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旅游》2004,(1):26-27
2003年是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的重要年份。在举办的系列纪念活动中,9月16日至12月16日在国家博物馆的“避暑山庄300年”文物特展是重要展览之一,人们在实物和图片展中将了解到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庆之际,正是避暑山庄博物馆建馆50周年之时。避暑山庄博物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坐落在“避暑山庄”宫殿区,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同为我国著名的清代宫廷历史博物馆。清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训练军队,团结蒙古民族,康熙皇帝肇建避暑山庄于塞外,岁举“木兰秋”大典并成为定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帝,历时100多年。清帝每年北巡习武,驻跸于避暑山庄近半年之久,除消夏避暑外,还要处理朝政,接见各民族王公贵族、宗教领袖和外国使臣,礼仪宴飨,举行庆典等各项活动,使避暑山庄成为…  相似文献   

3.
<正> 避暑山庄的起源是应清朝皇帝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精神享受而产生的。因而,清朝皇帝作为避暑山庄的缔造者,他们的举动对避暑山庄的存在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清朝皇帝为避暑山庄命名和为所有建筑景观及自然景观分别题名并遴选“七十二景”,也是避暑山庄创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尤其是康熙三十六景,表现出景观效果反映在人的身、心、视、听等感觉、联想、升发的艺术境界。造成这种艺术境界的基础,即景物的自然情况与人文情况的统一结合所指示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正> 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避暑消夏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清前期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避暑山庄的修建始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三朝始得竣工,前后历经近九十年,整个修建过程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为“康乾盛世”。它的兴起、扩建、落成以至衰败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清前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以及乾隆后期由盛渐衰的史实,同时也反映清朝末期咸丰、慈禧投降卖国,把中国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清王朝统治  相似文献   

5.
承德古建筑群主要兴建于300年前的清朝鼎盛时期,是当时仅次于北京皇宫的政治、文化及对外交流中心,集中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建筑、造园等艺术之精华,其规模堪称世界一流。正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主任席尔瓦先生所讲:“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仅次于柬埔寨吴哥古城的世界第二大文化遗产群,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然而,这一闪耀着人类历史文明灿烂光辉的艺术瑰宝,伴着清王朝的兴盛而构筑,随着其衰败而凋零。至清朝末年,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大量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至建国前,避暑山庄内约占4/5面积的古建筑已荡然无存,只有湖区…  相似文献   

6.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的离宫别苑,原本是古北口外大小二十座行宫之一,肇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经乾隆大规模扩建,前后经过八十多年,才最后建成。这在时间上几乎与“康乾盛世”相始终。山庄初步建成后,康熙每年去木兰围场举行秋猕之典,必住山庄,“计一岁之中幸热河者半,驻畅春园者又三之二”。乾隆也是一年之中约有半年的时间驻跸避暑山庄。在此期间,由皇帝指派或批准韵大学士、军机处和各部院大臣扈从行在,处理政务,因此,避暑山庄在当时又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就说明,“康乾盛世”与清帝在山庄处理军国重务及其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避暑山庄以及融汇汉、藏、蒙各族寺庙建筑艺术的外八庙,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康乾盛世”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昌盛的体现;而且,正是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才形成了避暑山庄及其寺庙群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清朝十代,有七位皇帝曾到过避暑山庄消夏。除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外,雍正、道光、同治是继位之前随皇父驻跸过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的。据初步统计,康熙北巡热河五十一次,乾隆五十二次,嘉庆  相似文献   

8.
<正> 避暑山庄博物馆是一所清代宫廷历史博物馆,这里曾是清朝几代皇帝北幸热河期间,处理政务,礼仪宴飨,游乐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馆内陈列着大批珍贵的清代宫廷文物:瓷器、玉器、珐琅、挂屏、钟表、丝织品及历史典籍,其中玻璃器也占有相当的重要位置。本文仅就玻璃器在山庄的来源,历史作用及在山庄宫廷建筑中的使用情况加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周江波 《风景名胜》2020,(2):0309-0309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由于其独特的景色、特殊的地理位置、构建皇帝“避喧听政之所”。因此,承德避暑山庄成为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内万树园树木成阴,麀鹿成群,景色宜人,园内搭起蒙古包,在这里乾隆皇帝曾接见蒙古都尔伯特部首领三策凌朝见,召集各少数民族王公首领,赐宴招待,当时这种欢乐情景成为一大盛事,更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本文将围绕着避暑山庄内的万树园及其政治作用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0.
乾隆八年,皇帝东巡谒陵,撰《盛京赋》,将"盛京"这一地理概念从三个方面与清代政治文化相联系:优厚的自然条件,象征着大清得自天眷;淳朴的社会礼俗,展现着满人道德风尚;肇基建都的历史,启示后人不可"忘本"。继而,皇帝通过行政体系与文教组织的渠道制造、传递诗册,促使臣僚阅读。在传阅《盛京赋》的过程中,读者的关照不仅在于文学品鉴,更在于政治意涵。整个过程展现出盛清朝廷影响精神世界的渠道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避暑山庄博物馆也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回顾总结博物馆的这段历史,我们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围绕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利用、园林古建、民族宗教、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学科、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在陈展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兴馆道路290多年前,在清朝康熙皇帝亲自踏勘与指点下,一座雄奇秀美的皇家园林诞生在塞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热河上营,她就是举世闻名的避暑山…  相似文献   

