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承恩 《百年潮》2011,(10):65-69
2011年4月,当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清华历史系邀请1952年院系调整前曾在本系学习过的老校友返校聚会。当天到会的共有20多人。其中最年长的是1939年在西南联大入学的何兆武先生,现已年届九旬。最年轻的则是1951年入学的王敦书先生,也已78岁。聚会中的话题之一是半年前刚刚去世的老校友梁从诫,特别是他在清华学习时的一些情况。遗憾的是那天在场的老人中,与梁从诫同班的校友只有我一人。  相似文献   

2.
贵刊2013年第1期,“读者来信”摘登栏,许岳林先生写的《“说不清楚”的内忧话题》中讲到浙江龙泉河村劳教农场1960年6月11日大火事。就此事我也来补充一点内容。我父亲吴明允先生是平阳县右派,此时也在河村农场劳教。他对我讲过下述事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年以前写的,没有发表。原本是希望直接采访刘大年先生,获得更多的第一手史料,并且已经向刘大年先生提出了采访提纲,准备等待稍有空闲时进行。渠料空闲没有等来,大年先生已经作古。刘大年先生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他对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历史学界、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学界的贡献,尚待时日清理,本文只是对大年先生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话题作一追忆,借以悼念刘大年先生。  相似文献   

4.
从《清儒学案新编》说到中国文化——访杨向奎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3月16日,我们有幸访问了杨向奎先生。近几年来,杨先生正在编撰的《清儒学案新编》工程浩大,史学界关心他工作的进展。我们请他先谈谈这部书的撰写情况。这个话题引起杨先生的许多感慨。他说:我撰写这部书的目的,是要对清代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作一番总结。我认为我应该写成这部著作。不然的话,以后这套学问就恐怕没有人去做了。可是,第一件难事是借不到书。  相似文献   

5.
刘涛 《收藏家》2004,(3):31-37
随着敦煌学研究的深入,敦煌写本的辨伪成为关注的话题,最显著的标志是1997年6月英国图书馆召开“二十世纪初叶的敦煌写本伪卷研讨会”,邀请了敦煌学界的学者与世界上敦煌写本收藏单位的代表共同研究伪卷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学者就开始讨论伪卷问题,影响最大的是藤枝晃先生,他一再指出日本所藏的敦煌写本有百分  相似文献   

6.
大师1943年在重庆为李印泉(根源)先生所作的一帧肖像画,是大师水墨肖像画中仅有的两帧全身画像中的一帧。我在北京访问李希泌先生时,在他家那雅致的客厅里,便见墙壁上挂着这轴翻拍的水墨肖像画。李希泌赠给我的书中,亦印有这帧肖像画。他说,他父亲在世时,十分喜爱徐悲鸿先生所作的这帧画,如今原作已珍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我曾两次与希泌先生促膝长谈,话题多涉及先父李印泉先生与贵州人士的友谊,事多有关反军阀及当时政界情况,使我进而了解到印泉先生的一生。凝视悲鸿大师所给印泉先生像:但见丰颐长髯,神采奕奕,炯炯有神的…  相似文献   

7.
著名爱国侨领李铁民先生(1898-1956年),一生行程数万里,不懈追求民主和平进步,他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促成了陈嘉庚先生的延安之行。  相似文献   

8.
一鲁迅先生的纪念会,70年来不知开过多少次了。在中国,鲁迅至今是个大话题。概括说来,从鲁迅逝世的1936年到1980年代初,“鲁迅话题”是百分之百的“政治话题”。此后,鲁迅话题逐渐被移出政治范畴,挪进学术领域。近20多年,鲁迅话题由“在朝”转向“在野”,随即在学界与民间展开“鲁迅争议”,王朔,是这场争议的发难者。到了新世纪,“鲁迅争议”衍生了“还原鲁迅”的愿望。就我所知,不论是鲁迅的“捍卫派”还是“质疑者”,近10余年出版的鲁迅专著大幅度超越旧有尺度,试图描述真实的鲁迅。旧史料出现新的解渎,一些新的史料披露了。其中,最可注意的声音来自鲁迅后代:先有2002年周海嬰回忆录《我与鲁迅七十年》,后有2006年海婴先生大公子周令飞在交通大学的一场讲演,这位鲁迅的长孙直截了当问道:“鲁迅是谁?”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等职。胡适之先生在《〈傅孟真先生集〉序》里说:“孟真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义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  相似文献   

