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上海,向来是群星荟萃,名流如云。其中有一对非常特殊而且神秘的姐妹,她们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红嘴唇、绿眼影、超短裙、高跟鞋……虽然不是双胞胎,但永远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模一样的发型,甚至鞋子、饰品和背包,都是同色同款。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们的年龄已过六旬。她们,便是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的女儿——杜毅、杜颖。1986年,在香港定居的杜毅、杜颖开始利  相似文献   

2.
杜明明 《炎黄春秋》2013,(12):22-25
自从去年10月7日林若叔叔去世,这一天就成了父亲杜导正难忘的一个日子。一大早,父亲就说,林若是今天走的;他比我小,可是他走了整整一年了。  相似文献   

3.
《新生》被封后出版的《斗生》唐勋1933年12月,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被查禁。第二年2月,韬奋的好友──忠贞的爱国志士杜重远主编的《新生》周刊创刊。《新生》保持了《生活》爱国的战斗的风貌。1935年5月,因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涉及日本天皇,日本即...  相似文献   

4.
缘起抗战初期,正值我少年求学时代,炽热的求知欲使我在僻远的山乡,有幸读到杜重远撰写的《盛世才与新新疆》一书。自此,我那幼稚的心目中,便有了杜重远、盛世才这一对同乡、同学、好友的影子;并导致其后几十年来,我要探寻这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现代史中一段令人关注的史实,一束值得深究的谜底——正如现代文化名家胡愈之所说:从“新生事件”到“西安事变”,从“西安事变”到“新疆事件”——盛世才的叛变,杜重远的被害,这一段复杂的历史被浓雾掩盖着。社重远身世杜重远生于1899年,老家在吉林怀德县(…  相似文献   

5.
杜重远与《闲话皇帝》事件谷军60年前,震动中外的上海《新生》周刊事件突发后,该刊主编兼发行人杜重远的名字,在爱国同胞和境外侨胞中迅速传扬,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坚贞的爱国人士,继而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战友。邓颖超同志曾誉之为“革命左派先驱”,杜先生是当之...  相似文献   

6.
蔣金式(號弱六)的杜詩之論,是楊倫《杜詩鏡銓》重要的參考。通過文獻稽核、梳理,釐清蔣氏之生平、著述,以及他對楊倫杜詩學術研究上的影響,可知其批注以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爲底本,其研究性情、詩法並重,尤其注重結合自我人生閲歷和感悟去深化詩歌文本研究,此特色在楊倫《杜詩鏡銓》中得到延續。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肇新窑业公司是一家颇具影响的民族资本企业。肇新窑业公司是杜重远先生创办的。杜重远,原名杜乾学,1897年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贫困的农民家庭。重远年幼聪颖好学,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其父曾被迫让重远退学务农,启蒙教师赵炳文先生慷然免收学费,并无偿提供纸张笔墨,这样重远才得以继续就读。1911年春,杜重远在亲友的资助下,考入奉天省立两级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15年,刚刚中学毕业的杜重远,即投身反对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这时,他立下以身报国之志,将自己的名字杜乾学,改为杜重远,即救国任重道远之意。反日反袁…  相似文献   

8.
《纵横》2007,(10)
梧桐树下,花园洋房,静静地伫立在上海淮海中路。2006年12月,杜重远上海故居揭碑仪式在此举行,尘封的宅院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上世纪30年代,老宅内经常响着哗哗的麻将声,飘着诱人的饭菜香,爱国人士、中共秘密党员、国民党高官、工商界巨头及其眷属频频在这里出入……斑驳的故居见证了伟大的爱国者杜重远先生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及两代人的为国情深。  相似文献   

9.
黄正建 《中华文史论丛》2022,(3):211-228+408
本文從杜佑對所引史料的選擇和剪裁入手,探討杜佑的法律思想,發現杜佑論述“刑制”歷史時,所引資料均删去了有關“以禮化民”等内容,不認爲“刑”後於“禮”而産生,對以德禮仁義治國持懷疑態度。這與一般認爲杜佑主張以禮樂治國的看法有很大不同。此外,杜佑詳細引用記録了當時辦案過程的史料的做法也極其少見,反映了他重實踐重程序重法典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1,(1):86-86
杜可风是个情种。王家卫在《春光乍泄》的拍摄日记里这样写道:“1997年的2月,我们的摄影指导杜可风来钊我的办公室:他因为再一次的失恋而沮丧、酒醉。  相似文献   

