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濮阳元代唐兀公碑张相梅在濮阳县城东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边,金堤与金堤河之间,有土冢六个,冢前矗立一大方碑,这是1983年新发现的重要元代文物——《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及唐兀氏祖茔。此碑随历史变迁,多遭水患、兵燹几经倒立而保存下...  相似文献   

2.
三原唐碑考     
李慧 《文博》2000,(4):72-73,,80,
陕西省三原县现存有七通唐碑,分别是:永徽元年(650)的《大唐故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开国公樊兴碑》、麟德元年(664)的《大唐故越州都督于德芳碑》、乾封元年(666)的《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志宁碑》、咸亨元年(670)的《大唐故左武卫大将军淄川公李孝同碑》、圣历三年(700)的《唐明堂令于大猷碑》、大历五年(770)的《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左金吾卫将军赠扬州大都督臧希晏碑》、贞元二十年(804)的《唐故剑州长史赠太仆少卿汝州刺史陇西李广业碑》。七通唐碑中署撰、书者姓名的分别是:《于德芳碑》由于志宁撰、…  相似文献   

3.
●2002年,喇家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里有我国惟一的史前灾难遗址;●这里发现了中国第一大磬——黄河磬王;●这里发现了国内最大的玉刀;●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碗面条;现在,就让我们——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有一个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三角  相似文献   

4.
定边县学庄乡唐凹村一带发现的明代长城工役石碑,是在陕西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块明代修筑长城的工役碑。该碑已遭破坏。碑体左上角、右上角均断缺不知去向,右下角以及下缘也断裂无存。因此,碑文已不完整,残存文字也有数处漫漶不清。但碑文的左右上下轮廓线局部尚存,据此推定:原碑文呈竖行,自右向左排列,凡11行;每行有26字,共286字。现存碑文可辩者181字,漫漶不识者约59字(封二)。由于原碑记文不全,有关立碑的时间、所载长城工役的内容已不能直接得知。本文拟就此两点试作考证。关于立碑时间。碑文第一行仅存“岁次丁丑”四字,成为判断该碑年代的唯一根据。可是,明代丁丑年有五,即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  相似文献   

5.
上林县境内的唐碑和唐城遗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价值。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从中探究出1300多年前唐代桂西南的壮族先民的宗族统治的几个特征。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弥补我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的空白与不足,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等慈寺碑》是唐初刻立的一通名碑,碑文记载了隋末唐初中国之割据局面,记载了李世民大败窦建德的武牢之战的全过程。从宋代开始,历代金石著作对此碑都有记载,《等慈寺碑》在中国书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有北魏碑刻和墓志的严谨法度,又有潇洒飘逸的情致,在唐碑中颇为独特,代表了楷书从魏碑向唐楷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其固有的人文地理优势,创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除散见于各种历史典故中之外,主要体现于晋祠现存的文物和祠区内外的碑碣,其规模蔚为可观。晋祠保存有历代碑碣初略统计大约425通,除少数为唐宋时期的以外,大多是金元明清时期题刻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有的文存石亡或者字迹漫漶,有的成了断碑残碣。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化,这些碑碣依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其中尤以唐太宗李世民自撰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最为珍贵。《晋祠之铭并序》碑又称唐碑,陈列在晋祠唐叔虞祠东南隅的贞…  相似文献   

8.
以年代早、历史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历史化价值而享有“岭南第一唐碑”崇高声誉的上林县前后两块唐碑,都刻于公元七世纪末叶武则天统治时期,都位于上林县清水河北岸,都是当地韦姓家族刻的颂碑,其年代仅相差15年,空间只相距4.5公里,但两碑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昭示了重要的历史讯息,并给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现存西安碑林的《大唐多宝塔感应碑》,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四岁壮年时作,与其晚年所书之《麻姑仙坛记》、《中兴颂摩崖》、《颜氏家庙》等碑风格殊异,故尤为后世书家推崇。清儒王虚舟云:“公书以骨力健古为工,独此碑腴不剩肉、健不剩骨,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其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毛凤枝尝谓:“此碑书法端整,无一懈笔;学楷隶者从此入手,可免欹仄倾斜之病,与欧阳率更《九成宫》,皆楷法中玉律金科也”;故钱大昕亦云:“公书模楷百代,独此碑后人尤嗜之,几于家有一本矣”。上引清儒所  相似文献   

