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鲁迅的挚友和学生冯雪峰回忆,1933年底,他因身份暴露不便留在上海,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长,与毛泽东有了交往。对鲁迅心仪已久的毛泽东了解冯雪峰与鲁迅的关系,在一次交谈中对冯雪峰说:今晚不谈别的,只谈鲁迅好不好?冯雪峰告诉毛泽东,鲁迅在读了毛泽东作于井冈山时期的几首诗词以后,认为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冯雪峰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作品,但可以推测是流传甚广的《西江月·井冈山》充满“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鲁迅、茅盾致中国红军贺信之发现阎愈新30年代在上海的鲁迅鲁迅、茅盾致中国红军贺信,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和鲁迅、茅届研究界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中央档案馆无此原件,鲁迅遗物中也没有底稿。几十年来,众多学者为探求这件贺信作出了贡献。冯雪峰和茅盾都谈到...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鲁迅、茅盾曾致信或致电祝贺,且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一语,即出自鲁迅。茅盾的贺信或贺电。但是,贺信抑或贺电,中央档案馆无此原件,鲁迅遗物中亦无底稿。因此,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或贺电,便成了中共党史和鲁迅、茅盾研究界几十年来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冯雪峰、茅盾对《贺信》的回忆冯雪峰和茅盾都谈到鲁迅、茅盾联名给红军发有贺电或贺信。冯雪峰1951年在《党给鲁迅以力量──回忆片断》中说,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鲁迅和茅盾共同转转折折地送去一个给毛主席和朱总司…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1911     
张光茫 《文史月刊》2011,(12):37-37
1911年,鲁迅30岁,此时还没有启用鲁迅的笔名。这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后,鲁迅从经济到精神都很困顿,是辛亥革命改变了他的处境,使他成为独立撰稿人。  相似文献   

5.
又读了一篇好文章,刚刚读完《我与丁玲50年》,也写了读后感,只是觉得不能贴出。丁从一个自由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在北京跟了革命文人胡也频,到胡老家山东,又逃到上海(有人说同时与冯雪峰同居),又  相似文献   

6.
正他们出生年代接近,出生地也相当接近,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且同在留日期间的1908年,分别加入了国民党的前身"光复会"与"同盟会"。尽管后来政见不合,势同水火,但他们之间一直是那种既对立,又在对立中保持一定分寸的特殊关系。1934年,毛泽东曾对冯雪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冯雪峰当时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然后  相似文献   

7.
宁源声 《文史天地》2003,(8):30-30,33
往日读《冯雪峰评传》一书和《凝望雪峰》一文,冯雪峰和胡风在“文革”中没有对周扬落井下石的一则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一想起它,就仿佛有一种正义、豪迈、圣洁的旋律在心灵里不停地回荡。冯雪峰(1903-1976年)和胡风(1902-1985年),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艺理论家,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又同是鲁迅先生十分信任的战友和学生,鲁迅革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建国后,他们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饱尝了无数的屈辱和苦难。冯雪峰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出党,撤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降工资三级;胡风则被打成“胡…  相似文献   

8.
余广人 《百年潮》2001,(9):44-50
如果要问,中国近代历史上毛泽东最推崇的人是谁,人们可能都会回答:鲁迅。毛泽东曾充满感情地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毛泽东与鲁迅——两位时代的巨擘,如两座交山巨峰,终生相望却无缘相逢。幸而两“山”之间曾有一“峰”,为他俩架设过一座精神桥梁。他就是冯雪峰。今年,适逢鲁迅诞辰120周年,同时是毛泽东忌辰25周年,也是冯雪峰逝世的25周年。本期发表《冯雪峰:为毛泽东和鲁迅相知架桥》一文,将鲁迅与冯雪峰的交往以及毛泽东与鲁迅心灵的相通的史实告诉读者,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纪念。  相似文献   

9.
胡风事件中何干之幸免被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1997,(5)
谈到干之与胡风的关系,还要从三十年代上海文艺界那场笔墨官司说起。当时胡风作为党外进步作家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同鲁迅先生交往甚深。周扬当时是上海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领导人。1936年,鲁迅、冯雪峰和胡风等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受到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党内文学工作者的“围攻”。干之知道周扬与胡风的私人关系不好,但始终认为这桩“公案”应作为革命文艺队伍内部的分歧来解决。干之时任上海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的党组成员,周  相似文献   

