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洪彬 《攀登》2011,30(1):27-31
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各民主党派从完善党派的参政方式和提升参政能力的角度出发、在不断总结自身参政经验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科学而有效地参政议政奠定坚实根基的社会历史过程。当前,民主党派要在坚持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培育参政议政人才,加强合作与交流,以促进民主党派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政党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都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探讨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现代化的根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包括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结构挑战两方面,这种挑战正是促进民主党派行政管理改革和参政议政现代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卢军 《攀登》2004,23(1):53-54
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中心任务。为此,本根据新形势要求,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报告主要依据2011年9—12月在湖南盟员中所做问卷调查和所开座谈会获得的数据和事实写成,描述和分析盟员参政素质的三个方面即参政知识、参政能力、参政品格的现状,揭示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调查表明,总体上,多数民主党派参政人员的参政知识是符合要求的,但对某些参政知识亚类的了解尚需不同程度地深化;他们的整个参政能力是基本胜任的,但是少数参政能力要素需大力提升;他们的参政品格达到了一定境界,但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民主党派成员参政素质的提升虽然主要依靠自身的修养和组织的培训,但也需要包括参政环境的改善在内的一些外在条件配合。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中,参政素质意指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参与各级各类政治组织的事务时所需要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称。它包括参政知识、参政能力和参政品格三个层次,其中,参政知识是其基础,参政能力是其主体,而参政品格是其拱顶。参政知识涉及的主要方面有:有关基本世情、国情和区情的知识,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的知识,有关本党派及其他民主党派近期参政情况的知识,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理论,此外还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有关本党派历史特别是参政历史的知识。参政能力包含的基本要素有适宜的政治把握能力、创新的社会调研能力、审慎的权衡决断能力、出色的政见表达能力,此外还有坚定的执行落实能力、正派的团结协作能力等。参政品格应当融合的重要成分有真诚的民生情怀、坚定的求真意志、强烈的公正意识、严格的自律精神,此外还有勤政为民的事业心、不辞不贷的责任感等。在不同政治领域和政治层次参政,参政素质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费皖 《百年潮》2012,(7):72-73
正在中国的政治制度里,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政的途径,一是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举行民主协商或座谈会,交流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二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发挥作用;三是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职务;四是在人民政协中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其实除上述四条途径外,民主党派还有一条更快捷、更有效的反映意见建议的通道,就是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可以通过中共中央统战部,和中共中央领导或中央政府各部门领导直接进行沟通。叔叔把这个做法戏称作"上书紫光阁",说这是民主党派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提案参政议政,推动党委、政府工作的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协工作的职能和政协委员的职责。对社会进行新闻监督,是新闻记者的责任。提案参政与新闻监督相结合,可提高提案的办结率。  相似文献   

8.
杨淑英 《黑龙江史志》2013,(19):342-34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相似文献   

9.
提案审查委员会是一个临时机构,政协大会一结束。这个委员会的工作使命也就宣告结束了 在每年政协会议上,递交提案是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协提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1945年之后,美国华人积极投身政界,掀起了一股参政议政的热潮。它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华人在政治上的觉醒,而夏威夷华人则在美国华人参政方面,走在其它各州华人的前列。早在1938年,出生于夏威夷的华裔邝友良就被  相似文献   

11.
齐春雷 《攀登》2009,28(1):48-53
民主政治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民主、和谐、发展”也是当今我国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权力监督向度对中西政党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积极借鉴西方政党制度中有益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因素,按照民主政治的要求不断加强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苗贵安  王云骏 《攀登》2009,28(4):50-54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群体性突发事件为切入点,在对政治参与内涵及价值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公平正义、制度建构以及公民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建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菊香 《攀登》2010,29(3):46-50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政治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在我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除具有一般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外,还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利益群体、社会资源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of family-based politics in Thailand’s 2011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The key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political dynasty, a sequence of political leaders who are considered members of the same family, is still a determining factor in Thai elections, and if so, to what extent compared to the past. Drawing on a rich set of data collected from election results between 1979 and 2011,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political roles and influences of many political dynasties have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and have tended to increase, although some have experienced defeat in elections. The article finds that while belonging to a political dynasty could give new dynastic faces a better chance of winning a House election in their constituency than their non-dynastic counterpart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for electoral candidates in winning a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is belonging to the Pheu Thai Party or the Democrat Party. This article thus suggests that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avoid the monopoly of one or a few political families in Thai politics is to empower and support party members and eligible voters to meaningfully engage in political parties’ affairs an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当代美国华人参与选举政治的方式主要有参加选举登记与投票、政治捐款、竞选议员及政府公职和争取政治委任等。本文分析了华人参与美国选举政治的这些重要方式。作者认为,这些参与方式没有优劣和重要与次要之分,都是影响美国政治,为华人争取权益和提升华人形象的手段,它们可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conceptualize children’s political agency and the spaces of children’s politics by addressing children’s politics in official settings and everyday contexts. The study is based on research concerning child and youth policies and the politics played out in children’s everyday life practices. To demonstrate how childhood policies typically seek to involve children in politics, we discuss recent legislative developments related to building a parliamentary apparatus for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Finland. We propose that not all children are able to, or willing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is kind of political action, and that all issues important to children can not be processed through (semi)official arenas such as school councils, children’s parliaments and civic organizations. Thus, we agree with scholarship portraying children as political agents also in their everyday environments and on their own terms. To further conceptualize these mundane politics, we propose a model for identifying different modes and spaces of children’s agency in terms of political involvement and political presence.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challenges of studying everyday political geographies in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7.
薛红焰 《攀登》2011,30(3):64-68
政治参与既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尺度,也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对于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既要大力推进,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又要加强引导和规范,使其步入制度化和有序化的健康轨道。本文以青海等省区藏族聚居区为例,就此展开调查研究,具体从政治参与的历史发展、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对策思路和保障机制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政治参与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When the Guomindang (GMD) took charge in 1927, it implemented the “political tutelage” system. Participation of other parties in politics was disallowed. But 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45),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the GMD needed to adopt a constitution, reorganize government and establish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The April 1947 governmental reorganization w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transformation from a “political tutelage” system to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Though this reorganization introduced many non-GMD members into the government, it did not change the GMD’s one-party dominance. Its desire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one-party “political tutelage” into a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still remained limited.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几个主要分支学科而言,政治地理学在中国发展缓慢。本文认为这主要不是由于中国缺乏政治地理研究的素材,也不单纯是由于中国缺乏研究政治的环境。从学科的角度看,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束缚了政治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地理学分析尺度的下移、建设性实证研究的缺乏、相关学科理论支持不足和地理学本身"远离政治"的惯性影响。本文在粗略梳理了西方政治地理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的三个方向:城市政治地理、地方政治地理和新地缘政治学,期待中国政治地理多尺度、多样化的实证研究尽快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