10.
唐《青州益都县令房公清德之颂》碑,信息量大,未见著录,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高门望族——房氏家族成员房彦云在益都县令任上的政教伟绩,系一篇具有证史之实、补史之缺、纠史之谬价值的珍贵金石文献资料。另外,该碑将一件尘封已久的书法作品生动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充分展示了初唐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堪称唐代碑刻书法中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1.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李宝臣碑,又名风动碑,位于正定城内燕赵大街西侧,今常山影剧院北侧。此碑刻立于唐永泰二年(766年),王佑撰文,王士则书并篆额,书法遒劲潇洒,为历代学者书家所称道。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为青石质,坐  相似文献   

12.
莱顿大学     
英子 《世界》2004,(11):74-75
它是荷兰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它的形象是在战争中造就的;它最早开设了人体解剖课,拥有荷兰惟一的中文图书馆。这里走出了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曾在这里求学,爱因斯坦在这里担任了26年的客座教授,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拥有顶级的医学研究中心,诞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仪,将近500年悠久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10,(3):69-69
在河南省商丘地区永城县的芒砀山上。有一处游览胜地——汉高祖斩蛇处。这里有一“斩蛇碑”。用汽车灯一照,一面显示出古代武士的形象,另一面则显示出一位怀抱赤子的妇女,即人们所谓吕后的形象。此碑被称为“华夏一绝”.  相似文献   

14.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存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被誉为"三绝碑"。该碑的刻立时间在碑阳上清楚明确,而前代相关文献却存在分歧;该碑有《碑阴记》,而对其内容、作者和镌刻时间,前代相关文献却各执一词。"三绝碑"刻立的时间为元和四年(809年),《碑阴记》的内容虽被磨损并严重剥蚀,但从残存文字来看,不是孙樵的《刻武侯碑阴》,其作者是武元衡的属下崔备,镌刻时间是在元和四年二月,与碑阳同时。  相似文献   

15.
龙腾 《成都文物》2000,(4):26-27
今年6月14日,蒲江县城东8公里之天华镇公议村8组发现唐碑1通。该碑原在天齐院(王家祠),“革”中被抬去砌扬波堰堰口。埋于地下2米深处,最近,洪水冲垮堰口。公议村物保护管理组杨光中、罗家均、周辉等人发现,使此碑重见天日。此碑长1.94米、宽84.5厘米,厚16.5厘米,为灌县青石刻成。重达千斤,请8位青年农民才抬回公议村。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渤海史的研究启始于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旅顺口的“鸿胪井碑”。由于文献史料的缺乏,“鸿胪井碑”与战后发现的贞惠公主墓志、贞孝公主墓志就成为研究渤海史的重要金石文献。但是,“鸿胪井碑”现深藏在日本皇宫内,人们看不到。所以关于“鸿胪井碑”是个什么样子,碑文书写在碑石的哪个地方,总是弄不清楚。笔者有幸在近年新看到了关于这个碑石的资料,以此为素材,再次探讨“鸿胪井碑”的实体,及应给与什么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追忆郭沫若     
在四川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有一座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市。这里水秀山清,地灵人杰,有举世闻名的“仙山”——峨嵋山,有唐代凿建的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在峨嵋山美女峰正北有一小镇,名为沙湾镇。1892年11月16日午时,一位母亲忍受着难产的巨大的痛苦,产下一位“脚  相似文献   

18.
唐兀公碑,全名《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坐落在濮阳县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的金堤和金堤河之间的唐兀氏祖茔之内,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立石。唐兀氏,自元代末即改杨姓,今日其后裔有三千余人,居住在杨什八郎等村。1966年,“文革”开始破“四旧”时,族人趁夜间将其掩埋,保护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9.
唐蕃会盟碑,也叫"舅甥联盟碑",立于公元823年,在拉萨大昭寺前,四周刻汉藏两种文字,是西藏的重要古文献之一。公元七至九世纪,中国境土上存在过好几个国家,其中国境最大的一个是唐,继承秦汉帝国的规模,人口最多,种族成分虽不尽是汉族,却以汉族为主,生产和文化在当时是最进步的,居于领导地位,代表中国的先进水平。其次是蕃,古有西藏及其附近地方,从作战出兵的人数估计,人口当不少于一百万,这主要是藏族。当时唐和蕃的边境大部分相接,他们的关系是"或弛或张"(旧唐书吐蕃传),所以如果能结成联盟,使人民达到和平生活的愿望,这在中国历史上当然是一件大事情。  相似文献   

20.
云南安宁县小石庄唐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石庄村属安宁县鸣矣河乡,位于县城南19公里的螳螂川支流河谷中,安宁至八街镇的铁路及公路从村旁经过。小石庄村后山有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仁求碑》,碑北200余米处有一片缓坡地带名为"王官坟",有清乾隆五十三年重修的王仁求父子墓两座。1982年安宁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王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