10.
1926年3月18日在北京发生了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学生的“三一八”惨案。这一天被鲁迅先生称为“民国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今年是“三一八”惨案80周年,可是很多人已然忘却了或者根本不知晓这场惨案。本文作者经过深刻反思,写下了《“三一八”惨案八十周年祭》一文,“以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相似文献   

11.
萧红,看过鲁迅作品的人,对这位女作家是非常熟悉的。她是哈尔滨人,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本名张迺莹,1931年春考入北京女师大附中,1932年8月与萧军合著小说《跋涉》。1934年10月与萧军同赴上海,受鲁迅影响,同年以萧红笔名写出了名著《生死场》。1936年赴日本,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上海,后赴山西等地。1939年去香港。  相似文献   

12.
一、冤案冤狱 潘汉年(1906—1977),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人。1926年11月潘汉年经阮仲一、王弼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他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四·一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他仍坚持在那里,从事革命的文化活动。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潘汉年、夏衍(沈端先)、冯雪峰等联合鲁迅先生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潘任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钱玄同是浙江老乡,1908年二人相识于东京章太炎先生的课堂上,从日本回国后,先后来到北京工作,在北京开始了密切的交往。那时,两人话语投机,感情投缘,在朋友们中都是出了名的。而到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钱玄同由于各种原因,关系逐渐疏远,曾经终日畅谈的老友此时已无话可谈,甚至形成了对立。他们先密后疏的两段情义,是民国学界、文坛上令人费解的往事,至今梳理起来仍使人有悲喜交集之感。  相似文献   

14.
陈漱渝 《世纪》2023,(2):67-69
<正>从“西安事变”后到“七七事变”前,国共两党之间进行了多次会谈,直至1937年9月正式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同年7月,中共代表团在到庐山之前,曾转抵上海。代表团负责人周恩来跟主要成员博古会见了在上海中共办事处副主任冯雪峰,博古当时向雪峰传达了王明的政治主张。雪峰听到后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当中发表国共合作的主张时,应该同时向左翼人士专发一个文件,表示我们并不放弃无产阶级的主场和革命主张,以清除一些左翼人士的误解。雪峰知道,像鲁迅这样的文坛领袖,生前都担心一些共产党人会忘掉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而热衷于到国民党政府机构去做官。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17.
凡读过鲁迅日记与书信的人,大概都知道鲁迅先生三十年代在上海有个年轻友人徐诗荃,即1999年5月在北京逝世的我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先生。从1928年5月开始,他们的交往就非常密切,此后八年的《鲁迅日记》里,三百多处提到“徐诗荃来”或“得诗荃信”。著名出版家赵家璧曾说:“梵澄是受鲁迅先生宠爱的学生”。而许广平却对“此公”颇为不满,甚至说他“磨  相似文献   

18.
人贵有精神     
正1934年初,冯雪峰在江西瑞金苏区与毛泽东聊天,提到有位外国人曾信口说,全中国仅两个半人懂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闻言,毛泽东哈哈大笑。是耶非耶,让历史发话。鲁迅致力思想启蒙,"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逝世后被公认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旗手。毛泽  相似文献   

19.
1930年8月,我在朋友的劝告下,决定东渡日本,暂时避避风头.临行前,我和冯雪峰说,想请鲁迅先生题几个字作纪念.随后我便去了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到1932年4月初,雪峰给我送来了鲁迅先生题赠给我的一首诗: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松泉先生属 鲁迅 我高兴地接过鲁迅先生的题字,当即送到裱画店去装裱成一幅单条.先生这首诗,我的理解是借我的日本之行,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学史上,鲁迅和沈从的学成就都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1925年,鲁迅曾对沈从产生了一次不小的误会,以至1925年至1926年,鲁、沈二人同在北京,1928至1931年,他们又同在上海,沈从始终都不愿与鲁迅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