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文辉 《世界》2007,(12):105-107
虽然从莫桑比克北部门户城市蓬巴到奎瑞玛巴国家公园(Quinimba Nadonal Park)的距离并不远,但却只能选择坐飞机到达。小飞机只有8个座位。尽管旁边的本地人使劲对我说“没问题”,但我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从来也没坐过这么小的飞机。  相似文献   

2.
海上行     
周黎明 《世界》2008,(6):172-172
广州到杭州的火车上,我跟旁边一位老者搭讪,他是华侨,美国来的。“为什么坐飞机不坐轮船?”印象中,轮船票最便宜。“因为我没钱,也没时间坐船。”他的回答令我吃惊,看到如此无知的小朋友,他补充道:“坐船从美洲到亚洲,起码需要花好几万美元,而且现在还没有到中国的航线。”  相似文献   

3.
徐昕 《风景名胜》2014,(1):172-173
正带团的时候,我也常常会给客人们"加点",只是心境会大不相同。有人说,导游不都喜欢"加点"吗?因为"加点"有外快可赚啊!确实,"加点"曾经是导游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在这背后,也有很多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带爸妈出门旅行,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我在设定的计划之外给他们"加点"。比如有一次我们在重庆,最后一天订的是中午的航班,十一点出发去机场。爸妈本想在酒店休整半天的,但是吃完早餐后,我觉得上午这两个小时也不能浪费了,便临时起意,带他们去坐长江索道。爸妈勉为其难地跟我坐完  相似文献   

4.
去年夏天,我去了一次上海。我的工作不导致任何出差,我也不喜欢旅行。我去上海,只是为了见朋友。我高中时最好的朋友,从美国来上海开会。临时起兴,机票几乎没打折,这让我越发觉得自己是个浪漫  相似文献   

5.
大仙   《世界》2008,(2):170-171
八、九月间,我坐着“欧兰德”从北京到莫斯科再到巴黎,完成了对亚欧大陆的穿越。我不会开车,干坐了133373公里(坐了这一万三公里之后,我连北戴河或者天津都想打飞机过去)。坐在副驾驶的宝座上学会了报路况,而且报得还挺溜,如今路况报得似比交通台的播音员都专业。我虽然不会驾驶,但的确是一个出色的副驾驶。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太原开始的,初二没上几天,日军就从北平到了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娘子关一带,太原很快就会发生战争。于是,我和弟弟、妹妹跟着母亲辗转来到西安,进入铭贤中学继续读书。这里也不安全,日军飞机常来轰炸,我们又迁到重庆,进入南开中学读高中。当时每逢星期天、节假日,我经常和一些同学一起到《新华日报》社去玩。  相似文献   

7.
飞机餐     
毛蕊 《旅游纵览》2012,(3):112-112
<正>一天老妈忽然问我,飞机上的饭很好吃吧?她在翻看书橱里的一沓收藏,其中有几张是国际航班的点餐单,哑粉纸,中西两款套餐菜谱诱人地印在上面,比如闷罐牛腩配米饭,苹果沙拉;海鲜番茄汁配意式长通粉;哈根达斯雪糕、日本红茶。我脱口说,以前觉得不好吃,现在越来越好吃了。想了想,觉得这话是不错的。这些年没少中远途的在天上飞来飞  相似文献   

8.
同桌的他     
这学期开始的时候,班里转来了一个新生,叫小A,是乡下来的。那天他背个布包,在讲台用硬邦邦的普通话作自我介绍,脸涨得通红。他新来,不太适应,我是班委,班主任就让我跟他坐。而他偏偏个儿又高,连累我搬家到了最后一排。本来我就对乡下人没太多好感,加上这件事,令我开始讨厌他了。  相似文献   

9.
在火车上     
我出差喜欢坐火车而不是飞机。我觉得坐火车算一种“经历”。坐飞机也不算。举个例子你怎么理解河南是人口大省?反正我是被郑州火车站的上车人数指教的,我在车上一般不说话.晚上看武侠,白天听闲话.20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现在卧铺票似乎比以前难买了,所以这次往返北京广州都是坐票。  相似文献   

10.
阿兹猫 《风景名胜》2011,(10):173-173
出门在外什么事都有可能遇到,更不要说经常离家千里,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但像在澳洲的旅行所有倒霉事儿都碰到一块儿了也真不容易。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到悉尼的时候我只觉得迷迷糊糊的。下飞机,取行李,过关,很快办完手续出关后,这时导游递过来一个旅游团标志的胸牌,我随手要放到挎包里,突然意识到包不在身边,当时脑子嗡的一下,“天哪,我把随身的挎包落在飞机上了!”  相似文献   

