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宋文洋 《神州》2012,(29):178-178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在学习方法上必须要更新,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运用能力,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最终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改革是必然,本文就从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起,以初中物理教育为例,分析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蒋丹荣 《神州》2012,(22):240-240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学校教育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化学教学“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终身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李翠玲 《神州》2013,(7):208-208
职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和服务社会,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更是职中物理教学应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能力呢?一、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物理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在物理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由于习惯偏重于  相似文献   

4.
张德善 《神州》2011,(9X):190-190
在物理知识的传递中渗透物理研究方法教育,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培养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把握和应用好物理研究方法教育,就等于教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物理世界大门的金钥匙。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观察比较法,物理实验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复杂问题简单法,比值法,等效代替法,理论推导法等等,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并理解其含义。这些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必须重视研究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浅谈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宇 《沧桑》2010,(6):221-222
传统物理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模式既严重阻碍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又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就必须改革陈旧的教育方法,让教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就从幽默教学法、探究学习法、比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四个方面提出物理教学的创新方法,以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海红 《神州》2012,(13):170-170
在物理知识的传递中渗透物理研究方法教育,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培养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把握和应用好物理研究方法教育,就等于教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物理世界大门的金钥匙.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观察比较法,物理实验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复杂问题简单法,比值法,等效代替法,理论推导法等等,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并理解其含义.这些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必须重视研究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申婕 《神州》2012,(29):177-177
物理新课程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汲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转化,进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先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文本材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从文本材料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就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是如何读出文中的精华,如何读出拓展,读出创新  相似文献   

8.
陈建新 《神州》2013,(7):74-75
通用技术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广大师生要提高对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学校必须在教学硬件上予以保障,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重视传授思想和方法,注意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评价机制的健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理念的形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心智发展与动作技能的和谐统一,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席培军 《神州》2012,(7):136-136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明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并提出如何更好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神州》2012,(18):267-268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振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明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并提出如何更好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谢凯 《神州》2011,(2X):161-161
现代的体育教学推崇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创造学内涵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它标志知识技能的飞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冀秀青 《神州》2012,(12):270-271
任何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施都要注意其有效性,物理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教育不能离开学生实际和物理教学实际,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物理研究方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教学应突出获得知识的过程,但又不能轻视知识的传递,更不能忽视结论的生成,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且持之以恒的磨砺。  相似文献   

13.
黄桂新 《神州》2011,(8S):67-67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本人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正理念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法,也就是物理教师在上课前,一般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进行备课和撰写教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备课和课堂临场教学经验。这种教学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是有效的,但是在社会普遍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  相似文献   

15.
田志彦 《神州》2013,(8):207-207
学生历史意识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注重思想观念教育,关注对学生历史的分析能力培养和采取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等有效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宏观的、科学的历史意识,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更要求物理教师要合理选择,善于利用好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很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真正体现和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将知识培养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17.
贾香茹 《神州》2013,(6):195-195
物理教育要从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必备的物理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增强合作意识,学会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念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马小龙 《丝绸之路》2011,(2):123-124
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言语能力、道德情感和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基点,站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探索提高语文知识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规律和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朱永真 《神州》2013,(34):224-224
物理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创造合适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注重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实施一些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刘湖清 《神州》2011,(6X):246-246
21世纪是一个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新时代,是一个经济、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而学校则肩负着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教师不仅有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懂得教授学生获取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得从基础教育抓起,也就是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抓起。笔者从事教学十几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