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综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虽然农业灾害史研究长期以来并未从灾荒史之中分化出来 ,但因古代社会自然灾害侵袭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 ,大部分灾荒史研究文献一般都涉及农业灾害问题。因此 ,灾荒史研究是农业灾害史的主要源头。2 0世纪初 ,许多学者已关注中国古代的灾害问题并进行初步研究。他们发现 ,中国古代灾害发生极为频繁 ,于是对中国古代的灾害史料逐一统计 ,计算灾害发生频次。《二千年来之荒歉次数》(《农林新报》192 4年卷 6 )、竺可祯《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东方杂志》192 5年卷 3)、邓云特 (邓拓 )《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 1937年 )等等论著得出各种…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美国热”(罗荣渠先生语),涌现出了一批探讨美国现代化历程的著作。这些著作都力求以现代化的新视角、新方法去重新构架和发现美国史。其中许多成果是富有启示性的,也是很有建树的。本文主要就这些著作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进行综合评论①。  相似文献   

3.
赫治清研究员最近辑了一本集子,名为《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①,近日问世,有幸拜读,不禁感慨系之。首先想到的,倒不是对此书学术水平的评论,而是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研究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读了《研究》之后,依然让我掩卷深思。特别是在今天,这个问题在一部分人中间似乎丧失了思考价值的时候,我想费点笔墨说一下也并非多余。中国的历史学,自古以来就有“资治”、“经世致治”的传统。不管别人怎样想,我从来就认为它是一个好传统。历史研究并非与现实距离越远才是真学问。中国的历史学萌芽于史官的记事,史官秉笔直书,对现实政治的记录和干预就是一种“资治”。孔子笔削《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更是将历史学作为政治斗争和巩固政权的工具。后世多少儒生和士大夫孜孜于发掘《春秋》的微言大义,或警时世,或为己谋,以为帝王师,成治平之业,更成为一种传统。被后人视为“资治”扛鼎之作的《资治通鉴》,就是这种史学传统的弘扬。前近代思想家和学者提出并身体力行的“经世致用”,蔚然成风,更扩展了“资治”的内涵,对“资治”的史学传统和学术传统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资治”、“经世致用”是中国历史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史学在西方兴起于 2 0世纪晚期 ,在中国也许起步更早些 ,但其受到国内史学从业者兴趣日增的关注 ,则是近年来的事 :一方面是缘于西方环境史学发展的促动 ,一方面是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等现实因素的推动。但环境史究竟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还是一种新的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视角或方法 ,或者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和新的通史观念 ,国内外环境史研究者均未形成共识。这组“笔谈”的发表 ,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这一新的历史研究领域的认识。“笔谈”的作者包括老中青三代史学从业者 ,虽来自不同的史学领域 ,但都较早涉足环境史研究 :或早在 1973年就开始涉足沙漠研究 ,并多次深入我国北方沙漠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提出了著名的“沙漠化二重性”论断 ;或长期致力于美国环境史著作的译介 ;或率先在国内高校历史系开设《环境史研究导论》课程 ,培养环境史研究新人 ;或较早运用自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 ,系统地对自然灾害与民国乡村社会变迁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从而拓宽了乡村社会史畛域。因此 ,这组“笔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国内环境史研究者对于环境史的思想认识及其所达到的水平。“笔谈”的组织 ,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梅雪芹副教授的热情支持和全力协助 ,本刊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仅是一个大陆国家 ,也是一个海洋国家 ,有着 1 80 0 0多公里的海岸线 ,沿海分布着70 0 0多个大小岛屿。沿海人民“以海为田” ,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 ,同时也承受着海洋灾害的侵袭。我国又是一个灾害多发性的国度 ,历史时期中国海洋灾害主要表现为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海雾、海岸侵蚀、海难等。频繁的海洋灾害给海洋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也危害着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大量的官私文献中 ,存留有许多灾害史料 ,其中也不乏海洋灾害史料。丰富的史料为海洋灾害史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就中国海洋灾害史的研究现状来说 ,…  相似文献   

