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来新夏 《史学月刊》2005,(2):123-125
海宁为浙江化名城,多以名人化、潮化、灯化称之,然若细加考察,尚有不可忽视之藏书化。海宁的藏书化当以私家藏书为主干,而海宁私家藏书确有与其他地方私家藏书有所不同而自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海宁潮凭什么称"天下奇观"?日月山川神奇合作,大自然如何造就了"海宁潮"?历代观潮习俗为何长盛不衰?多少历史名人与海宁潮结下不解之缘?何为"一潮三看四景"?  相似文献   

3.
陈敏娜 《风景名胜》2011,(10):153-153
苏东坡曾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说的就是钱塘江壮观的潮涌。观潮,必然要去海宁,盐官。海宁是个美丽的城市,有潮、名人、灯三大地域文化特色。潮,即是盐官观潮,又称海宁潮。经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颂。当然,钱塘江潮并非只有在农历八月十八才有,而是一年四季天天有。海宁天天可观潮,盐官月月有大潮。  相似文献   

4.
顾志兴 《古今谈》2004,(1):46-51
清代海宁藏书出现鼎盛局面,无论以人数和影响计,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代。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有查继佐、查慎行、查异、马思赞等;乾隆、嘉庆时有周春、吴骞、陈鳢、许裢诸家,道光、咸丰以迄同治、光绪,管庭芬、蒋光煦、蒋光焴、马瀛、王国维紧踵其后。清代海宁州属杭州府,就杭州府而言有事迹可考的藏书家,据粗略统计,钱塘为六十八人,仁和五十八人,海宁五十一人,海宁占第三位。以今嘉兴地区来看,嘉兴三十四,平湖十四人,桐乡十八人,海盐十八人,嘉善七人,海宁占头筹。  相似文献   

5.
浙江海宁金石墩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宁金石墩遗址是一处良渚化人工堆筑的中小型墓地,为了解海宁史前化及良渚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08,(9):86-89
吃住游购行海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产品丰富,"观钱江大潮,游盐官古城,逛皮都新城"成为海宁旅游主打品牌,现有2个国家4A级景区(盐官观潮景区和海宁中国皮革城),1个3A级景区(谢氏艺术收藏馆),4  相似文献   

7.
《文物》1975,(10)
1974年9月26日,浙江海宁石路公社共和大队红旗生产队贫下中农宋有福在拆建住宅时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国浙江海宁州前军右师左旅帅"木印,是我国近代农民革命的文物,对太平军战士在海宁的活动提供了一件新的实物证据。这枚木印系用普通杂木刻成,保存完好,字迹清楚,发现时木印外包红布,布上盖有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浙江省海宁博物馆为配合建筑工程在龙尾山遗址清理了2座汉墓,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出土了7件陶器,大部分为釉陶。墓葬年代属于西汉晚期。汉墓在海宁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它对研究太湖流域的西汉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浙江海宁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年春天,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海宁中学扩展操场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嘉兴地区文管会组织海宁县博物馆和有关县的文物干部随即进行了发掘清理。此墓早年被盗,随葬器物保存甚少,但墓内大批珍贵的画像石刻却保存较为完整。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海宁县东山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因基本建设工程,在海宁县东山西麓中段先后发现宋墓十四座,编号为海宁M2、M3、M4、M5、M7、M8、M9、M10、M18、M19、M20、  相似文献   

11.
沈意文外祖著《玉笙楼诗录》有自刻本。遗文惟民初重修《浙江通志稿》有《叶机传》一篇,署钱塘沈寿榕撰(海宁与钱塘同属杭州,故误海宁为钱塘),又有其子《叶烱传》,璧承兄谓亦公所作,故并录于此:  相似文献   

12.
陈艳军 《文献》2003,(4):206-218
<优语录>是王国维辑录的研究宋元戏曲史的资料汇编,作于1909年,刊于上海<国粹学报>第六十三至六十六期,后收入罗振玉主编的<海宁王忠悫公遗书>、赵万里主编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以及今人所编<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等书中.  相似文献   

13.
俞筱尧 《古今谈》2000,(3):20-26
陈乃乾(1896.9—1971.2)海宁硖石人。名乾,字乃乾,以字行。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9,(12)
<正>海宁陈氏是明清以来赫赫有名的江南大家族,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美称。在300余年的时间里,考中进士者31人,乡试中举人者107人。父子兄弟同登一榜常为惯例,堪称科第之奇。更因与乾隆皇帝扑朔迷离的关系而家喻户晓,有"王与马共天下,陈与帝同一家"的传说。2018年,海宁市博物馆特举办"江南巨族—海宁陈氏的荣耀辉煌"展览。展览共汇集公私收藏陈氏相关文物66件(组),展示海宁陈氏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展览共分"官声显赫""安澜名园""诗书传家"三个单元,  相似文献   

15.
<正>钱镜塘(1907~1983),名德鑫,字镜塘,后以字行,号鹃湖渔隐,晚号菊隐老人。原籍浙江嘉兴海宁,祖父辈均善丹青翰墨。20世纪20年代定居上海,从事古书画的鉴藏与经营,终以金石书画鉴藏大家名世。粗略估计,其过手的书画近5万件,曾向浙江、上海、嘉兴、海宁、南京、广州6家博物馆捐赠字画3000余件。从已知的捐赠目录清单来看。其捐给浙江、嘉兴、海宁3家博物馆的侧重于乡贤的翰墨手迹。嘉兴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捐赠品中有不少乡贤的手札,其中就有友朋致徐同柏父子的手札。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文史》2010,(3):54-54
浙江海宁县公民于本年(1919年)六月十一目在该县城隍庙召开公民大会,到者数百人,有倡议为陆宗舆立卖国贼碑者(以陆系海宁人),群众响应,当时掷捐银钱,以为立碑之资,事随成。记立碑三处:一在海宁大东门外钱塘江边占龟塔旁,一在北门城关,一在城隍庙外东墙下。  相似文献   

17.
子午源 《收藏家》2011,(2):9-15
海宁图书馆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县(市)级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古籍图书及金石拓本。其中金石拓本的藏量不菲,据记载1923年馆藏金石拓本已有252种计726张。以后经各种途经的收集或乡人捐赠,至今已增至500余种计5千余张。2009年笔者受命选编《海宁图书馆藏金石拓本》一书,  相似文献   

18.
王学深 《清史研究》2023,(6):148-156
<正>众所周知,关于乾隆帝生母为汉人的流言从清中叶起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对于这一问题,学界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晚清时期,旗人富察敦崇在《皇室闻见录》中即有“辩诬”一节,否认了雍王府邸“以女易男”送还海宁陈氏的说法。((1))其后,孟森和郑天挺均著文驳斥了乾隆帝为海宁陈氏之子的论断。((2))如孟森所言,“高宗对海宁陈家之态度,足以觇流行语之无一可信矣”。((3))郭成康也对高阳和庄练所提出的乾隆帝生母为热河李氏的说法给予了驳斥。((4))  相似文献   

19.
费丹旭在19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曾多次到海宁,馆寓蒋光煦别下斋。在此期间,是其绘画创作的高峰期,也和一批海宁地方文人有较多交游。《审山纪游图卷》是费丹旭为自己创作的纪游之作,题跋者主要是其在东轩吟社时期的师友及别下斋时期的好友,了解这卷文字信息和题跋者的情况,对梳理费丹旭在别下斋期间的交往和创作情况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法租界旧影陈其寿,号介卿,本籍浙江海宁盐官镇,是清朝雍正年间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六世孙。于光绪年间考中进士,曾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