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辛月明 《神州》2011,(12):103-103
惩罚教育是指“在尊重、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以及在学生身心能够承担情况下的强制矫正措施”。惩罚的方式有多种,把简单的体罚理解为惩罚,其实是对惩罚的一个误解。惩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是与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间工作已有十年了,班主任也做了十年了。在这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对于班主任工作也积累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那么在诸多的班级管理手段中,我认为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也不失为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教育中对学生的一种爱吧。提起惩罚很多人会把它与体罚联系到一起,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因为长期以来,惩罚作为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一直没  相似文献   

3.
顾淑芳 《神州》2013,(10):90
教育仅仅靠赏识是不够的,表扬批评奖励惩罚兼而有之的教育才完整,在教育中合理运用好惩罚,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中的惩罚教育是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而对其不良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或相应的处罚,以制止幼儿与学校目标不一致行为的一种教育行为。实施惩罚教育,必须把握好尺度,注重灵活性、时效性,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同时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赏识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另外,惩罚者的态度、方法等直接影响着惩罚教育的效果,加强教师个人素养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朱春凤 《神州》2013,(2):115-115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中,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占59%,以情感沟通为主的占19%,以实践锻炼法为主的占14.3%,以心理疏导法为主的占7.6%。可见在教育方法上,使用最多的仍是批评教育。多数教师爱用批评、讽刺乃至惩罚这种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有的一味批评惩罚,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6.
徐云 《神州》2013,(10):129
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年轻人的渴求被认知心理导致他们唯恐别人不认为他们张扬,循规蹈矩的好学生被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嗤之以鼻,听很多老师感叹:"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诚然?否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没有朽木不可雕的说法,那是源于教导者的放弃。"打是亲,骂是爱。"既然古来就有这样的俗语,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进行教育惩罚呢?这只是教者爱护学生的另一种诠释。惩罚是门学问,更是  相似文献   

7.
袁富洪 《神州》2011,(9S):25-2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待学生我们主张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这股风甚至已蔓延到了课堂,在公共场合大家都忌谈批评惩罚,总觉得这样的说法和做法不太符合当今教育思想的主流。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对犯错误的学生难免不用到批评这种教育方法。因此,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讲求批评的艺术,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教授蔡美儿(虎妈)成了美国最具争议的人物。她出版的新书《虎妈战歌》回顾了自己"惩罚加辱骂"的极端教育方式,在被美国媒体摘录后,中美教育差别成为全美各家餐桌上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隔代教育"有四种类型: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民主温暖型。据调查,"隔代教育"以第一类较多,第四类较好,因此"隔代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10.
《规训与惩罚》是思想家福柯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展示了他对于身体、权力和规训技术的关注。惩罚权力的历史经过了酷刑和公开展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再现式惩罚及19世纪开始的以监视和规训技术为主的微观权利的应用,体现了权力和知识的关系以及惩罚机制与对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徐艳青 《神州》2013,(3):131-131
惩罚犯错误的幼儿是一门艺术。粗暴的惩罚不但会伤害幼儿的身心,还可能改变幼儿的人生道路。因此对幼儿的批评,必须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人们认为自杀是"恶魔的罪行",是受到魔鬼引诱的结果,是一种反对上帝、反对国家的重罪。自杀者不仅要受到教会的惩罚,例如,不能进行基督徒式的安葬,尸体会被亵渎,家人要蒙羞,——而且也要受到政府的惩罚——自杀者财物要被没收。近代早期英国教会和政府对自杀行为的谴责、惩罚表明,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仍然是一个"躯体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体系中,人的身体(尸体)成为政治和文化活动集中的主要焦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kun)刑是最严厉的刑法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时,都采取剃头方式,如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就采取了剃光头和文身等极端行为来惩罚自己。那么,到了清朝,为什么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呢?  相似文献   

14.
张维慎 《文博》2023,(6):64-69
殷商“炮烙之刑”重点在“炮”,原意为烧杀,它与辽的“炮烙之刑”重点在“烙”,即灼伤,是不同的。殷纣的“炮格之法”是殷商“炮烙之刑”的一种具体执行办法,即在用薪或焦炭烧死人前,加入了罪犯在圜木(而非铜格、铜柱)上行走的娱乐成分。殷纣的“炮格之法”,惩罚的并不是自由民,它对外惩罚诸侯反叛者,对内惩罚有怨望的百姓。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指导师应该是专职人员最关心的事儿,现在同样成了家长关心的热点。记者昨天(20日)从有关咨询、报名现场获悉,指导师培训报名仅一天,来报名、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家长咨询和报名数占总量的一半以上。不少家长带着满腔热情,希望在培训机构中寻找到教育孩子的良策。抽样调查显示,家庭教育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一大难题,目前上海有90%以上的家庭不懂得或不完全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孩子因为父母教育方法不正确造成逆反心理的情况极其普遍。调查同时显示,在所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中,打骂、惩罚甚至体罚是3种被家长们使用最多,也是被多数家…  相似文献   

16.
汉娜的审判     
张湘萍 《神州》2011,(14):1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次对纳粹女看守的审判中,意外地将所有历经战争的人推到了"审判席"上,他们统统负有罪责。不仅如此,小说更描写了战后第二代德国人因爱而卷入父辈纳粹历史的故事。米夏代表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女主人公汉娜则是上一辈的代言人。为减轻罪责感,米夏用一种"不作为"的"罪行"来惩罚汉娜纳粹的罪行,米夏不惜掩盖真相使纳粹犯受到惩罚的行为,不禁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相似文献   

17.
汉娜的审判     
张湘萍 《神州》2011,(7):1-1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次对纳粹女看守的审判中,意外地将所有历经战争的人推到了"审判席"上,他们统统负有罪责。不仅如此,小说更描写了战后第二代德国人因爱而卷入父辈纳粹历史的故事。米夏代表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女主人公汉娜则是上一辈的代言人。为减轻罪责感,米夏用一种"不作为"的"罪行"来惩罚汉娜纳粹的罪行,米夏不惜掩盖真相使纳粹犯受到惩罚的行为,不禁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旗,清廷实施了以奖赏为主、惩罚为辅的驭藩之策。本文从显爵重赏、威压怀柔、劝诫惩罚、监督处理四个方面对清廷的这一政策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源站     
清朝人发型的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kun)刑是最严厉的刑法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时,都采取剃头方式,如越王勾践被吴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我们管教孩子,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到了美国这一套就行不通了,他们教育孩子是引导为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如果谁错了,老师会让他一个人到角落或他自己放衣服、书包的小格子间去,单独呆上几分钟。因为孩子喜欢在一起玩,这对孩子可是不小的惩罚,前几十秒还可,时间一长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