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国务院开展文化外交,设立中美文化关系项目,通过多种路径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向中国民众展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国人了解美国。通过中关文化关系项目,美国在抗战时期加强了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也增进了中关两国在知识、学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是其对外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服从于美国的整体战略和对外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在中国塑造有利的“美国形象”,输入“美国理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  相似文献   

2.
胡文涛 《史学集刊》2007,29(1):44-49,76
冷战开始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加剧,美国政府通过采取创建新闻署、组建和平队、成立国际交流署等手段,逐步将文化外交融入对外宣传范畴,演变为一种冷战工具,其间政治文化和领袖的国家使命感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文化外交在为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使其国际信任度和软权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这一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文化交流紧密围绕外交活动展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式、内容、数量、规模上既不同于汉唐至明前期盛世之际的古代中国,也有别于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途径而向西方学习的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交流存在不平衡性,以中国主动吸收和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官方和民间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但民间形武大多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为中国打破西方封锁、树立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和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外交在各国对外交往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金融外交作为经济外交的一个分支(1),被各国普遍作为在国际事务中保护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自然也成为美国维护其金融霸主地位的首要工具和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初的中美关系中,这一手段集中体现在美国对华汇率外交中。  相似文献   

5.
杨友孙 《世界历史》2006,1(4):51-59
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冷战中美国对苏联东欧的文化外交,即美国政府对苏联东欧人民的以传播美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是美国对苏东“双轨政策”中的重要一轨,也是美国对苏东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美国对波兰的文化外交为窗口,对美国文化外交的实质、策略、特点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外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明 《攀登》2009,28(1):124-128
文化的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不利格局。对外文化传播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必须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贸易,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陈莉 《东南文化》2021,(4):144-150
在国际关系视角下,博物馆对外展览既可以被归为服务于一国对外政策的文化外交,也可以被归为致力于长远宏观目标的人文交流.每个对外展览因动因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通常作用包括形塑国家形象、搭建沟通桥梁、增进相互理解.与此同时,国内外政治形势、法律框架、国家政策等都是对外展览发生的重要背景和能够发生的决定条件,而展览能否真正改变观众的行为或态度又受到文化偏见的干扰,这就造成了博物馆对外展览影响力的不可控性和缓释性.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博物馆作为民族国家的形象代表,应当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将独特性转化成普遍性,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其他社会和文化同样注重的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成果丰硕,不但形成了完整的战略布局,而且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将文化外交实践称为对外文化交流,并将其视为外交工作的一翼。70年来,文化外交不但有对国家整体对外战略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更有战略、政策和实践的创新。战略传承体现  相似文献   

9.
15世纪初声振中外的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如从文化外交的角度来审视,可以说,郑和下西洋不啻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外交。郑和率领庞大中国船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向亚非30多个国家播传中国文化,推销中国形象,并本着“拿来主义”汲取域外文化的精华,丰富中华文化,其业绩昭昭乎彪炳史册,其功劳浩浩乎有口皆碑,其影响久久矣至今余绪不绝。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出发,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认为文化外交是阶级斗争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强调依靠文化服务外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扮演"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文化交流作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建交谈判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同印度建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确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先谈判后建交的外交原则,还赋予了"一边倒"更丰富的内涵,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正>军事外交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我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不断加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埃及、叙利亚、  相似文献   

13.
经济外交是认识和理解冷战历史的重要研究角度。经济外交与对外经济战略、对外经济关系、私人企业对外交往活动有着较为明显的联系与区别。对外援助是经济外交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美国相关解密外交档案的启示作用,一是帮助澄清了经济外交是美国实现冷战目标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二是冷战时期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的经济援助计划,是其遏制苏联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李嘉凤 《攀登》2010,29(6):20-2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党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在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党际关系思想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党际交往的基本经验,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具体实际;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必须始终把党的对外工作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条重要战线,坚持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树立我们党良好国际形象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多边外交可表述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取向及对外行为方式,强调国家更趋于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国际关系,处理其他国家的关系,体现外交政策,是现实政策世界的工具。上合组织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宁,促进睦邻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冷战思维的安全模式,为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信任开辟了一条有益的途径。上合组织的存在与稳步发展对中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功体现了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纵横》2013,(10):26-30
编者按: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事业中,被称为“中国对外窗口”的外交部礼宾司见证了我国外交史上一个个重要时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时刻要同国内外高层领导人打交道,在普通人眼中,礼宾工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期,外交部礼宾司原代司长鲁培新先生,通过回忆他所亲历的礼宾工作,以及对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背后历史细节的深层披露,来记录在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外交部礼宾司在我国外交事业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试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文化与外交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玉秋 《世界历史》2005,1(6):66-75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1917年以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中俄间举凡宗教、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图书、医学和美术等领域的交流无一不是以传教士团为主要媒介。由于东正教教权依附于政权的特性,传教士团更多的是代表了俄国政府的利益,而非俄国教会的意志,甚至直接参与了沙俄的侵华行动。在中俄关系史上,传教士团扮演了文化使者和外交机构的双重角色,其所进行的文化交流事实大多是其实现外交功能的手段或客观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为维护新中国的独立、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为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友谊,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推动广泛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上世纪70年代初,他协助毛泽东同志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今天我国外交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洋军阀集团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现象。因此,它必然以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为其依靠,即它除了努力强化其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军事力量外,还需要借助于外国势力的支持。在外交上北洋军阀政府经历了由清朝排外主义、制夷主义到一战前的积极妥协和对外依赖思想、一战后争取主权平等主义的外交思想的变化。其特点首先体现在它的开放性,其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后来的各派系均与日本关系密切。在近代意义方面,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完全职业意义的外交家,建立了一套执行国家对外政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上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国家形象大都是通过政府主导推广,如何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仍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2013年3月22日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随访俄罗斯,赢得国内外一片赞誉。彭丽媛随访对提升国家形象,传播传统文化,推动本土品牌国际化,提供西方媒介视角看中国有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本文还就如何增强软实力的有效传播,提出大力发展民间公共外交,加强国际传播效果研究,提升国人自身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