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琉璃厂     
琉璃厂是北京一条古老的文化衔,当辽、金时期,这一带地方是京城东郊燕下乡的一个村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琉璃厂窑户掘土时,在这里发现一座辽墓,出土的墓志,清楚地记载着这里名叫海王村。明初永乐年间,奠都北京,统治阶级为了修建宫殿(现在的故宫),除由临清、苏州、房山、曲阳等地运来砖石以外,还需要琉璃瓦,琉璃瓦主要是就地烧造。明代以前,北京已有从山西潞安迁来的赵姓,设窑于京西琉璃渠村,专门烧造琉璃瓦件。但是由于明初北京营建工程浩大,所需琉璃砖瓦非赵家窑所能全部承应,因而明政府便在南城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设琉璃厂,烧制琉璃砖瓦,  相似文献   

2.
琉璃厂窑位于今成都市东门外5公里的胜利乡。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里曾是一个大规模的古代窑场。因这一带旧属华阳县,所以琉璃厂窑又名华阳窑。《华阳县志·山水》卷二载:“马家坡之南约二里曰祝王山。……屋宇参差,仿佛城郭。向此之北,即琉璃厂,明世官烧琉璃地也。”可见,“琉璃厂窑”之名是因宋代以后,特别是明代,华阳县一带曾大量烧造蜀王府、蜀王陵以  相似文献   

3.
琉璃场。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云:“琉璃厂窑,兴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末。”可见此地在唐代至明末的八百多年间曾是一片规模很大的古代窑场,以盛产修建王府寺庙的各类琉璃构件(如五彩缤纷的琉璃釉陶器、青瓷器)著称,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4.
地处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著名 的历史文化街,它与巴黎塞纳河畔、 伦敦佛里街、东京神田町齐名,分作 东琉璃厂、西琉璃厂两片已被列入 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数百年 以来,全国乃至世界上收藏中国文 物的收藏家、大学者、博物馆,大多 与之发生过联系,如明末清初大收 藏家孙承泽、《四库全书》编修程晋芳、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馆等。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在北京居住十几年,更是与琉璃厂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鲁迅游逛琉璃厂已成了习惯 鲁迅很早就向往琉璃厂了。在日本求学时,他就爱…  相似文献   

5.
琉璃厂是北京一条古老的化街,当辽、金时期,这一带地方是京城东郊燕下乡的一个村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琉璃厂窑户掘土时,在这里发现一座辽墓,出土的墓志,清楚地记载着这里名叫海王村①。明初永乐年间,定都北京,为了修建宫殿,除由临清、苏州、房山、曲阳等地运来砖石以外,还需要琉璃瓦。  相似文献   

6.
清人戴璐在《藤阴杂记》有云:“琉璃厂正月游人杂沓,名曰‘逛厂’”。今年适逢厂肆荣宝斋百年店庆,故对荣宝斋作一百年巡礼。琉璃厂,在北京南城和平门外一里许。辽代为京东的燕下乡海王村。元明清三代在此设立琉璃厂,故名。清初,窑厂前逐渐形成集市。这里“百戏杂陈,锣鼓喧天,游人纷集……出售书籍、字画、古玩、儿童玩具……”(《琉璃厂小志》)至乾隆间出现空前繁荣局面:“车驻雕轮马驻鞭,手拈瓜子步差肩。排门尽启君平肆,趁赚儿问福钱。丛脞书多卷帙残,几人著眼笑酸寒。南沙画片香泉字,幅幅装池骨董摊。料丝羊角灿成行,簇帛堆纱锦绣装。…  相似文献   

7.
陈雷 《北京文史》2001,(1):56-56
琉璃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琉璃制品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后,人窑烧制而成。北京的古建筑中琉璃制件随处可见,北京故宫的黄色琉璃大屋顶金光灿烂.恭王府的绿色琉璃瓦青翠欲滴,天坛的蓝色琉璃瓦晶莹透光,智化寺的黑色琉璃瓦庄严肃穆,颐和园智慧海的琉璃佛像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4,(10):70-77
<正>1994年,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著名古玩文化街琉璃厂正式挂牌成立。脱胎于国有文物经营机构的翰海,以"文翰咸集、艺海求真"为宗旨,开启新时代、新市场的探索。这一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对国人不仅是新鲜的,甚至是带有争议的。以"真、  相似文献   

9.
海城黄瓦窑是东北唯一的琉璃瓦窑,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清末窑的制作逐渐衰落。窑位于辽宁海城东南三十里许一小村北的丘地上。在窑址周围遗有很多残砖断瓦。清初努尔哈赤在盛京(沈阳)建筑王宫时所用的琉璃瓦及各种琉璃装饰以及现在沈阳故宫陈列着的清初绿釉陶罈,都是海城黄瓦窑制造的,从这些装饰可以看出该窑的技术精湛。  相似文献   

