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消了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已经形成某种依赖的维稳支柱,会使稳定受到怎样的挑战中国的劳教制度,到今天已经天怒人怨。说它应该存在的,甚至对它“一分为二”的,非常少见。我感觉,这很像十年前“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时的气氛。已经有不少人,包括官方媒体的人士,在网络上呼吁“废除劳教制度”了。人们有理由认为,这是迟早的事。  相似文献   

2.
变文与后世曲艺之蹑踪宋代说话人在中国曲艺史或者是中国文学史的民间文学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怎么发生的?从发生学观点看,过去一直非常模糊。不少学者皆认为宋代说话是中国曲艺之“开山祖”。在文学史领域,过去也往往是讲到宋代“说话”便嘎然而止,无法再往上追溯。直到敦煌变文发现后,中国曲艺史的断层始弥合,古今脉络方才接通。敦煌讲唱文学的历史地位,比宋代说话人还重要,它成为汉以来的辞赋、说唱,魏晋南北朝俳谐文到宋元话本小说、诸宫调等说唱文学的桥梁,也是后世阵容壮观的说唱文学的前导。或者可以说,它是源远流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的态度如何? 半世纪以来,不少西方人士认为,珍珠港事件发生必然使蒋介石大喜若狂.原因是在事件爆发之前,蒋介石和其他中国领袖早已丧失战斗意志,因此美日开战一直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事件.当它终于到来时,蒋介石自是难以抑制其内心的喜悦.这个说法的含义非常明确:珍珠港事件爆发给美国带来灾难,但它却让蒋介石的军队从此以后无需认真作战,可以静待盟国把胜利果实双手奉上.  相似文献   

4.
近代由于日帝的侵略而朝鲜亡国,不少朝鲜革命者不得不亡命来华从事各种革命活动。其中,金若山等领导的朝鲜义勇队(军)是在中国关内抗日战场上建立的第一个朝鲜民族武装部队。此后,朝鲜义勇队(军)在中国战场上建立了不少功绩且与中国民众相处得非常融洽。这种交往关系,是在几千年来中朝关系中非常罕见的历史现象,它大大加深了中朝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战斗友谊,故在近代中韩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我国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努力使它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融合,从而产生了中国佛教各宗派、各学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华遗产》2008,(9):10-10
一个伟大的都市 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而且让他们在那儿可以和平共处,这非常了不得,长安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华文化的文化模式。著名作家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名城长安的文化格局造就了中国人的宽容心态,尽管有的时候也极端,但是这个长安的心态用一种非常复杂的隔代遗传的方式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中国人总体上说起来比较大气。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二敦煌发现记西人1998年春节过后,大批中外学者纷纷涌向地处中国西部的克孜尔千佛洞考察。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二敦煌”。有关专家预测,用不了多久,它将比名震世界的敦煌更出名。消息传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震动。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克孜尔”,为何会...  相似文献   

8.
(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汉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学术一个新的增长点。汉学这个名词逐渐活跃起来。它从一个比较普通的边缘术语提昇为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话语。不少大学成立了汉学研究机构,出版了不少以汉学命名的不定期专刊,还召开了一些以汉学命名的会议。①因而对於汉学是什麽以及如何看待汉学史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近年来,要求写作汉学史的呼声逐渐增高。个别学者甚至将这件事提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例如,刘正在其《东西方汉学思想史·序》中认为,没有产生一部中国人写的《汉学通史》,“对於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研究的现代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9.
不少中国人看希拉克,“逃、淘、桃”兼而有之,但人们更感兴趣的还是他与中国的关系,毕竟他给中国人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那么,希拉克究竟对中国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周广荣 《文献》2000,(4):90-100
《悉昙章》是古代印度人学习拼写梵语的一种初级教程,中古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僧俗间受到普遍重视,并对中国的语言、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汉语音韵学中的等韵学、文学中的诗文声律理论、敦煌发现的《悉昙章》歌辞等都是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俄罗斯明的特性,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看来,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东方人,或中国人看来,俄罗斯人远在西天一边,黄发碧眼,似乎同所有的西洋人——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等,没有什么两样。从地域上看,俄罗斯同欧洲紧相毗连,俄罗斯的中心更在欧洲部分,它同欧洲的礼仪又相接近,因此,俄罗斯自然属于西方明。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常识问题。甚至在不是专门研究俄罗斯历史化的中国学人中,恐怕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至于对俄罗斯化有所研究的学,对这个问题或许会慎重一些,不少人会把俄罗斯明的主要成份定位在西欧明。  相似文献   

