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父亲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形象,是“父爱如山”的具象表达,代表了一部分人和父亲的关系——在最初的生命里,父亲是很多人的原始偶像:高大而雄伟。  相似文献   

2.
吴薇 《神州》2013,(35):19-19
父亲是个教书匠,一辈子和书打交道,很爱读书。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我也爱上了读书:有的是泛泛的读,感受个中剧情;有的不过是随手翻翻,留个印象,只图用的时候方便找到;有的是精读,认真摘抄,仔细玩味,用心体悟。却只有一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她一直伴我成长,成了不可替代的精神寄托,她就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3.
我于1918年冬出生在毕节县城内沙石牌坊一个贫民的家里。6岁时,家里把我送到威宁街吴老夫子的私塾启蒙读书。先生收了父亲用红纸包起的“贽敬”(小洋十元),行礼如仪之后,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活。第二年,我转到号称“神童”、“才子”的燕贻谋先生设在大横街“少白楼”(餐馆名)的私塾,读《诗经》、《左传》,第三年仍在那里读《古文观止》、《唐诗》,开始作文。第四年,燕先生不来了,我转到水东门内水沟边车绍轩先生的家塾里读了两年。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想写我的父亲,他在我心中格外高大。父亲的名字是翟俊杰,这名字你通常可以在某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中看见。他将自己和作品一同坦诚地展现出来,那作品就承载着他全部的喜怒哀乐。看父亲的每一部作品就像是在看他的人生经历,金戈铁马,军号声声,也有着嬉笑怒骂与委屈,父亲就是一篇文章。父亲十六岁参军,做过《解放军报》的记者,写出过获全军优秀剧目奖的话  相似文献   

5.
林凤眠(1900—1991年)原名凤鸣,又名绍琼,后改名凤眠。广东梅县人。画家、艺术教育家。是20世纪中国画十大师之一。父亲是石匠,又是当地的书画家。他幼年曾受父亲的极大影响。18岁时,以勤工俭学赴法国、德国学习西洋绘画。1925年回国,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现浙江美术学院前身)。解放后定居上海,1979年被选为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后移居香港,直至1991年病逝。作品甚丰,有油画《人道》、《痛苦》、《悲哀》水墨画《乌鸦》、《水面》、《莲塘》、《宝莲灯》等。这些作品,“艺术世界依然纯洁多姿,他的线条更加老辣劲利,他的色彩愈益强烈,深植于他作品中那份孤独清寂的美,则更深蕴,更加动人。”[编按]  相似文献   

6.
佘婧瑶 《南京史志》2010,(12):17-17
周末闲暇在家,又翻开了那本让我爱不释手的《青铜葵花》。 葵花是一个城市女孩,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她来到了大麦地。在那片朴实的土地上,她认识了一个不能说话但十分聪慧的男孩,也就是在葵花父亲去世后成为她哥哥的青铜。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直到葵花12岁,已将青铜一家视为亲人的她,凶为命运的捉弄,不得不回到那座生育了她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我的同事戴莹告诉我,她在中医科学院采访时,一位专家说起鲁迅先生的那个名篇《父亲的病》,说文中给鲁迅的父亲看病的医生“陈莲河”就是当时的一位名医何廉臣,这位中医的医疗思想至今仍具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文革后期上海出版过《朝霞》《学习与批判》《自然辩证法》《摘译》等几本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刊物,其中《学习与批判》从开头到结束都是我负责的,《自然辩证法》最初也是我负责的。我来说说这几本刊物。早在1972年,以萧木为主的写作组、文艺组就已经开始出版东西了。最开始是几部翻译作品,只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第一部翻译  相似文献   

9.
老刘 《福建史志》2004,(3):61-61
江采苹,唐玄宗妃,生年不详,死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年)的安史之乱。民间相传,她家在莆田县东华村(4-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9岁时就能读《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因诗中有《采苹》篇,她父亲就给她取名为“采苹”。  相似文献   

10.
更正声明     
《百年潮》2015,(1):71
本刊第10期《我的父亲张文松》一文中,"彭真指定我父亲负责刊物的筹备"应改为"彭真指定我父亲和市委宣传部暂时负责《前线》的筹备"。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1.
赵婷 《丝绸之路》2012,(17):22-23
"小时候很多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唯独对《四库全书》记忆颇深。本就对父亲极其敬重,加上父亲说《四库全书》是国宝,因此《四库全书》留给我的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印象。"何能贤说。  相似文献   