11.
杜月笙是旧中国知 名度最高的帮会 头目。在旧中国, 他的势力之大、触角之广、名声之 高,竟连蒋介石也要让他三分。诚 如章士钊先生所云:“其此人(指杜 月笙)不必在朝,亦不必在军,一出 一处,隐隐然天下重焉”。 杜月笙一生虽然作过不少坏  相似文献   

12.
程 砚 秋 永 远 是 个 遗 憾 :在“ 四 大 名 旦 ”中 ,他 年 纪 最 小 ,演 艺 生 涯 开 始 得 最 晚 ,可他 又 是 最 早 逝 去的 。人 们喜 爱 程 砚 秋 的 艺 术,敬 佩 他的 为 人 。而 程 砚 秋 之 所 以 不断 追求 进 步 ,与 三 个 重 要 人 物有 着 不 可 分 割 的 联系 ……  相似文献   

13.
怀念杜润生     
<正>编者按:2015年10月9日,本刊顾问杜润生老去世。15年来,杜老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给我们指导、支持和鼓励。他的去世,是本刊的重大损失,本刊同仁不胜悲痛!2003年7月,杜老90寿辰时,有关人士曾为他举办关于农村改革的座谈会来庆寿。座谈会后,应本刊副总编辑徐庆全的要求,杜老将座谈会的发言记录稿交给了他。杜老说: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了  相似文献   

14.
杜重远烈士不是偶然牺牲的。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为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邹韬奋同志是杜重远最接近的战斗伙伴。不幸的是邹韬奋直到临终前还没有弄清楚杜重远在新疆的真实情况。不错,从“新生事件”到“西安事变”,从“西安事变”到“新疆事件”——盛世才的叛变,这一段复杂的历史被浓雾掩盖着。 胡愈之:《悼念杜重远烈士》  相似文献   

15.
祝彦 《炎黄春秋》2003,(5):12-15
1932年10月15日,由于托派内部叛徒出卖,陈独秀于当晚在家中被国民党上海警察逮捕。1933年4月20日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公权15年;后经他上诉,才被改判为8年,剥夺公权则部分撤销。 远在“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就把监狱与“研究室”等同对待,他说过:“出了研究室就入了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窒”,“这才是人生最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     
《纵横》2005,(8)
宋子文的两面派作风李默庵宋子文是有政治野心的。满脑子美国作风,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政治地位。他极力进行军事活动,力交张学良,曾扬言小张是听他话的。对杂牌部队,经常收买示好,如徐源泉等等。凡得机会向宋子文要钱的,30万、50万,无不照给。(当时币值很高,如一个师9个团每月全部经费不过20余万),但对蒋介石要钱,反以限于预算,常加否决。弥留时的杜聿明文强1981年4月21日,杜聿明因旧病复发,在首都医院已卧病多时。我曾经要我的小儿定中代我去探望,并送去一份《华侨日报》。小儿归来告知我,谓杜伯伯的病有反复,近几天又重了。我听到如…  相似文献   

17.
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于1998年7月16日写给孙重贵的一封亲笔署名来信的全文。他的译意是:  相似文献   

18.
夏永安 《炎黄春秋》2003,(11):48-51
本文的题目是我取自《当代的“老新闻”》一书中的一篇回忆文章。作者是一名比较敢讲真话的新华社资深记者之一杜导正。他1956年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首席记者,一生多次采访农民。虽然他也随潮流写过一些浮夸的报道,但不久后他深入实际便冷静下来,曾就广东发生了饥荒—事向北京报警。在那种年代,讲假话无人追究,讲真话反而屡遭磨难。由于敢于讲实情真话,杜导正曾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出新华社,蒙冤多年。“说真话难还是应该说真话”,这正是杜导正及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经过反思后做出的判断和抉择。我国在经过20多…  相似文献   

19.
大陆解放之后,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远走香港,临老且病之时,即使蒋介石频频召唤,杜就是不愿意去台湾。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恐怕与1949年7月间,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一篇严厉批判杜的社论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杜导正脱下鞋子,盘腿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分好几次跟本刊记者讲述了他几十年的经历和观点。这张沙发上坐过许多来访的老朋友,其中不乏重要人物。杜导正和他的一批老朋友们,被称为“两头真”的老人——参加革命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