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悲喜沈从文     
卢惠龙 《文史天地》2014,(11):30-34
正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因为他怀有另一种梦。1923年,受新文学运动余波影响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在北京的底层漂泊,观察,寻找他的出路和归宿。从1925年至1929年5年间,沈从文发表作品200余篇,出版集子20多个,有长篇小说《旧梦》与《阿丽思中国游记》一、二卷问世。他因而赢得了"多产作家"、"短篇小说之  相似文献   

2.
魏家骏 《炎黄春秋》2002,(10):70-74
1936年5月,《从文小说习作选》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沈从文在为这本书撰写的序言中,提到在文学道路上给了他种种帮助和鼓励的一些“特别值得记忆”的人,其中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徐志摩。沈从文深情地对读者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尤其是徐志摩先生,没  相似文献   

3.
正三十年前,沈从文(1902—1988年)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故事,也值得后人纪念。比如童话般的爱情传奇,比如他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如令他博得大名的小说《边城》,再比如他在古代服饰文物研究方面作出的成绩,等等。目前关于他的讨论甚多,角度也各不相同,但似乎并未真正地、完整地了解沈从文,笔者试图重新认识沈从文。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他执著地追求生活,依恋人生,热爱自由。他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审美心理,他注重人格的独立。在情窦初开时,他追求完美的女性,乐此不疲。在追求张兆和时,历时四年情书不断,却没有得到一个字的回音,可谓情圣也。在他执著的追求下,终于和张兆和结为秦晋之好。结婚后,沈从文写过一篇《水云》的散文,他说:“我要的,已经得到了。名誉或认可,友谊和爱情,全部到了我的身边。”这时的沈从文正在新婚蜜月中,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一个作家的责任,他抓紧时间创作了名作《边城》、系列《湘行散记》。从1933年至1946年,沈…  相似文献   

5.
田频 《神州民俗》2007,(10):54-55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思想,是他表现人性最突出的作品。《边城》反映了湘西人在“自然”和“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的隐痛。  相似文献   

6.
张建安 《江淮文史》2012,(5):85-101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1918年6月,沈从文高小毕业,准备上初中,因为家境困难,加之母亲认为他不容易管教,便让他辍学参加一支土著部队。这就是他正规学习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素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以后完成了《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中长篇小说,构造了他心中的“湘西世界”,逐渐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用毛笔在莱单上写下莱名,萧乾唤住转身欲走的伙计:“这个莱单您给我吧,我再给您抄一遍。” 萧乾的第一个文学师傅是沈从文,他们结识于1931年。当时,萧乾正在辅仁大学同安澜合编《中国简报》,经国文课老师杨振声介绍,去采访沈从文。已是著名小说家的沈从文对这位文学青年十分热情,头一次见面便请他到东安市场下馆子吃饭。沈从文从伙计手里要过菜单,用毛笔在上面写起菜名。萧乾很崇拜这位作家,见他写的一手秀逸的书法,急忙唤住转身欲走的  相似文献   

9.
王方 《收藏家》2022,(12):29-33
今年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沈从文先生在国博工作长达30年,他根据这个时期积累的文物知识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在服饰研究之外的古代文物研究领域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认识。本文在简要梳理沈从文先生服饰纺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沈从文服饰研究的路径和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奠基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部《边城》让从湖南湘西走出来的沈从文驰誉世界文坛,就是这样一个在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年轻时差点成为民国总理熊希龄的侄女婿。  相似文献   

11.
魏羲之 《湖南文史》2011,(12):38-39
一部《边城》让从湖南湘西走出来的沈从文驰誉世界文坛,就是这样一个在文坛上响当当的人物,年轻时差点成为民国总理熊希龄的侄女婿。  相似文献   

12.
湘西凤凰县因沈从文而著名,他的九世祖由江西赴任贵州铜仁知县,定居铜广内水乡下寨村。沈从文的曾祖沈峻山遥徙至湖南凤凰东南三十多里的黄罗寨中寨,他的长子沈宏富参加曾国藩的湘军,与田兴恕屡建战功,升为云南昭通镇守使,再随田兴恕进黔;1863年因田氏被黜而升任贵州提督,年仅26。两年后他共清凉台_对从了林一部忏带州,难怪祖母是苗族了。他曾写小说《黔小景》投寄杂志《北斗》,主角是贵州山上小旅店7O多岁生人,爱子死后每夜向客商谈起儿子,在生辰之夕悄然死去。它表现老百姓对生死命运麻木。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提及武…  相似文献   

