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笛 《史学月刊》2014,(4):85-96
从晚清到民国,茶馆都是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1949年共产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改变,也造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代成都茶馆的衰落过程,来分析新生政权对待茶馆这类公共空间的态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怎样加强对小商业的控制,其政策怎样导致茶馆业走向衰落,但人们在1950年代仍然能进行茶馆生活。不过对共产党来说,休闲茶馆的存在,与建设现代工业城市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政府对茶馆这种公共空间的密切介入,市民利用这种空间的机会日益缩小。因此,茶馆的逐步衰落,与公共生活的缩小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晚清民国时期的茶馆戏园,作为公共空间为大众提供娱乐,从中除了可以了解人们在茶馆戏园的日常生活外,还可以看到改良精英和地方政府竭力改革戏曲作为控制大众娱乐的一部分,把他们的政治灌输在表演的节目之中,把他们所认为的"新的"、"进步的"情节加入到传统戏曲中,以"教育"民众.精英和国家对茶馆戏园的改良和控制揭示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国家文化的同一模式之间的斗争.在国家权力及其文化霸权之下,大众娱乐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但国家要达到控制的目的远非轻而易举,从晚清改革到国民政府的崩溃,成都地方文化和习惯堡垒顽固地坚守着它们的防线,充分显示了近代中国文化变化与持续性同时并存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3.
公园是人居环境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清末民国时期是社会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休闲娱乐空间,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通过考察民国时期钦廉地区城市公园的兴建,从新式休闲空间的视角揭示钦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吴若峰 《旅游》2007,(9):78-83
临涣茶馆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是江淮农民自个打造出的休闲场所。庄稼人进茶馆,只消花上三毛、五角,便可不计时辰地泡在茶馆里。常年茶客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茶馆,至于外面世界轰轰烈烈的变革,在这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数百年前茶馆鼎盛时的风貌,被临涣人固执地坚守到如今。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凝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随着休闲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逐步进入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其日常生活方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休闲-娱乐化。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行为的主要场所,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使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向更高层次迈进,而且也成为衡量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休闲-娱乐场所特别是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的空间研究便成为(微)区位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角度,概括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其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区位的规律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茶馆在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非常理想的观察社会、经济、文化及地方政治变化的场所。 2 0世纪初 ,成都的茶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 ,它们既是娱乐消闲的场所 ,亦为从事商业以及社会政治活动的空间。长期以来 ,茶馆被误认为鼓励人们无所事事、孳生惰性 ,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因此从专制政权到社会改良精英 ,都把控制和改造茶馆视为维持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一环 ,然其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既反映了社会对茶馆的需要 ,亦充分显示了其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何文平 《清史研究》2006,2(3):43-51
影响晚清军事变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社会现实的需要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晚清广东,严重的盗匪问题制约着军事变革的进程,受其影响,绿营的裁撤不彻底,勇营得以发展并呈现明显的“本地化”特点,新军建设也因之受到牵连。而不成功的军事变革又削弱了政权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所造成的“捕务废弛”和“兵匪”的情势,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乱。晚清广东的此种情形为理解晚清改革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城市娱乐休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文化娱乐活动的日益频繁,娱乐休闲设施的合理布局越发重要。文章首先明确了研究对象及其类别,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娱乐休闲设施分布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根据上海目前娱乐设施的分布,划分了分布类型,并从娱乐设施的规模和内容着手,分析了空间结构,归纳了娱乐休闲设施的区位特征。最后阐述了娱乐休闲设施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居住区内公共空间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骁 《旅游纵览》2013,(4):305-306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居住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休闲娱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公共空间的建设主要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和设置。本文就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汉口是明朝中后期开始兴起的一个商业城镇。随着城镇商业的繁荣,各种娱乐文化空间也逐渐形成和发展,汉口的茶馆就是其中典型的公共娱乐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晚清上海国际化都市的日渐成型,孵育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外语教育环境,上海社会学习外语的意识也不断加强.本文立足于晚清上海外语教育与晚清上海对外开放态势间的互动和俱进关系,透过对教会学校、本土学校和非正规化教育等途径的外语教育进行考察,提供了观察晚清上海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2.
南京茶馆溯源文/马学仁茶馆.又称茶肆、茶坊、茶舍等,是供顾客饮茶的店铺,一般都兼售点心之类,具有休闲、娱乐、交易、联络四大功能。关于南京茶馆起源,有以下三条记载:一、明朝顾起元《客座赘语》"徐十郎茶肆"条曰:"徐常侍铉无子,其弟锴有后,居金陵摄山前,...  相似文献   

13.
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年,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刺激和推动下,汉口的商业发生了深刻的演变。这种演变,一方面构成了晚清汉口的近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又影响和制约着这个进程的发展。而这种演变所呈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格局,则又是艰难曲折的晚清汉口近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乡村庙会是农民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但是庙会一般在农闲时节举行,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休闲娱乐功能。分析庙会中的消费、宴请、娱神、唱戏等四种休闲娱乐方式,有助于理解庙会对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庙会不仅为农民创造了集中放松、休闲娱乐的机会,也实现了跨出村界的社会交往,促进更大范围的社区认同与凝聚,构筑了一种区域性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5.
费驰 《史学集刊》2007,(2):75-80
晚清东北商埠格局历经萌芽、雏形、形成、发展四个阶段的变迁进程。此格局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商埠地域分布以沿交通线为主、类型的多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晚清东北商埠格局的变迁,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晚清东北开埠进程看,东北开放区域是伴随着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而渐次增大的;随着东北对外开放空间的拓延,近代化因素透过商埠窗口逐渐渗入东北社会,商埠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东北区域的近代化路程。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国的军事领域发生了重要巨变,尤其是在晚清军事变革的过程中,清政府借鉴当时先进的德国军事制度,建立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支陆军部队。但由于受到晚清社会的大背景限制,特别是传统文化、落后经济、社会风气以及德国目的等方面的影响,晚清陆军只能停留在模仿的程度上,无法触及德国陆军的精华,因此也不可能成为欧洲那样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17.
李翠玲 《民俗研究》2017,(1):122-130
珠三角都市化村庄的地方性时间在工业化、都市化过程中发生巨大改变,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二元时间"制度。这种时间制度在仪式节庆和文体娱乐等公共生活中得以清晰体现,并塑造出独特的地方社会生活节奏。生产方式变迁、当地民众对意义的追求、"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干预等都在地方时间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开商埠之后,自然山水之外,人工景观成为济南市民休闲新型场所,设施渐趋奢华,并实行有偿服务。市民休闲方式和内容亦随之发生变化,公休假期与传统节日一同成为休闲时间,团体休闲逐渐时兴,健身益智活动与拉呱聊天同受欢迎,传统娱乐和西式休闲并存,原本相对单调的休闲生活逐渐丰富多彩。政府强势介入休闲场所和休闲活动管理,以期达到社会教化和政治控制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本文力图在把握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外贸易历史大环境的基础上,复原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汪菁华 《安徽史学》2004,(6):101-103
晚清法制变革启动于中外关系风云巨变的历史环境,其文本形态、制度模式、价值取向直接由西方大陆法系移植.其发生归根于晚清转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列强的外交压力. 一、历史给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法律生成的终极根源,相应地,经济结构的变迁与转型最终必然引发法律上层建筑的演进与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