10.
立秋以来,陕西关中阴雨连绵,我望着窗外时断时续的雨丝,在这寂静的时刻,心里的回忆展开翅膀,飞出窗户,飞向远方……。在“四人帮”被粉碎的前一年,侯外庐先生要我到他家住一段时间,协助他做点文字工作。这时外老已患脑血栓症,行动不太方便,心境感到寂寞,总想和暂时星散的学生和助手们聚会谈谈。我有这样的机会和在浩劫年代受过残酷迫害的老师朝夕相处,聆听他的教诲,在我是很难得的,我很珍惜这段时间,把这个时候的记忆深深地藏在心里。那时外老的话题很多,几乎什么都谈。在我的记忆中,外老和白寿彝先生的学术友谊,是外老的经常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2月20日,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因病去世,享年90岁。在美国,他同时有“日本先生”和“中国先生”之称。1979年,他出版《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在日本高居畅销榜榜首。2011年,他倾10年之力写就的《邓小平时代》英文版在美国出版,《纽约时报》书评称之为“迄今为止对中国惊人而坎坷的经济改革之路最全面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修改稿)》成为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的热点。虽然《条例》只提出在每年孙中山先生重要纪念日免费开放孙中山先生陵寝,但是"中山陵何时能免费开放"成为代表们最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萧平 《收藏家》2000,(6):54-57
去年岁尾,我去丹阳出席吕凤子先生(1886-1959年)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行前接到钱心梅女士的电话,她要我把她父亲钱松喦先生生前对凤先生的敬仰和评价传达给与会者。“我平生最佩服凤先生,他不但艺术高超,而且人品高洁。”这是钱老在子女面前说的。1947年,他亲自送大女儿钱紫筠到正则艺专学习一事,更说明了凤先生在这位卓有成就的传统国画家心目中的地位。张大千先生也对凤先生作过评价,说:“他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的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  相似文献   

14.
农历甲申年8月27日(即公元2004年10月10日)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谢孝思(仲谋)先生百年华诞,他的故乡贵阳与他长期旅居的苏州都将为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举办庆祝活动。我撰写了两副贺联祝福他的期颐高寿。其一是:正享遐龄,吴水黔山歌寿禧;还逢盛世,春风秋月颂康宁。其二是:平生磊落,高风上嗣黄石公,党外堪称益友;一世真诚,圣艺争趋吕凤子,国中乃是良师。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研究会联合编印的这本《百年人瑞谢孝思)亦是祝寿的礼品。这本书共收集有谢老的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和他的年谱等他自己撰写的文章12篇,他的同仁故旧,门人学子写的评介和回忆他的文章17篇。可以说,这是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多视角多方面地介绍谢老在教育、绘画、书法、园林、文物、城建等领域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使人们看到他的广博的兴趣,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情操。读这本书,可以使读书者对这位世纪老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教益!孝思先生尝言:“黄齐生和吕凤子两先生,是我追随最久,受知最深的老师。”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黄、吕两先生对孝思先生的评价最切实,最中肯、最深刻,也最令人信服。黄齐生先生,又名黄石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  相似文献   

15.
于夫 《湖南文史》2012,(4):30-31
掌管美国联邦调查局(FBI)48年的约翰·埃德加·胡佛是美国最有权势也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尤其是有关他性取向的话题更为这个传奇人物增添了另—份神秘感。  相似文献   

16.
深受人们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山西平陆县教育界老一辈进步知识分子关绳武先生,走过85个春秋之后,于1987年12月26日与世长辞。他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月里,因宣传共产主义、保护共产党人而身陷牢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兢兢业业,一身正气,曾被中共中央某领导誉为“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先生百年华诞之时,仅以此文表达对先生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赵威 《环球人物》2014,(3):84-85
正每至年关,大冯(业内对冯骥才先生的尊称)总是风尘仆仆,不仅要像平日一样忙他的事业,还要为年而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是文化名人中最重视年、最会过年的。2014年1月,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从天津追到北京,参加完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新书发布会,又从北京追回天津,最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完成  相似文献   

18.
刘晓伟 《神州》2015,(1):68-70
刘立福先生最近一次登台演出是在2013年8月4日,参加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的开幕剧《乌盆记》的演出,89岁高龄的他在整场演出中独自表演了40多分钟的评书。时间过去了一年多,90岁的老先生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毕竟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力不从心。如今,他的徒弟们只要周末休息,必定到师父那里报到,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陈派聊斋。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散文《藤野先生》.文中着重回忆了他在日本学医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自己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感人的师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这位日本老师的崇敬、感激与深沉的怀念。该文发表在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上。  相似文献   

20.
刊中人     
时间紧迫,总统先生在巴基斯坦的军政领导人中,穆沙拉夫可能是最正直的一位。1999年推翻腐败政府时,他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9·11"事件之后,他又赢得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