12.
湄可 《环球人物》2020,(4):55-57
“父亲将我视为‘肮脏的污点’,从来不肯承认我的存在,并告诫我永远都不要再和他联系。”英国雕刻艺术家德尔芬•波尔曾在《割断亲情》一书中愤愤不平地自述。一向干脆直率、无拘无束的波尔没料到,欧洲现存血统最纯正、政治影响力最大的王室比利时王室会因自己而掀起轩然大波--不是因为她的雕刻作品,而是因为她的出身。  相似文献   

13.
《名人传记》的各位编辑:你们好!我是辽宁北票的农民姚启中.我和老伴均已年过古稀。老伴有一个优点:爱干净,经常收拾屋子。由于我整天埋头读书,炕沿上、窗台上、茶几上、电脑桌上,到处都是《名人传记》。老伴每天不止一次边唠叨边帮我整理。后来,在她的建议下,我们把新买来的一个长一米、宽四十厘米的小碗柜改成了书柜。  相似文献   

14.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我因编导《武训传》,为此也"臭"名远扬。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今将我当年编导此剧的经过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15.
周七月 《炎黄春秋》2011,(12):67-70
当下,"唱红歌"几乎成为专业词汇。对此,我倒有资格说点往事。我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因为自打我会唱歌,普天之下就没有不红的歌了。我母亲王昆是以唱红歌为职业的歌唱演员,她从唱《秋收》《翻身道情》,歌剧《白毛女》……再到《农友歌》,虽然她当过几乎十年的"黑帮分子",但她这辈子没有唱过任何一首不红的歌。我父亲周巍峙从上世纪30年代就参加革命,先是在上海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以何立山的笔名写过《上起刺刀来》等一系列抗日歌曲;后  相似文献   

16.
一丁 《文史月刊》2003,(10):24-25
读完毛毛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后,觉得有两件有关邓小平戎马生涯中生命攸关的大事未有写入。一件是邓小平弃马步行智出东峡,发生在我们乡(山西沁水县下川乡东川村);一件是“暴雨冰雹助邓退敌”,发生在河北省涉县宿堡村。我想借《文史月刊》一角,给予补遗。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     
赵亦凡 《南京史志》2010,(11):29-29
我从小体弱多病,一天两头往医院跑,父亲总是陪着我,照顾我。所以,我从不责怪父亲不在我年幼时让我学些什么特长,我知道不是父亲不想给我学,而是我身子单薄。  相似文献   

18.
1953年11月,我接到中央有关部门通知,让我率团赴朝鲜慰问。赴朝前,我在北京又一次演出了《宇宙锋》。演出结束后,后台突然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浓厚的湘音:“我晓得她会演得这么好的嘛!原来是贺老总来了。  相似文献   

19.
汪韵芝 《中华遗产》2007,(2):126-139
汗韵芝老师最初给我的印象,并非来自旁人对这位锡剧“活姑母”一生坎坷与辉煌的描述,而是前年我与她一同前往浙江某地,坐了一天的车,这位耄耋老人居然还有精神打麻将,打到夜里12点;摸牌出牌,谈笑风生,无半点倦意。后来,锡剧四世同堂《珍珠塔》演出有她出场,剧场内掌声雷动,她的戏迷做梦也没有想到,摆过80岁寿筵,汪韵芝居然又一次登台扮演《珍珠塔》中的姑母。我对古典戏曲一直并不热衷,但没有想到,那次我竟会像老戏迷一样激动,又是拍掌,又是呼喊。老人在舞台上做功细腻,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难怪有“活姑母”之称。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中国戏剧的巨大魅力。直到有一天我有幸与这位老人面对面,她的阅历、坦率和睿智,使我一次又一次惊讶。汪韵芝老师一面喝着茶,一面从容地讲着她的往事:她的童年、她的戏、她遇上的人和事……说到那些歌儿、调儿的时候还会情不自禁为我唱上几句,字字句句到现在还经常萦绕在我耳边……  相似文献   

20.
元三 《湖南文史》2010,(4):49-50
我1960年春进上海解放日报社时,开始尝试写些杂文。八届十中全会于1962年召开后,我根据全会精神,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精神,撰写了一批杂文,有的发表在《朝花》上,有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副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