棠编修的《澉水志》。到明清时期,乡镇志数量大增,并主要分布在江南沿海各省。这一现象与南宋以来,江南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村镇勃兴有关,正如清嘉庆学者洪亮吉在论及黎里镇应修镇志时说:“黎里为吴江一镇,今其土壤之富庶,民居之稠密,于西北可比大县,于东南则中、下县或有不及焉。民居户籍既繁,则风气亦开,文采亦盛,人物轩晃遂擅于东南,推之老而园亭、祠宇、艺文、金石皆可各立一门,此而不及今条记之,则目后何考焉?”今天,中国的乡镇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日趋深入,特别是从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7.
《鼓楼区志》是南京市属一个区的志书.城市区志,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以来的首轮修志中才出现的一个新志种.一种事物新品种的出现和形成,不是零星的偶发现象的出现就算成立,而是要经若干人的共同实践,并经过若干时间的探索,成为有一定规模的事物,才算它的形成.而且这种新品种出现之后,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会有其代表性的典型出现.如宋代乡镇志出现之后,就有《澉水志》为其代表.同样,明代的边关志出现之后,便有《四镇三关志》、《山海关志》为其代表,卫所志出现之后,便有《天津卫志》、《宁远卫志》为其代表.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拜读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文件和志书篇目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受益良多。根据《汇编》收录的53个篇目(含第一部分的8个篇目,不含《湖北省志·审计志》)和笔者平日掌握的材料,特提示几个问题,就教于志界同仁。一关于拟制篇目的理论和方法看完《汇编》,发现第二轮志书的篇目,和首轮志书篇目相比,有不少变化和创新。(一)条目体志书比例增加。在《汇编》收录的53个篇目中,用条目体的有6个(商丘地区志、秦皇岛市志和沅陵、眉山、彭山、中牟县志),占《汇编》篇目10%以上。此外,《淄博市志》设编不…  相似文献   

9.
昆明是历史文化名城,编修地方志有着优良传统,早在明代即开始编修志书。现昆明存有旧志40余部,其中较著名的有(康熙)《云南府志》、(道光)《昆明县志》、(民国)《续修昆明县志》、(民国)《昆明市志》。其中民国13年(1924)修成的《昆明市志》是昆明市的首部市志。该志记载了昆明从远古至1924年的历史与现状,分历史沿革、山脉、河湖泉、气候、物产、机关、财政、卫生、教育、交通等19类,17万字,范围涉及昆明市及近郊。  相似文献   

10.
<正>清代出现的修志盛世带动了海南修志事业的发展,1929年国民党政府内政部颁发了《修志事例概要》来体现对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重视,此版《海南岛志》就是在此大背景下诞生的。一、志书概况民国版《海南岛志》成书于民国十九年  相似文献   

11.
乡镇村志古已有之,遍及全国。江苏泰州《西溪镇志》成书于明代,纪事至万历年问。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颜神镇志》创修于清顺治18年。安徽池州(今池州市)《杏花村志》也是清代编修。上海于清嘉庆18年编修的《法华镇志》当时未能刻印,到民国11年胡人凤  相似文献   

12.
提高志书质量的体会《广西通志·财政志》主编黎灼仁《广西通志·财政志》上限1644年,下限1991年,跨越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工作量大。修志工作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搜集资料,到1994年3月定稿送审,1995年10月出版发行。现将《财政志》编...  相似文献   

13.
乡镇志编纂历史悠久,从可考的南宋常棠撰《澉水志》至今,也有近千年的传承。近几年,乡镇志编纂得到各级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高度重视,民间自发编修行为也形成热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乡镇志作为"小志",对构建地方志编修体系意义重大,对于丰富和完善地方志成果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学界对乡镇志的研究尚未形成热潮,需要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邬庆时,民国著名方志学家。在抗战军兴之际,修志不辍,著有方志专著《方志序例》,修有民国《番禺县续志》、民国《宝安县志》、民国《高要县志》等志书近十种。提出为保全民族文化的命脉计,志书"不惟不可不修,且不可不急修";创新修志的方法,尝试"三不四最"法;因应时代的要求,对方志的体例、内容及表现形式不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吴江市二轮修志工作于2006年9月全面启动。一年多来,在吴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苏州市志办的精心指导下,市志、镇(区)志和专业志编纂工作,正在按照“全面启动、顺利推进、圆满完成”的“三步走”方案,有序地向前推进。目前,《吴江市志》的编纂工作正处在分纂合成阶段,9个原行政镇镇志(共6部志书)的创编工作、4个现建制镇和1个撤并镇镇志(共5部志书)的续编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邹汉明 《古今谈》2009,(3):74-77,79
澉浦吴氏世家 海盐澉浦于唐开元五年(717)设镇。南宋以后已经极为繁盛。澉浦是海防要塞,又是古代有名的对外通商港口,经济的发展,加上附近风光旖旎的南北湖名胜,让澈浦曾有“小杭州”之称。出生于1900年的吴侠虎先生,就是这个小镇上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康熙乙丑郎遂撰贵池《杏花村志》聚星楼刻本刊行,同年又有金陵十竹斋刻本问世。乾隆年川《杏花村志》聚星楼刻本作为全国唯一村级志书收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民国4年胡子正撰《杏花村续志》。民国年间刘世珩搜寻郎遂《杏花村志》原刻本,以唐石移刻本刊行。上述各种版本均存本寥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多家出版社将《杏花村志》《杏花村续志》影印出版。2009年安徽省杏花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重印《杏花村志》唐石移刻本。本文着重厘清《杏花村志》版本源流,并对各种版本(合影印本)作比较。  相似文献   

18.
自南宋嘉定七年(1214)高似孙在《剡录》(记《嵊县志》)首设大事记后,应其能运用自如地从纵向以时系事,简略勾勒出一地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大致脉络、独特风貌,逐渐被志人广为采用,成为志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修志事业复兴以来,新编的各级志书多将大事记列为不可或缺的篇目。《大同市志·大事记》始自战国襄子六年(前475)至1985年,用2174个条目,选记了2460年间在大同发生的大事。其中战国至元朝198条,明朝130条,清朝126条,民国599条,新中国1121,洋洋十万言,蔚为大观。内容丰富,信息密集。地处塞外的大同,春秋时为北狄、楼…  相似文献   

19.
《福建史志》2008,(6):32-32
10月,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汇智科贸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厦门地方志》多媒体全文检索光盘,由厦门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该光盘汇集了厦门市首轮修志的主要成果,包括《厦门市志》、《同安县志》两部新编志书,以及整理再版的道光《厦门志》、民国《厦门市志》两部旧志,总字数近1000万字,浓缩了厦门两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正>南宋《景定建康志》(以下简称《建康志》)为南京现存最早志书,也是宋代名志。建康府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改江宁府而置,其辖境相当于今南京市。此志系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景定二年(1261)成书。此前学界对于《建康志》多有研究,但研究者皆仅把《建康志》视为郡府志,故所得研究结果皆为《建康志》作为郡府志的一些体例特征、学术价值等。以辩证观点去审视,《建康志》不仅是一部郡府志,而且还是一部都城志,笔者认为《建康志》兼有郡府志和都城志的二重体例特征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