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堤后,豫东、皖北、苏北成为黄河泛滥区,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从河流湖泊、沉积土质、地表植被三种生态环境要素对黄泛区进行考察,泥沙沉积导致泛区河道和湖泊不同程度淤积,破坏了地表储水排水系统,致使水旱灾害频发。黄水泛滥和泥沙淤积对泛区土质既有恶化也有改良。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泛区植被的消长。黄泛区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仅影响到当时民众的生产生活,也对1949年以后当地的恢复和发展有所制约。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后,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企图"以水代兵",下令扒开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事件。黄泛区虽然客观上迫使日军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但给沿岸百姓带造成了深重灾难。抗战胜利后,1946年开始进行堵口工程,1947年3月,堵口合龙,黄河回归故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档案关于1736-1911年洪涝灾害史料的记载,以州县为空间单元,对清代淮河中游皖北地区的洪涝灾害进行初步的研究。首先,从灾害学研究的角度,针对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特征,根据研究的需要,突破以往学术界关于水旱灾害气象学的等级划分模式,建立了一个洪涝灾害的灾害学等级划分体系,并对皖北地区洪涝灾害进行了逐年等级划分。以此为基础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间皖北洪涝灾害频繁,其发生具有普遍、连年和集中的特征;灾害的年际、年内持续时间起伏较大;除广泛性外,灾害空间分布还有明显的区际间不平衡性;其洪涝灾害的类型以涝、偏涝为主,大涝次之,特大涝约30余年一遇。上述洪涝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形,说明皖北地区属于典型的"积歉之区"。连年范围广大的洪涝灾害,对皖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鸣 《湖南文史》2008,(6):17-17
1966年5月8日5时29分,里氏6.8级地震突袭邢台,从5月8日到29日这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共发生了5次6级以上的地震、后来专家们把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发生在平原人口稠密地区、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伤亡惨重的强烈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永年县何庄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庄遗址位于河北省永年县临沼关西南约15公里的何庄北,北临通天河,西面是起伏的丘陵地带,东面约1公里处为北两岗水库(图一)。何庄遗址是1987年永年县文物保管所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面积约3万平方米。由于当地农民烧砖取土,对遗址的破坏非常严重,因此,1988年8月9日至9月12日,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和永年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开挖5×5米探方13个,面积325平方米。共清理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11,(5):36-37
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地震,震中在日本东京附近60-80公里的相模湾,震级为7.9级,震源深度较浅。首都东京和全国最大的港口横滨差不多完全被破坏,地震的次生灾害(如火灾)也特别严重,据悉共有10余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其中有许多人虽逃到广场,仍被四面大火包围而毙命。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1,(5):40-41
1906年4月18日的旧金山大地震,是美国迄今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震级7.9级。这次地震是沿着著名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发生的。在地度甚微。地震的破坏区沿断裂带延伸很长,但离开断裂带50公里就看不到破坏了。由于地震前后横跨断层有重复三角面上造成的断裂带约300多公里长,其锚动方式几乎是平推的,有些地方水平错动幅度达7米,而垂直错动幅测量资料,从而得到了震前震后震源断层变形和位移的资料。据此,美国学者里德提出了著名的弹性回跳理论,并建立了地震是断层突然错动形成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著作。2008年,共出版历史地理著作21部。其中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的专著有:邹逸麟主编的(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共5册,即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陈业新《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老河口市北岗东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岗位于老河口市以北约22公里的纪洪镇纪洪村境内,是一处汉代中小型墓葬地。2002年2月,老河口市博物馆对其中两座破坏严重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大批的东汉时期物,为研究该地区的汉代墓葬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12月 4— 6日 ,中国历史时期灾害与社会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 9个单位的 2 3位代表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邓海伦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复旦大学史地所副所长满志敏教授主持 ,所长葛剑雄教授致开幕词。邹逸麟教授首先作了“灾害与社会”的主题报告。邹教授指出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 ,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或多或少地留下灾害影响的痕迹。因此 ,我们今天研究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分布、灾害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而在历史上,四川就是一个地震频发且震灾烈度较大的地区.该文以 1933 年叠溪大地震为例,从灾害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叠溪地震可分为地震灾害和因地震造成山体崩塌而形成的堰塞湖溃决引发的洪水灾害两部分,详述了叠溪大地震给四川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特别是国民政府表现出来的反应迟缓,救灾措施不得力,不仅当时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内中蕴含的历史经验教训,亦多引人深思之处,留给我们今天抗震救灾宝贵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58,(2)
