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和海权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创新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海洋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明确提出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的战略定位,阐明了海洋在中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经济高新技术的"瓶颈"制约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耀光  胡新华  高辛萍 《人文地理》2002,17(3):90-92,25
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的组合)是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但能得到高回报的经济领域。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仅为30%,与先进海洋国家70-80%的贡献率尚有巨大的差距,显然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有关问题,提出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调整我国现有的海洋产业结构,大力研究解决新兴和未来海洋产业中高新技术的“瓶颈”制约问题,发展海洋高新技术需要建立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加速海洋技术的产业化。并制定海洋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对策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史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研究中国海洋史多年,近期出版的10卷本、300万字《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是他此前主编海洋史研究系列《海洋与中国丛书》和《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的延伸,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中国海洋史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所提倡的摆脱陆地史观范式,以海洋为本位研究方法,在"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更具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列辉 《人文地理》2012,26(1):72-76
21世纪被联合国称为"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随着实体物流的增加,货流对城市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因此在上海大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要由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实体枢纽港建设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虚体海洋知识枢纽转变。归纳了全球海洋知识枢纽的内涵、特征和服务范围,以伦敦、挪威、新加坡为三种类型,总结了发达国家建设海洋知识枢纽的经验和原则,提出上海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的战略选择,认为要以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为切入点,一方面要发展航运金融、海上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研发,鼓励船舶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船舶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关于海洋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增林  张耀光  栾维新 《人文地理》2001,16(5):89-92,96
本文在介绍了我国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际背景和国内需求两个方面展望了我国海洋经济地理的发展前景。最后,分析了国际海洋地理学的三个发展趋势,具体论述了我国海洋经济地理学四个发展重点,即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和海洋地缘政治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翔 《旅游纵览》2013,(9):187-188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发展海洋旅游是推进福建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福建省发展海洋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竞争环境,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对福建省发展海洋旅游提供参考。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认为,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等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海洋旅游则是特指依托海洋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我国拥有总长度3.2万公里的海岸线和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之初,科学家们一致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拥有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空间。2005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开发海洋,保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耀光 《人文地理》1996,11(2):43-46
根据中国领海与毗连区制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的领海及海洋国土的面积为300万km2。鸦片战争历史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国海疆与海权的丧失。文中还提出了90年代及21世纪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9.
周珊 《旅游纵览》2015,(4):161+184
青岛蓝色硅谷发展战略对于青岛各项海洋产业的发展、青岛滨海科技新城建设,有着重大的政策支撑、经济技术支持作用。本文在分析青岛蓝色硅谷为即墨海洋科技馆建设提供的机遇、海洋科技馆功能的发挥对蓝色硅谷建设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即墨海洋科技馆与青岛蓝色硅谷建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背景,分析我国海警局发展现状,通过借鉴美日韩三国海洋执法力量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海警局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将是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扩大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需要清醒的认识形势,抓住机遇,明确任务,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缑新勉 《神州》2013,(33):87-87
【热点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相似文献   

13.
赵福莲 《神州》2012,(21):188-191
浙东的三门湾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唐末尤其是宋代,三门湾航帮与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频繁往来,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谱写了灿烂的篇章。清末民初,意大利欲租三门湾为军港,遭清廷拒绝。之后,大批有识之士先后数次对三门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但均告失败。至今为止,人们对于三门湾屡次开发失败的原因没有作很好的分析与总结,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而当今三门湾开发已经列入了国家乃至浙江省政府关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之中,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这意味着三门湾的开发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当前三门湾开发具有重大的理论依据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6月13日,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西北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南海旅游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广西北海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政府、企业和学术的智慧与力量,基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以"开放、创新、合作"为主题,以旅游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价值发挥为目标,共同探讨南海旅游发展问题。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海洋与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国际合作开发与经营模式、南海旅游资源评估与遗产保护、国际邮轮旅游开发模式、海洋旅游风险与安全、相关国际组织合作模式等。来自国家旅游局、国务院国资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海洋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推进海洋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将海洋文化与旅游经济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本文主要围绕国内外海洋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国内外海洋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之间的关联,然后提出推进国内外海洋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史志》2011,(21):81-F0003
<正>"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委和林业局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了"生态立局、产业兴局"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兴企富民"的主基调,全面努力做好"资源严管、林改深化、管理创新、项目争取、产业升级、民生推进"等六篇文章,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一、经济发展增速明显。2010年,全局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0928万元,"十一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日益明显,海洋在中华民族崛起中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只有深入分析当前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状况,找出我们与海洋强国之间的差距,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才能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南以海为名、因海而生,海南的优势与未来在海洋。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南海问题不断国际化,海南加大了对南海的持续关注与不懈思考。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海南又适时重新定位,预示着在南海开发建设中将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9.
巩志娟 《沧桑》2011,(2):75-76
"三步走"战略实施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争取更好的发展时期。他在深入分析我国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基础上,为我们制定了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富带后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台阶式发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增强文化自觉的时代背景下,2022年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为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完善全面的法律保障,也带来新的机遇。水下文物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如何与其他海洋资源、地方经济和谐发展;又如何充分发挥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时代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于2015年确立水下文化遗产“最佳实践名录”制度并自2017年开始实施,该制度以水下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为遴选原则,以水下文化遗产与其他海洋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遴选目标。13例“最佳实践”案例,对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有借鉴意义。为推进我国水下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尽快建立从本体保护到综合治理理念,逐步加强水下文物法治体系的建设,推进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