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丽娜  孙建 《神州》2012,(12):118-118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语文教学常规建设,  相似文献   

2.
吕玉伍 《神州》2012,(16):344-34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这里,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显示出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口语训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农村初中尤为明显。在农村中学教学中,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赵金奎 《神州》2012,(12):115-116
新世纪之初,国家教育部制定了《语文课程标准》,这为战斗在语文第一线的教师们拨开了重重迷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上下功夫。《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  相似文献   

5.
牛峻岭 《神州》2012,(18):72-7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探究性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切磋学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爱霞 《神州》2012,(19):34-34
语文教学必须从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语感的积累、熏陶和培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成了当代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姚燕泓 《南京史志》2023,(21):73-7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提出了“学习任务群”。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教师的“教”,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对课本进行“照搬”,缺乏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设计,脱离了实际。而逆向设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最先提出逆向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结果来设计评估方案,使评估的预设先于学习方案。这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创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荣荣 《神州》2013,(31):125-125
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一极重要的基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采用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培养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其他语文综合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许卫商 《神州》2012,(3):124-12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0.
申翠英 《神州》2011,(1X):68-6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阶段目标”中具体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哥见,朗读对于课程“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特殊的功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徐宝军  王勇 《神州》2014,(6):85-85
<正>我想:对于写作文的问题,不光是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我想:对于作文的教学,不光是我的困惑,也是所有语文老师关注的焦点吧。《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所谓语文思想感情,是指通过指导学生准确理解以及运用祖国的语言,积累祖国语言,重视语感培养,以帮助他们具备满足实际需求的识字和写字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从事着语文教学,语文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吴新征 《神州》2011,(5S):32-3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实,长久以来,作文教学始终是让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么感到力不从心,要么是出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3.
钟小英 《神州》2012,(9):228-22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并以《三字经》为读本,增加课外识字量,以课外“识字锦本”巩固识字量。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认字能力水平,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徐东坡 《南京史志》2022,(32):42-4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将语文大单元进行整体学习的策略,借助统一主题进行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拓宽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领域。”笔者据此尝试探索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路径,旨在提升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陈庆芳 《神州》2012,(13):79-7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从我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效果看,认为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范俊峰 《神州》2012,(3):90-9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井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张丽叶 《神州》2012,(4):238-23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8.
郭慧萍 《世界》2003,(9):25-26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文则是语文阶段性教与学最显性、最直接的表现。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领着赶着学生走进窄胡同,将学生的思维人为地定格在教师对文题“详尽”剖析的条框中,忽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而存在的现象。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只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实际上它和其他语文能力的形成是相互融合、相辅  相似文献   

20.
林玉珍 《神州》2012,(32):90-9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可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