浙江省人委于十一月十三日向各专署、市、县人委、省水利、农业、林业厅发出了"关于兴修农田水利及有关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通知中说,解放后,特别自1956年全国农业生产高潮以来,大量的珍贵文物得到发现和保存,但是有些地区也发生了破坏文物的严重情况,例如1956年黄岩秀岭水库工程中发现汉和六朝墓30余座,没有向有关部门反映。最近中央发出积肥和兴修水利的大运动指示后,各地兴修水库、挖池塘、开河渠等工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业新 《安徽史学》2007,4(2):117-128
1931年水灾是淮河流域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此次水灾之兴,与连续的大强度、大范围的降水和残破的水利设施有关.水灾发生时,水利工程被毁,大片的土地被淹,房屋倒塌,人口死亡甚巨;水灾发生后,由于皖北地区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脆弱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国民政府的救济不力,灾区出现了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灾民无以聊生而四处流徙、疾疠和匪患猖獗等严重社会后果,极大地掣肘了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6月23日14时30分许,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龙卷风冰雹灾害突袭盐城市阜宁、射阳2个县9个镇(街道)29个村(居),造成99人遇难、846人受伤,8970多户31841间房屋毁损,通讯基站、供电供水设备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这是建国后盐城遭受波及范围最广、破坏程度最大、受灾人口最多的一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国家气象中  相似文献   

15.
宿州地区位于皖北,属安徽省淮北平原,皖北区域广大,人杰地灵,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爆发于皖北蕲县大泽乡。皖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汉属徐、豫二州,唐属淮南道。皖北地区的气候属于温热带半温润性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1,(5):38-39
1755年11月1日的里斯本地震,震级为里氏8.7级,这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地震。地震发生在距里斯本城几十公里的大西洋海底。对里斯本城破坏极其严重,地震引起的海啸近30米高,袭击了里斯本海岸,并使英国、北非和荷兰的海岸都遭受损害。此震发生后过了214年,即在1969年2月28日,在这个海域西边又发生了8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7.
冰雹灾害是贵州地区比较主要的农业灾害。文章在明清地方志、今人所编撰的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冰雹灾害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清代后期(1830-1910年);(2)冰雹灾害在季节和月份上分布不均,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变化来看4月冰雹最多而9月、11月、12月、1月、2月冰雹最少;(3)冰雹灾害主要多发生于中部以西地区即今遵义、安顺。黔南州等地。文章所探讨的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当前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杰  张辉  陈冰白 《考古》2015,(2):3-18,2
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对皖北地区的淮南市小孙岗、固镇县南城孜、宿州市杨堡等遗址进行试掘。清理了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遗物。所发现的双墩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王油坊类型遗存、岳石文化遗存等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对皖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肖燕  春夏 《华夏考古》2001,(3):36-51
近年来,随着皖北、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材料的丰富以及山东南部大汶口文化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皖北、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具备了条件。本文就该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性质等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望方家给予指正。一 本文的皖北地区是指安徽北部淮河以北,包括今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全部和阜阳市一部分。(图一)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①,20世纪60年代发掘萧县花甲寺遗址②时,就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地层堆积和遗物(曾被归入龙山文化),在山东地区确认了大汶口文化后,随即把花…  相似文献   

20.
文博简讯     
《文物》1965,(2)
英王陈玉成致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的信一八六一年九月,天京上游之屏障——安庆失守以后,英王陈玉成退守庐州(合肥),以巩固安省(皖北地区)。一八六二年二月十九日,清将多隆阿部自安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