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遗产》2011,(7):158-159
自居易有诗赞叹良辰美景,日:“郁金香汗褒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对于“石榴裙”一词,我们可谓耳熟能详。但何谓石榴裙呢? 石榴裙最早指红裙。因为石榴花是上好的天然染料,由它染红的裙子色彩鲜艳,光华夺目,也称石榴裙。这是古代美女的钟爱之物,榴裙飘荡,观者亦随之心旌摇荡,有很多诗作记载了女子着石榴裙的美丽瞬间。杜审言在《...  相似文献   

2.
《南京史志》2009,(10):11-21
石榴花,淡笑 早晨赶快,无意瞥见一丛石榴花。它们鼓着嘴,涨红了脸,似乎在唱一曲赞歌,弯曲的花瓣勾勒出少女淡笑的容颜。柳叶的弯眉,石榴籽似亮晶晶的双服,微翘的双唇吐出喜悦、自信,仿佛在说:“今天真好。”是啊,石榴花每天攒足阳光,吮吸水分,生命的精力在身体里膨胀,膨胀,它无时不在做着准备,来者不拒,终于攒够今天早晨绽放出生命的极光,是那么耀眼,今天,对于它来说,真好。  相似文献   

3.
国青 《收藏家》2007,(4):60-64
日前,笔者有幸得见一珍稀精美的明宣德宝石蓝白花石榴花果折枝纹盘(图1),遂窥其渊源,以慰幸识。元至明永宣蓝釉类瓷器,色泽沉穆湛蓝,媲美蓝宝石。是中国官窑瓷器家族中一丛独翘风枝的瑰丽奇葩。经科学测试,其所用钴料与当代官窑青花瓷器同为进口  相似文献   

4.
每到五月,春花落尽,绿叶成荫,惟有那“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的石榴花灿烂盛开,如火如荼,鲜艳夺目。倘若你来到树下细赏,那花朵如瓶,顶端回裂,粉紫透亮的石榴花,真会使你眼花缭乱,赏心悦目。这里介绍几处观赏石榴花的著名胜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紫砂写真象形工艺品"石榴壶",是我姑妈、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于1988年秋天,即八十岁高龄时潜心设计创造出的又一件情趣盎然的"花货"珍品,构型巧妙,面饰华丽,色泽及肌理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石榴果实多籽,喻多子,是民间祈求家族兴旺的吉祥题材。耄耋之年的姑妈,创作欲望仍然旺盛,撷取石榴形状模拟写生塑壶。饱满硕大的壶身,泥中掺砂,恰似榴皮坚韧。撕开果皮,在开口盖间露出一些石榴籽。紧包的石榴花顶钮作壶嘴,虬曲树干作壶把。壶把上攀枝叶塑小石榴、小花苞到盖顶为钮,下连树干塑石榴、正待开放的石榴花,枝干茂盛,节结硬朗,分成三组为足托起全壶。整件造型似在叙述一颗正趋成熟的石榴,充满生机。艺术作品乃作者心灵的表述,细赏之,"石榴壶"具有大师风范,逸趣天成。  相似文献   

6.
一花一世界     
《科学家》2015,(3)
<正>我喜爱石榴,但不是它的果,而是它的花。石榴花,红得锃亮,红得耀眼,同宇宙间任何红颜色,都不一样。古人诗:"五月榴花照眼明。"著一"照"字,著一"明"字,而境界全出。谁读了这样的诗句,而不兴会淋漓呢?想必读者读了这一段将石榴花描写得如此细致而独特的文字,也会有淋漓之感吧。这段文字出自季羡林先生的《一花一世界》。除了石榴花,季先生还在文中书写了他与马缨花、夹竹桃、槐花、二月兰之间的故事。在季先生看来,这些花草不是简单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弱妇闯西藏     
首次进藏,我们选择了新藏线。由新疆叶城进入阿里地区,再往拉萨。阿里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有喜马拉雅、冈底斯、昆仑等磅礴山系,故也称“上部”。这是一段山路荒芜险峻,漫长而艰苦的旅程,却也更具诱惑力。我们8月20日到叶城。次日乘一辆小驴车到阿办...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石榴树已绿遍黄河上下,石榴花已映红大江南北。新疆叶城、陕西临潼、山东枣庄、安徽怀远和云南蒙自的石榴,更闻名遐迩。特别是临潼石榴,还有“甲天下”的美名。如今,在居家院落,在名胜园林,在田间地头,都有石榴树枝干绞结、细叶繁茂的身影.夏天,翠叶托出橙红的花团,鲜艳耀眼,令人陶醉;金秋,红皮果实在叶丝中绽露笑脸,为中秋之夜增添节日的欢情. 也许不少人并不知道石榴的来历,不知道它是两千多年前从西域传人的。公元前139年和119年,西汉使臣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石榴、葡萄、苜蓿等随之传入中国。《初学记》引晋张华《博物志》:“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  相似文献   

9.
烤肉,是打开新疆的正确方式。新疆人喜欢把进入一个地方叫打开,比如到了南疆吃过红柳烤肉后,就说这才是打开南疆的方式。叶城是我到新疆后的第一个落脚点,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喜欢说,叶城是我打开新疆的地方。前些天翻开当年在叶城留下的一本相册,第一张是我和一位战友举着烤肉的合影,我们微笑的脸上全是稚气,但那是舒心和快乐的微笑。  相似文献   