12.
吴双 《世界》2004,(8):72-73
我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非常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去年在泰国工作的一年中,我发现要是对外国人提起古代的中国——一个有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古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他们全都马上肃然起敬,且点头称是——哦,正如我们对现当代的西方文明知之甚多一样。然而一提起当代中国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除了那些亲自到过中国或对中国特别关注的人以外,许多外国人却并不那么了解和认可,甚至连不少长期生活在外国的华侨也未能客观、如实、公正地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13.
李一现象,大体是自然疗法的中国化呈现 从世界角度来观察宗教发展,现在有一种准宗教的、不完全强调信仰的、注重生活修行的行为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在西方乃至中国港台地区,它高度流行;在中国大陆也正在逐渐为一定人群所接受。它们让人到一个专门的机构去,短暂告别红尘,进行生命的养护和精神的安抚。这种行为,基督教称之为“灵修”;佛教有“静坐”,印度教有“冥想”,也有的机构将不同教派打通,比如印度教和基督教思想相结合,产生了不少新的行为方式。台湾、香港,这种修行工作坊相当受欢迎;而几天前我本人也在武汉参加了一个叫“怒放的生命”的项目,它将不少教派的作法精华融汇在内,开展静坐和心理治疗,并收取数千元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佛经的汉译从汉代起,直到明清.由于诸多原因,今传许多早期翻译佛经所题年代、译人有不少讹误,汉译佛经的年代和译人可疑,古代经录记载有不少地方含混不清,之间出入很大,其中许多错误今天仍在沿用.不管是中国佛教思想、文化、佛教史还是语言学研究领域,对佛典利用尚缺乏必要的文献学基础.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下或简称《佛报恩经》)(七卷),一些学者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使用,这是有问题的.这部经的时代可疑,学术界对此经翻译年代的看法不一致,方一新、高列过及笔者曾从语言角度对其时代进行过探讨①.本文拟从文献方面对《佛报恩经》作一些补充考察.  相似文献   

15.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副千古茶联在蒙山茶区乃至整个四川地区,茶人们都非常熟悉。但它始于何时,出自何人何处?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不少人,都说不清楚,经朋友介绍,找到了一点线索,依稀看得出一个原始的演变轮廓。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殖民者来到东南亚以前,已有不少中国移民定居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各地.这些中国移民长期与当地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其中一些人还与土著居民通婚,并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天,两位来自美国的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在天津市发起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有些出人意表:美国早期史.让他们颇为惊诧的是,到会的中国学者竟多达40余名.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很多人非常年轻,绝大部分人满怀热忱.如果说他们的出席和激情是一种征象,表明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出现了一股新的动力,那么这股新的动力将会采取什么走向,则远非那么清晰;或者说,它为什么会形成,这首先就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以前曾听说,中国队出国比赛,饭菜不合口味,只好带上几百个方便面。那味道当然是地道中国,或许是"康师傅",这个牌子响,以致不少人以为它就是方便面的本家。  相似文献   

19.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副千古茶联在蒙山茶区乃至整个四川地区,茶人们都非常熟悉。但它始于何时,出自何人何处?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不少人,都说不清楚,经朋友介绍,找到了一点线索,依稀看得出一个原始的演变轮廓。  相似文献   

20.
“济公”素有活佛之称,八十年代随着电视连续剧的演播,更使它风靡海内外,成为妇孺皆知深入人心的“侠僧”形象.但不少人对济公是否确有其人尚存怀疑,对济公形象如何形成缺乏了解.本文拟就真人道济与艺术形象济公提供一些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