11.
正去了日本好多次,从第一次到东京,第一次到北海道,第一次到关西,然后重复以上路线,日本在我眼里,它有点小清新,又有点矫揉造作。可以在岛国尽情吃吃吃,买买买,每一次踏上回魔都的飞机,总觉得把心落下了,还少点什么事儿没做完。于是乎,为了那点点微妙的感觉,一直想往日本跑。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大天朝的美食固然博大精深,可日本美食追赶的步伐却丝毫没有懈怠。而关西,尤以京都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眼镜与身份     
在知识分子或者知道分子还不很多的年代,眼镜往往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刚工作那会儿,每天到单位食堂吃早餐,先把大搪瓷缸子递进去,找个凳子坐等大师傅煮挂面。片刻,听见有人叫:“眼镜,你的面好了。”于是开吃。某天忘了戴眼镜,照例坐着等面下锅。不多时忽闻:“嗨,那个没戴眼镜的,你的面好了。”奇怪了,满屋子都没戴眼镜,我竟也居之不疑地起身取面。  相似文献   

13.
或许,人一生中该有一次骑大象的经历,至少刚坐到象背上的我是这么想的。可经过了一个小时,就觉得似乎不坐也行:两个小时以后,一种“晕象”的感觉来了,很想吐。两个半小时的奇旺国家森林公园大象之旅结束后,庆幸和惋惜交织的情绪在心里回旋。后来如今回想起来又觉得,这真是一趟有趣的骑象之旅。  相似文献   

14.
下班了,带女儿坐上车回家,每次车子不停地开,女儿路上也是不停地说,从她的玩具到她的小朋友,从吃饭到睡觉,开心的,不快乐的,都要跟我在路上嚼一嚼,虽然有些事我是一清二楚,但我还是很乐意当个倾听者。因为我知道倾听孩子的话、乐于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一从巴黎到瑞士日内瓦,我没坐火车与飞机,因为那将失去许多观赏瑞士田园风光的机会。坐汽车旅行,较为自由,遇到好景,可给已陪了我十多天的德国司机打招呼,或开慢些,或到加油站稍事休息,趁机可多拍些艺术风光照,拍照过程本身,其实也是在这如诗如画的风光中,寻找...  相似文献   

16.
<正>或许,人一生中该有一次骑大象的经历,至少刚坐到象背上的我是这么想的。可经过了一个小时,就觉得似乎不坐也行:两个小时以后,一种"晕象"的感觉来了,很想吐。两个半小时的奇旺国家森林公园大象之旅结束后,庆幸和惋惜交织的情绪在心里回旋。后来如今回想起来又觉得,这真是一趟有趣的骑象之旅。  相似文献   

17.
正一1937年底南京沦陷了,安徽也受到威胁,当时我在无为县的一所学校读书,学校被迫解散,同学们只好各自回家。临别聚餐的时候大家互相道别都是痛哭流涕的,我在那时候做了一首诗:"人世沧桑难预料,偿还危旧又萧条。哪年哪月再相见?更怕别闻离曲遥。"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到现在都还记得。这样我们全家就向内地逃难了,先从无为县到开城镇,坐小船到桐城,然后到庐江,接着一路走到重庆,最后坐船到武汉,我母亲  相似文献   

18.
也谈汪精卫为何从重庆出走——与叶岗同志商榷王士花看到叶岗同志所写《汪精卫到底为何从重庆出走》①一文题目时,我很欣喜,一下子产生了一读为快的愿望,因为我一直对汪伪问题很感兴趣。但细读全文,不觉怅然。我不仅没从文中找到新的资料,相反,却发现作者所论,有与...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2)
因为爱看电影,我坐长途飞机最怕坐在离投影屏太远的位置上。前面隔着十几二十排人,又没有坡度和错位,屏幕又小,伸着脖子探头探脑。那滋味太难受了。早就听说在有些波音767客机上,每位旅客的眼前都有一部液晶显示的电视可看。却一直没碰上。  相似文献   

20.
要血有一管     
年底单位体检结果出来很不理想,脂肪肝继续发展的评语让我心情沉重,只好去医院复查。到了医院才明白何谓泱泱大国,患者们都比着苦呢。一看呻吟的大妈和哭喊的婴儿,就觉得自己的富贵病真是无耻,活该肥死。挂号只有主治专家号,没普通号,谁让你这病是有钱阶级的病呢,7元。不管多横的人,到了看病时也特别无助,只当不小心又订了两个短信包月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