10.
王振忠 《安徽史学》2011,(5):13-29,116
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18世纪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从这一时期开始,朝鲜人逐渐调整心态,对盛清时代的来临,作了全新的认识。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东亚形势的变化,以及朝鲜燕行使者孜孜不倦的公关活动,中国官方对燕行使团成员的限制逐渐放宽。在这一世纪,燕行使团渐渐摆脱了朝鲜馆内序班(中国胥吏)的控制,直接与琉璃厂的书商等展开频繁的交流。由于琉璃厂是当时北京雅俗文化的中心,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书籍采买的来源,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观察,以及与不同阶层的接触和交流,也使得朝鲜人对于中国社会的了解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1.
朴现圭 《文献》2003,(1):269-285
一.绪论 琉璃厂,位于今天的北京和平门地铁站以南二百米处,分为东西两部分.街道上有许多中国传统建筑,各个建筑物上都挂着大大的牌匾,买卖各种书籍、书画、文物等文化商品.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4,(9):86-89
20年前,脱胎于国有文物经营机构的翰海,在琉璃厂这个古玩商肆云集的传统文化街,开启了新时代、新市场的探索与耕耘。20年后,承继着"文翰咸集、艺海求真"的宗旨,翰海依然跟随时代、应对变革,稳健前行,开拓创新,在艺术与文化的疆土上,发现美好,传播价值。为表答谢和庆祝,翰海将于今秋举行20周年庆典活动。北京翰海20周年庆典拍卖会将于10月21 26日举行,21 23日预展,24 26日拍卖。  相似文献   

13.
长沙窑产生于8世纪,兴起于9世纪,长沙窑瓷器把中国陶瓷推入了彩瓷时代。古代长沙窑除了烧制执壶、盘等日常实用器皿外,还烧制了大量的文房用具,如镇纸、砚滴、笔洗、笔掭、水滴、水盂、水注、盒盖等。长沙窑文具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与装饰独特,将文具的实用性与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京明、清典型官式琉璃构件的黄釉为研究对象,利用EDXRF分析了釉料的化学组成,结合文献记载初步研究了北京明清官式琉璃构件釉料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明清琉璃黄釉的主要元素(硅、铅、铝、铁)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稍有波动,氧化铅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此外,明清釉料中氧化铝含量变化大体经历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从氧化铁的变化趋势来看,明代的釉料大体稳定,而清代则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这表明古代琉璃釉料的配方并非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受技术进步、窑炉、政治经济等级审美观念的多重影响,古代匠人在不断的摸索中改进配方。  相似文献   

15.
蒋廷瑜 《收藏家》2000,(10):11-15
玻璃器,古称琉璃器。琉璃之名,最早见于《汉书》,因为这种透明器物“流光陆离”而得名,有时写成“流离”、“陆离”、“璆琳”。琉璃还有“火齐”、“火珠”等名称。后来,人们又把玻璃称为“料器”或“烧料”,琉璃之名,逐渐成为铅釉陶器的专称,如琉璃瓦、琉璃砖的琉璃,其含义就不再是玻璃了。  相似文献   

16.
琉璃厂地处成都市外东,古属华阳县,今属锦江区。在长达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琉璃厂曾经有99座窑包,幅员面积相当于今天城市里的2至3个街道办事处,影响了整个四川的陶瓷业发展。笔者试着去探究它曾经的繁荣背后的成都市社会、民生和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7.
当公元1770年,即清乾隆三十五年的时候,当时的工部郎中孟澔于琉璃窑厂取土处发现了辽御史大夫李内贞的墓葬,墓志上记载着李内贞于"保宁十年(公元978年)六月一日薨于卢龙坊私第,享年八十。其年八月八日葬于京东燕下乡海王村。"这个墓志当时没有拓本,只录出了铭文,又马上在移葬的时候埋掉了。许多有关北京风土文物的书籍,多著录这个发现,可是由于互相引徵的关系,年代和铭文常有错误或简繁不一。当以乾隆年间钱大昕的记载为最详细,其次则为于敏中等编纂的"日下旧闻考"和署名"吟梅居土"的戴璐所作"藤荫杂记"的记载为可靠。——这是关系琉璃厂一带历史的一件重要材料,可以考见当辽代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马骏  朱晓军 《收藏家》2022,(12):94-97
昌邑辛置墓地是近年来山东地区所发掘的一处文化面貌丰富的墓地。自汉代起,这里就出现了耳珰等琉璃制品。明清时期,琉璃器的种类与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以平民墓为主的墓地中,琉璃成为了一种颇有特色的装饰品。从历史背景、技术成就以及墓葬出土的其他陶瓷器分析可知,这些琉璃器很可能来自淄博。  相似文献   

19.
赵孝斌 《旅游》2009,(10):63-63
在2700年的古都,一条长630米的街道上汇集了大大小小21间书店,不用想,心里心外都是一道风景了。 在古城市区中部有一条别具特色、全国独一无二、南北走向的文化街——书店街,顾名思义.这条街上多为经营图书典籍、文具纸张、文化用品、体育器材、会计用品等物品的店铺。  相似文献   

20.
建筑用琉璃构件的生产和使用起源于我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建筑琉璃构件的大荟萃,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琉璃构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紫禁城古建筑所使用的琉璃构件当中,很多都带有印章式文字款识,这些款识的种类繁多,内容各异,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出了明清两代琉璃窑作管理制度,表达出不同历史时期琉璃构件制作工艺水平,这对于我们研究琉璃构件的发展历史和烧制工艺有很大帮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