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光远 《文史博览》2013,(11):46-47
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出一条新闻稿,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刊出。这条新闻稿的标题,主要是“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在“四人帮”被粉碎后,许多同志为争取“天安门事件”平反做出了很大努力。从1976年10月起,到1978年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达两年的过程。上述新闻的发出,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然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标志着人们奋斗的目标得到了实现,并为国内外所周知。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2,(4):47-47
1976年清明节在天安门的诗词、花圈和整个天安门事件对中国大陆局势发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由此而产生了《天安门革命诗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3.
1978年11月-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为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当初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呼吁的政协委员却经历过一次令人难忘的“追查”风波。《政协委员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呼吁纪实》事实地再现了当时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贵刊2009年7月号发表新华社资深记者庄重同志的《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文中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这篇《敦降书》的"真正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据我所知,原新华社记者  相似文献   

5.
五十五年前的1951年5月20日下午,我正在上海《解放日报》总编室上夜班,编第一版要闻。那天是星期日,没有什么要事,也不开每天下午四时例行的编前会。我就处理新华社白天发来的电讯稿,挑选晚上要发的新闻稿。忽然从一堆稿件中发现一份用电讯发来的当日《人民日报》社论,题目是《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厚厚一叠,字数很多。  相似文献   

6.
傅颐 《百年潮》2003,(9):12-20
1976年广大人民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四五运动,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理应迅速得到平反。但是,这一重大事件的平反,一直拖至1978年11月,其中的许多情况一直不为人知。 作者傅颐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寻找当事人采访笔录,终于写成《北京市委与天安门事件的平反》一文,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平反过程娓娓道来,为我们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历史资料。文章分析了平反最初受阻的客观背景,叙述了“揭开盖子”的群众来信以及北京市委在决策中的犹豫与突破。本刊将分两期刊出这篇长文,下期将继续介绍北京市委最终决定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决策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今年第6期发表了《毛泽东关于冯定的三次表态》,文中第一部分是讲1952年《学习》杂志错误事件的。我是这一事件的主要责任者,虽然不能说事件的每一细节都了解,但可以说是活着的人中最了解、最清楚的了。因此我想占用《百年潮》宝贵的篇幅把这一事件的缘起、经过、结局。原原本本地介绍出来,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1998,(2)
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是“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最重大政治事件之一,是亿万人民积怒在胸的一次总爆发,终于导致了“四人帮”的垮台。事隔二十多年,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来龙去脉,人们知道得并不具体、详细;“四人帮”及其控制下的人民日报,在这一事件中做  相似文献   

9.
吴雪晴 《百年潮》2002,(8):18-24
1976年的4月5日,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这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的抗议运动.对于这场斗争的来龙去脉及内幕情况,已有不少史料披露,但对于"天安门事件"之前的"南京事件",人们却知之不多.实际上,"南京事件"是全国最早的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之一,它在某些方面甚至影响了北京的"天安门事件".  相似文献   

10.
1950年5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对濮阳聊城运粮事件平原省委进行检讨,报告中共中央华北局请求处分,向省各界代表会公开承认错误》、《公开检讨运粮工作中的错误,平原省府处理濮阳事件》两则消息并全文刊登了平原省委和省府关于这一事件的检讨报告。应该说,这是建国后省级党委和政府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公开进行检讨。  相似文献   

11.
理论动态     
《百年潮》2015,(5)
<正>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历史时刻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当日,新华社转发此文。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解放日报》等全  相似文献   

12.
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两年,党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做了几件大事,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准备。这两年基本走向是前进的,不能只说是两年徘徊。但在前进的过程中,围绕"两个凡是"、邓小平复出和天安门事件的平反等发生了曲折和斗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两年作出的论断"在徘徊中前进"是确切的。如实肯定这两年,既符合历史事实,也符合决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5):F0002-F0002
正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当日,新华社转发此文。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解放日报》等全文转载。这篇文章鲜明指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  相似文献   

14.
傅颐 《百年潮》2003,(10):28-36
天安门事件终获解决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虽然闭幕了,但由于与会代表对天安门事件问题的反应强烈,会议的公报几经修改,仍未敲定。11月13日,市委进行会议总结。晚上,最后拟定会议公报,并在公报中添加上了后来众所周知的实际上是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一段文字。当时在京西宾馆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林乎加、贾庭三、王磊回市委,参加讨论。11月14日上午,林乎加、贾庭三又将事情原委以特急件方式上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并获得同意。11月15日,《北京日报》刊出北京市委常委扩  相似文献   

15.
张金才 《百年潮》2008,(2):54-5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话剧《于无声处》的进京演出,轰动首都,推动了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加快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进程,有力地发挥了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正是胡乔木促成了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刊的《中国青年》杂志社拟定于1978年复刊,复刊后的《中国青年》定于9月11日出版。复刊号有介绍“天安门事件”中勇敢斗争,在“四人帮”疯狂迫害下坚强不屈的青年工人韩志雄事迹的文章《革命何须怕断头》,还选登了“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抄》。9月10日,北京承印的60万份《中国青年》第一期已全部印完,北京地区已有四万多份邮送到读者手中。9月10日下午,共青团十大筹委会负责人韩英接到汪东兴的一个电话,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中国青年》第一期为什么只有叶副主席题词,没有华主席题词。二、《革命何须怕断头》所宣传的韩志雄,你们了解清楚了吗?这个人有问题。三、童怀周的《天安门诗抄》怎么又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曹敏 《文史精华》2012,(10):4-15
天安门事件即"四五运动",是指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并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革命群众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正义的政治运动。该事件在当时被错误地定为"反革命"性质。两年后,天安门事件获得平反,使四五运动成为当代中国具有历史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和象征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导读     
正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群众性非暴力反抗革命运动,开启了"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覆灭之路。党史专家李海文拨云见日,为我们再现天安门事件的前前后后,见证了人心向背。天安门事件实际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天安门广场,到中南海红  相似文献   

19.
1950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对濮阳聊城运粮事件平原省委进行检讨,报告中共中央华北局请求处分,向省各界代表会公开承认错误》、《公开检讨运粮工作中的错误,平原省府处理濮阳事件》两则消息,及全文刊登了平原省委和省府关于这一事件的检讨报告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二日电为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今年第四期的《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毛主席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给毛岸英,毛岸清同志的信和一九四六年一月八日给蔡博等五位青年信的全文影印手迹。为这两封信的首次公开发表,《中国青年》杂志还刊登了题为《为四个现代化多向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