10.
碎叶城寻古     
一从楚河畔的托克马克城乘车向西南行进约8公里,便看到碎叶城了。高远湛蓝的晴空下,广袤而厚重的大地上,一片低矮的土丘和沿着古城轮廓延伸着的颓坍的城墙墙基苍凉地映入眼帘,四周沉寂而空旷。当年这座城外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城内商贾如云、街市繁华的大城,在丝绸之路的北道上,是个扼关守隘规模很大的重镇。而现在,除了延伸其间的一片片收割后的庄稼地和几座房舍之外,再也看不到多少能激发你联想的景物了,让你不能不敬畏岁月在沧桑巨变中的神力。其实,除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之外,对一般人来说,只要知道这里就是1000多年前唐王朝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也就足够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雄关名楼尽管早已成了一片废墟,但仍存活在流传至今的一句诗或是一个典故里。王维的一首《渭城曲》,让早已颓坍成一片土堆的阳关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挺立着;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鹊楼》,也让早已荡然无存的那座蒲州西南的城楼,在人们的想象中远眺着黄河、白日。当然,碎叶城又有些不同了,它因记载在厚重而又浩繁的史籍里而铭刻在中华儿女们的心中。本来,它该继续隐姓埋名在清冷平静中度它的日月,直至变成齑粉不复存在。可是,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20世纪60年代末,一场国际间的政治纷争,让碎叶这个...  相似文献   

11.
邸杰 《旅游纵览》2017,(5):22-26
<正>寻鸟的过程中有酸甜苦辣,有惊魂动魄,但我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一切起源于这样的一段话:“做为‘鸟人’,你能拍到鸟,说明你在认真做了一件事;你能拍好鸟,说明你把拍鸟的相机参数和方法掌握得很好了。如果你能拍好某种鸟系列的作品,说明你是一个真枪实干的拍鸟高手;如果你能通过手中的摄影器材,拍出鸟儿的内心世界、生活习性、生存现状以及通过它们的食物链、周边植被,或在它们周边所出现的天敌及鸟儿迁徒等能判断出它们的方位,那真要给你点个赞,你是真正值  相似文献   

12.
邓缵先(1868—1933年),广东省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人,享年64岁,今年是他诞辰145周年。邓缵先是民国官员,诗人,新疆史地专家。先后任新疆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等五县知事(县长),撰修《乌苏县志》、《叶城县志》,  相似文献   

13.
《文博》2004,(2):16-23
30年前的临潼西杨村,遍地乱石堆积。春天,虽然有装扮希望的灼灼石榴花;秋天,黄澄澄的火晶柿子很甘甜,但这都难以消除夜晚野兽狂嚎带给人们的恐惧。  相似文献   

14.
有才的人,什么时候都会被人称赞,受人敬仰。不过,古代赞人有才的说法远比赵本山小品中的“你太有才了”要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15.
台儿庄的炮火震地撼天──1938年4月台儿庄战地诗稿王莹①台儿庄的炮火震地撼天,青翠的运河两边,石榴花开红艳艳,呵,我自幼爱它如梅似莲。②空中敌机狂炸,地上大炮引起火焰和尘烟,杀声、炮声震耳欲聋──从街巷里到田野间。③我望凝着石榴花开一片片,它象征烈...  相似文献   

16.
有才的人,什么时候都会被人称赞,受人敬仰。不过,古代赞人有才的说法远比赵本山小品中的“你太有才了”要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17.
徐良利 《史学月刊》2006,12(5):65-70
合赞是伊儿汗国第七位君主,1295年奉伊斯兰教为国教,使蒙古人在波斯的统治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顺应了波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合赞大力进行社会改革,把掠夺成性的蒙古游牧贵族转变为关心定居生活的封建领主;合赞还鼓励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传承和发展了波斯文明。所有这一切,合赞是积极的、进步的,并且是主要的。但是,合赞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为争夺叙利亚,多次发动战争,反映出蒙古统治阶级本身的消极和落后性。不过,在合赞汗一生的事业中只占次要地位。合赞汗在伊朗历史和蒙古族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方志》2010,(4):F0002-F0002
<正>2010年10月17~25日,《叶城县志》、《巴楚县志》、《疏附县志》第二轮志书稿评审会分别在叶城县、巴楚县、疏附县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崔书杰,喀什地委委员、疏附县委书记李新全,喀什地委副秘书长肉孜·古力巴依,叶  相似文献   

19.
叶涵瑶 《南京史志》2022,(Z1):57-58
<正>志,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吟赞。从古至今,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抬头仰望无垠星空时,属于志气的光辉,却从未黯淡。志气并非外在的一个装饰品,而是你内在人格的充分体现。陈涉曾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在当时众人皆一笑而过,并不在意。谁又曾想,他再一次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时,已青史留名,光芒璀璨。所以,无论你身处何种环境之时,哪怕是濒临绝境,请秉持志气。  相似文献   

20.
勉卫忠 《文史月刊》2006,(12):58-58
赞布呼清真寺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25公里外查汗都斯乡的赞布呼村。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在地广人稀、历史遗存单薄的青海高原上,这座在敌人严密监视下建起的赞布呼清真寺,以及红军与赞布呼清真寺所结成的一段历史,无疑使青海人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很多的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