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定铨 《百年潮》2011,(4):10-13
1976年10月6日,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得知这一消息后垂死挣扎,妄图在上海发动“武装暴乱”,在这一紧急关头,中央派出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为首的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这是一场特殊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大悲大喜的一年,也是中国历史大转折的开始。这一年的10月6日,曾经在中国政坛喧嚣一时的四个风云人物,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在北京被隔离审查了。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立刻向外界透露,而此时,中国的另外一座大城市上海,也并不是那么平静。在中国文化大革命即将结束之际,这座危机四伏的城市正孕育着一场叛乱,为“四人帮”作最后的挣扎。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当时担任轻工业部计划组副组长的陈锦华先生作为中央工作组的一员,被派驻上海,开始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上海经历。紧急受命1976年初,陈锦华到河北轻工业部…  相似文献   

3.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后,指命彭冲与苏振华、倪志福一起赴上海接收党政大权,稳定局势,恢复生产。于是,就有了彭冲在上海工作的四年。这四年是风雨雷电的四年,是历史难以忘却的四年。 急派中央工作组,叶帅谆谆嘱咐  相似文献   

4.
朱通华 《百年潮》2003,(6):58-59
我于1976年10月16日下午奉命参加中央工作组随彭冲同志急赴上海。当时我毫无思想准备,是从会议室里被人叫出来赶到彭冲家里,简单说了几句后,彭冲就说:“明天一早就走,是北京来的专机。”我在江苏正在做的工作如何交代?家务如何安排?都没有细谈。说走就走,那个年代其实就是这样简单的。当时上海的局面还在“四人帮”余党控制之下,一场武装暴乱  相似文献   

5.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第二天——10月7日,中央即派以刘西尧为首的工作组进驻光明日报社,从“四人帮”手里接管了这块舆论宣传阵地。此后不多天,光明日报社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即总编辑)莫艾,因10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梁效”的《永远  相似文献   

6.
鲁人  张毅 《炎黄春秋》2004,(2):12-17
1976年10月6日,被称之为“四人帮”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束手就擒,中国历史开始了转机。“四人帮”中有三人是从上海发迹的:王洪文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海的一名工人造反派头头,后来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张春桥原为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姚文元原为上海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6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是全中国人民欢天喜地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祸国殃民、作恶多端的“四人帮”被彻底粉碎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主要成员被隔离审查时,从姚文元住处查获他手写的若干本札记。按姚文元在札记中说,这是他记录下来作“斗争参考”的。他在其中一篇中还给他的札记起了名字,叫《革命狂想曲札记》,并加了括号(浪漫主义的)。现在,我们原原本本摘录其中1976年“清明”前后的一部分札记,并稍作删节,发表于下。从这札记中可以看出“四人帮”是怎样密谋、策划、制造舆论打倒邓小平、压制悼念周恩来和疯狂镇压人民群众的,也透露出他们阴谋颠覆共和国、篡夺最高权力的野心。1976年清明到1997年,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四人…  相似文献   

9.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后,一部神秘影片作为“四人帮”反党证据,在全国各电影院连映多日。从这部影片中,广大观众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阴谋电影。它,就是“四人帮”精心策划,用以炮轰周恩来、邓小平的“哑炮……《反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后,一部神秘影片作为“四人帮”反党证据,在全国各电影院连映多日。从这部影片中,广大观众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阴谋电影。它,就是“四人帮”精心策划,用以炮轰周恩来、邓小平的“哑炮……《反击》!”  相似文献   

11.
拘捕“四人帮”后,叶剑英原打算严密封锁消息,先保密两个月,不让外界知道,以便争取时间,逐步解决各地各部门的“四人帮”帮派骨干;但没想到,6天之后,这一秘密就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韦德给捅破了。 1976年10月11日,韦德向英国伦敦报社拍发了三篇报道,10月12日即独家刊出。当日的《每日电讯报》在头版头条显要位置写下了三栏标题:“华粉碎极左分子”、“毛的遗孀被捕”、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后,一部神秘的影片作为“四人帮”反党的证据,在全国各大电影院连映多日。当其时,虽然名曰“控制放映”,但其放映范围之广,观众之多,报刊舆论引导力度之大、之“及时”,只有“文化大革命”前夕对于《早春二月》、《北国江南》的大批判可以相媲美。从这部影片中,广大观众还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阴谋电影。它,就是“四人帮”精心策划,用以炮轰周恩来、邓小平的“哑炮”———《反击》!张春桥下令:要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1976年初,张春桥的心情是“喜怒相伴”。周恩来去世,邓小平又受到批判,他的劲敌已然散去,…  相似文献   

13.
一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持续十年之久的动乱。这场斗争的胜利犹如春回大地,温暖了原工商业者的人心。也照亮了工商联事业兴旺发达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4.
程敏  建军 《炎黄春秋》2011,(11):1-7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11年10月6日,叶剑英等老同志的后人在京举办了"人民的胜利——纪念粉碎‘四人帮’35周年"活动。  相似文献   

15.
于光远 《文史博览》2013,(11):46-47
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出一条新闻稿,第二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刊出。这条新闻稿的标题,主要是“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在“四人帮”被粉碎后,许多同志为争取“天安门事件”平反做出了很大努力。从1976年10月起,到1978年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达两年的过程。上述新闻的发出,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然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标志着人们奋斗的目标得到了实现,并为国内外所周知。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8,(4)
正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从3月下旬起,全国各大城市的群众纷纷自发进行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活动。"四人帮"发出种种禁令,竭力阻挠和诬蔑群众性的悼念活动。4月4日,悼念活动达到高潮。这一天,前往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多达200万人次,群情激奋,锋芒直指"四人帮"。4月4日晚,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江青等人左右下,把天安门广场的事态定为反革命  相似文献   

17.
1976年10月4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四人帮”御用笔杆子“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以下简称《永》文)的文章。文中说“按既定方针办”这一谆谆嘱咐,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们党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篡改毛主席的既定  相似文献   

18.
1976年,“四人帮”在短短的6个月零20天的时间内,紧锣密鼓地炮制了一部名日《反击》的影片。在后来全国上下揭批“四人帮”的高潮中,这部影片曾作为反面教材,先后在北京等大中城市组织过巡回“内部放映”批判。我的父亲刘建勋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他本人在《反击》影片中给设定成了头号反派角色即“黄河省的省委书记韩凌”的原型。这种规格的“特殊礼遇”可以说是空前的。当时,以他为代表的河南省各级领导干部向“四人帮”及其爪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抵制和抗争,因而成为“四人帮”及其爪牙的眼中钉。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举国欢腾。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民渴望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能拨乱反正,改弦更张,把林彪、“四人帮”一伙颠倒了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颠倒过来,澄清他们混淆了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当庆祝粉碎“四  相似文献   

20.
张爱茹 《纵横》2011,(1):61-64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随着对“四人帮”的揭发批判的日益深入,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种种错误,彻底查清和摧毁“四人帮”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对包括“天安门事件”在内的一大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希望在全党、全国享有崇高威望的邓小平等同志尽快出来参加中央的领导工作,把党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