13.
狂人刘文典     
刘文典跑警报刘文典教授,字叔雅,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卒于云南昆明。关于他的逸闻太多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他与沈从文的逸闻。刘文典历来看不起新文学作家,在西南联大则尤其蔑视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的沈从文。西南联大晋升沈为教授,刘文典很不满,怒气冲冲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刘文典是什么?”还有一次遇日机空袭,刘文典在跑警报途中见沈从文也往山上跑,便对沈说“:你跑什么跑?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被炸死了,就没有人讲《庄子》;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打破对沈从文的《八骏图》的常规认识和传统阐释,全面解读其深层特征和内在蕴含,并把它放归到沈从文的全部作品中,来考察它的审美新变及风格嬗变。经过这种纵向的比较和横向的扩展,重新阐释《八骏图》在沈从文小说中(从《边城》到《看虹录》)的转型特征和过渡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知道沈从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西方伯乐”的马悦然先生,在沈从文先生逝世后三天,以《中国人,你可认得沈从文?》为题,发表了一篇表达自己扼腕之痛的悼念文章。马悦然先生是瑞典皇家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为了使沈从文得到他应有的世界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前些年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甚至努力将沈从文作品译成瑞典文。译著在1988年8 月出版,可是沈先生却在5月去世了。上一年文学奖颁布时马悦然曾说:“等着看明年,我对明年最有希望。”然而沈先生等不到下一个十月就走了,中国失去了产生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机会。 到现在,沈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  相似文献   

16.
刘文典跑警报刘文典教授,字叔雅,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卒于云南昆明。接触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人,无不知道刘文典先生的大名。关于他的逸闻太多了,最早是说他曾住在白云观里读《道藏》,因私自吃荤被道士赶了出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他与沈从文的逸闻。刘文典历来看不起新文学作家,在西南联大则尤其蔑视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的沈从文。西南联大晋升沈为教授,刘文典很不满,怒气冲冲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刘文典是什么?”还有一次日机空袭,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作为汉文学 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的沈从 文,自1949年以后,就再也 没写那些关于湘西的性灵文字了。从这一年起到他去世,其间是漫长的40载。我们完全可望他写出更多的《边城》,更多的《湘西散记》。然而,造化弄人,小说家沈从文竟然在他创作生命最旺盛的年代,折断了天才的笔。  相似文献   

18.
柯云 《文史月刊》2004,(7):43-44
湘西,之所以闻名国内外,除了她本身所具有的奇特山水和特异风俗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与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作品有关。大凡到过湘西的人.无不留恋湘西:读过沈从文作品而未到过湘西的人更是渴望湘西。有人问:沈从文关于湘西的作品为何如此逼真、感人至深呢?那是因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湘西人”。1902年,沈从文出生在美丽的凤凰县城苗家小木楼内,原名沈兵焕。父亲沈宗嗣,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和文化人,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书香熏陶。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以“文化怀乡”之精神不懈跋涉与求索。小说《龙朱》体现了沈从文认同原始自然人性、希冀重塑民族性格的艺术追求。文章以文学地理学为视角,拟论述沈从文对湘西世界“原乡神话”的诗意建构。  相似文献   

20.
<正>文集缘起1980年元旦前后,创刊半年多的《花城》杂志,邀请了陈荒煤、孔罗荪、林林、沈从文、臧克家、黄药眠、冯亦代、王蒙、刘心武、刘绍棠、邓友梅、从维熙、浩然、谌容、李陀、桑逢康等一批作家、翻译家,在北京新侨饭店开座谈会,征求对《花城》的意见。座谈会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苏晨主持,文艺编辑室的编辑林振名、易征参加。沈从文也在受邀之列。当时他还是一位“灰色人物”,官方没有给予正式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