6.
周琼 《史学集刊》2021,(2):4-10
20世纪以来,中国灾害史研究在史料整理及研究、荒政制度、区域灾害史、灾赈实践等领域硕果累累。①随着研究的推进及现实价值的凸显,灾害史研究似乎陷入了瓶颈,大多数研究都是就灾害说灾害,集中在灾害个案及赈济史实梳理的层域对灾害背景(原因)及影响、官民救灾及其机制和措施、思想、灾后重建等问题的讨论,或是对断代、区域、特别案例的探讨,对具体路径及方法等问题修修补补,研究思路及叙事框架无意识中形成了固有的路径及模式,重要创新及突破性成果不多,理论及跨学科视域的创新性研究也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江南市镇史研究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江南是成绩斐然的区域。而在江南区域,市镇史研究又是尤为突出。现代意义的江南市镇史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1964年,傅衣凌先生发表《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一,此可以视为江南市镇研究的开拓性成果。70年代中期,台湾大学刘石吉先生以清代江南市镇为硕士论内容,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广西灾害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尤其是近现代,广西灾害连年不断,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除了一些专题性的资料整理与学术论文外,主要散见于全国性灾害史的研究成果之中。笔者认为,建国以来广西灾害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资料整理型著作偏多,研究性成果相对不足;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方法单调;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还不够。  相似文献   

9.
灾害史是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灾害”也在发展变化,为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增强灾害的预警、预防,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应重视灾害史的编修,在中国古代灾害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志书的存史、资政、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区域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重视,当代史学家热衷于试图将中国历史从空间上分解成更为细小的研究单位,对单位内的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要素进行实证性与理论性研究。不过,由于史学家的教育背景、传承渊源、学理依据、学术宗旨、现实诉求之不同以及对西方传入的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不同选择与运用,区域史研究模式与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年会。2008年年会由湖南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湘潭大学哲学历史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4月4日至6日在湖南湘潭举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研究     
正本期论文计16篇,由专题研究、读史札记和书评三个部分组成,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社会、军事,以及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内容。京宫和康宫是西周主要的王宫,对其性质学界有不同意见。《西周的"京宫"与"康宫"问题》依据西周金文资料及文献记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秦"徙治栎阳"及年代新辨》分析了秦献公和孝公时代栎阳的属性和演变过程。《商鞅"农战"政策推  相似文献   

13.
史学科学化: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新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相比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研究近代史学史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史 (global history)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之一。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史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史学界也引起巨大反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全球史,并有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借鉴全球史的理念与方法来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5.
姜华宣 《百年潮》2022,(6):81-83
<正>光阴似箭、岁月如歌。198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党史研究资料》栏目从5月21日至6月29日连续发表了我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这一栏目作为一个平台把编者、作者、读者的心紧密地联系起来,发挥了普及、宣传党史知识,资政育人的良好效果。这件往事让我难以忘怀,特别是编者和读者给我的大量信件,提出的有关问题,以及对我的鼓励和鞭策,进一步激励我在党史教学和研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先明 《近代史研究》2002,2(2):259-289
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乡村史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里,乡村史的研究也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新革命史”的讨论,成为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就“新革命史”研究的意旨来看,主要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学术取向:一是化域外理论为本土方法;二是由具体而归纳,以“小”求“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系列的讨论和“辨析”中,“新革命史”初期的“取向”与实际产生的“趋向”最终发生背离。这似乎说明,“新革命史”着重强调的社会史的视角与方法并不能涵盖或囊括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推动中国革命史研究的进展,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取向,多取向、多层面、多纬度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才可能会趋向于呈现中国革命内在的系统和外在的全貌,并揭示未曾注意的而又足以警示后世的面相,为探寻中国革命规律性认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俄国史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为了产生更多能够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研究成果,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1.拓展俄国史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法国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法国史研究陈崇武中国的法国史学研究状况与世界史整体研究状况一样,起步晚、底子薄、遗产少、基础差,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解放前因袭欧美,解放后照搬苏联,十年“文革”荒芜,只是到了70年代后期才有起色,到80年...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应对灾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灾害研究是日本自然科学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殊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东日本大震灾,大地震及震后大海啸造成的惨烈受灾状况,让人类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威力。而其后发生的福岛县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更使人们思考灾害中自然的、社会的和人为的诸要素之间的关联。北原糸子主编的《日本灾害史》,是一部通史类的学术性著作,问世于2006年,由以出版学术性著作著称的吉川弘文馆出版。至今数次再印,尤其是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即被重印两次。这既折射出当今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