12.
微言     
<正>@凤凰网历史:【另类清朝:1860年清朝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第一】1860年的中国命途多舛:英法联军进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仓皇北狩,并在次年死在热河行宫,新签订的《北京条约》,又为这个破败的帝国增添了高达800万两的赔款。而这一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13.
赵轶峰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0):180-191+347
清康熙二十年后开始大规模推进本朝圣王制造工程。《太祖高皇帝圣训》与重修太祖实录同时完成,核心意旨在于重塑努尔哈赤圣王形象。通过对"圣训"做文本细读可知,其中部分言论有前代文献为基础,但重述之际颇做修饰;亦有部分言论为康熙、乾隆时期增入。清朝统治的全面巩固是此工程大规模启动的基本背景和条件,也因此一工程而大幅度升阶,不仅强化了清朝皇统加入中原政统系列的合法性,也深化了清朝统治的道统合法性,构造出君师合一的新政治文化语境。相关历史书写在此间的反复雕琢,展现了历史书写塑造社会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河北省现今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五周年了,为更好地普及世界遗产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撰文如下: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市文物局副局长 赵 玲  一、世界遗产的由来人类最早的起源是在非洲,距今约300万年以前。世界最早的猿人化石发现在非洲,属早期猿人。中国发现的古猿人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属晚期猿人。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遗留下大量的人类经济文化的遗存,这些遗存从不同侧面印证了历史,印证了社会形态,印证了人类的发展和演变。埃及的金字塔、古罗…  相似文献   

15.
与众多皇帝身着便服的读书像不同,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组清帝吉服读书像,画风严谨肃穆。经与文字档案比对,这应是清代供奉在避暑山庄绥成殿中的皇帝御容。在避暑山庄供奉的皇帝吉服读书像,始于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供奉康熙、雍正二帝御容,主要为了寄托对祖父及父亲的敬重和怀念,同时又不失皇帝祭祀的威严。此后皇帝驾崩在山庄供奉吉服读书像遂成定例,由此形成这组与众不同的清帝画像。  相似文献   

16.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古代社会也是在此终结,它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王朝,后人对其历史地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清朝的出现使世界的进程倒退,其存续的两百余年,在科技、经济、文化,军事、政治方面没有任何的进步,另一些人则认为清朝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清朝的历史,根据一些具体史实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及最大的寺庙集中地之一,也是清朝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民族问题的重要活动场所,因而被称为清代前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建造,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工,历经八十多年时间。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建造之精、装饰之美都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胜景荟萃,星罗棋布;外八庙环列山庄,如众星捧月。这些建筑与真山实水相融汇、衬托,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故有“紫塞明珠”之称。在建筑艺术上兼具南秀北雄之美,博采汉、满、蒙、藏等民族之长。从整体设计来看,却摆脱了富丽华贵的旧章法、旧格调,而突出一个“野”字。  相似文献   

18.
避暑山庄北宫墙外狮子沟北,矗立着两座藏式建筑,一座是普陀宗乘之庙,一座是须弥福寿之庙。前者仿布达拉宫,后者仿扎什伦布。这两座建筑体量宏伟,气派非凡,以独特的风格,为避暑山庄平添了许多景色,让游人叹为观止。它们分别完成于乾隆三十六年和四十五年,这时正是清朝的全盛时期,在人力物力上自然不成问题,但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建造这样两座建筑,其初衷却不是为留供后人观览,而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意图,为一定政治目的服务。这要从乾隆经营西藏说起。  相似文献   

19.
从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到避暑出庄文化田淑华避暑山庄是我国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外八庙乃举世闻名的寺庙建筑群。被称为“紫塞明珠”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宝藏。199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说明避暑山庄、外八庙与世界著名文化古迹齐名,标志着...  相似文献   

20.
核心价值概述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竣工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和皇家寺庙建筑群.避暑山庄作为清代鼎盛时期帝王避暑的夏宫,占地564公顷,由宫殿区和苑景区组成.环列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山麓的12座皇家寺庙群,反映了满、藏、汉、维、蒙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占地47.2公顷,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夏秋季节在这里处理政务,接见各民族政教首领和外国使节,并由此北上木兰围场进行秋猎活动,发生于此的诸多清代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遗迹、遗物,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