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战国时番禺已成为岭南贸易都会吗? 《简明广东史》52页:“随着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和产品及其交换的增加,商业贸易也开始活跃起来,番禺(今广州)在秦以前已成为岭南的贸易都会。”理由:“一、番禺(贲禺)在《山海经》中已经出现。《淮南子·人间训》记述秦始皇派遣五路大军经略岭南时,其中,‘一军处番禺之都’。说明番禺城在秦以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词人夏孙桐,字闰枝,又字悔庵,晚号闰庵。生前与广东籍诸文化名人交往甚密,曾先后两次亲赴广州,与岭南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孙克 《岭南文史》2014,(1):13-15
正1933年3月生,广东南海人,画家。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岭南画派研究室主任。1996年2月受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世雄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是岭南山水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的杰出传人。岭南山水画的反映现实、贴近自然、笔法雄肆、注重以形写神和敢于出新的优良传统,在梁世雄的艺术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不久前友人送来人民美术出版  相似文献   

4.
正唐代是北方家族向岭南大量移民的时期。[1]然而在岭南族谱资料中,有关唐代北方家族移民岭南的记载却非常少见。不过广州孔氏族谱可以看成是一个比较罕见的例外,其中明确记载了唐末孔氏从京城长安迁移岭南的过程。此外,明清时期多种广东地方志也记载了唐代孔氏家族的南迁,但是其中讹误较多。本文旨在对相关资料作仔细考辨的基础上,探讨孔氏家族在唐末迁移岭南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揭示唐代北方移民对岭南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岭南学派,又称江门学派,中国儒家学派的一支,成形于明朝中晚期,发源于广东新会,由著名理学家"白沙先生"陈献章所创立,为明代较具影响力的理学流派之一。岭南学派强调治学要贵疑,主张面向自我和自得,学问不要为传统所锢蔽。岭南学派在理学的各派别中颇具进步意义。岭南学派主要人物有陈献章、梁储、李承箕、张廷实、林廷瓛、湛若水等。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实斋,因曾在白沙村居住而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岭南学派之创始人。他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  相似文献   

6.
管林 《岭南文史》2000,(1):34-36
作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的魏源,曾与岭南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专程由扬州来岭南游览,而且还与不少岭南人结为师友。据李柏荣的《魏源师友记》所载,就有广东番禺人张维屏、陈澧、梁同新,广东嘉应州人吴兰修、杨懋建,广东高要人苏廷魁、陈庆镛,广东顺德人罗惇衍,广东连平人颜以燠,广西临桂人朱琦等。魏源来岭南游览时写的诗,以及他写给岭南友人的诗,都作为本文论述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清初,广东人北游成为一时风尚,而江浙地区也有一批人南逾五岭,与粤人交友。常熟人薛熙就曾到广东与屈大均结交,屈大均为他的书作序,他则给屈大均《翁山文钞》作评语。刘宗周门人、武进副榜贡生恽日初避地福州,福州破,前往广州。广州又破,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地处岭南的广东一直得风气之先,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成为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引领着时代的风尚,学者们由此对岭南热土上历史积淀而成的丰富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根"的规律被一步步证实。岭南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当属199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初版、2010年又增修再版的《岭南文化》[1]一书,该书曾入列《岭南文库》而被广东省有关部门隆重推出,初版和再版后一直受到学界与文化工  相似文献   

9.
<正>煲靓汤是岭南人尤其广东人的日常饮食习俗、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广东饮食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起伏过程。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开始着力恢复“食在广州”美誉。90年代餐饮行业兴盛,美食活动和饮食赛事频繁,在一众传统名菜、美点、名小吃中,广式靓汤从民间饮食中崭露头角登上本土美食大舞台,广式靓汤的代表“老火靓汤”也实现了赋形与赋名。  相似文献   

10.
连伟健 《神州》2011,(8X):16-18
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宅地园林两大类,后一大类人们的研究对象往往又专注在江南私家园林上,其实在我们广东岭南地区也有着设计很优秀的宅地园林,作为宅地园林的一个优秀分支,岭南园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州处于岭南地区的中心地带,余荫山房又是岭南四大宅地园林的代表之作,它的园林设计思想和建筑设计手法都是值得研究的,在本文中我主要从岭南文化角度来阐述到岭南园林设计方面的。并探究了现代岭南园林设计的常用手法及岭南园林兴率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岭南在地域上主要指今天的广东、广西和海南,汉代有两位伏波将军在岭南历史上青史留名、一位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路博德.一位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马援。  相似文献   

12.
湛小灵 《收藏家》2014,(10):6-13
<正>岭南地处我国南隅,自古开发较迟。当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文化已经蓬勃发展、焕发异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时候,岭南却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唐代宰相张九龄(广东韶关人)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宋代以降,由于中国文化中心区的逐渐南移,岭南经济逐渐发展,文化也获得发展机会,并逐渐展现其特色。明清两代,岭南经济商  相似文献   

13.
朱万章 《收藏家》2004,(12):9-12
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的陈树人(1884-1948年)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他原名韶,以字行,号葭外渔子,别署二山山樵,广东番禺人,早年从广东著名花鸟画家居廉(1828-1904年)学画,曾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后来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曾在国民党侨务委员会任职。  相似文献   

14.
<正>岭南亦称岭表、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岭南成为一个以五岭为屏障的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位,由此决定了这片地域的居民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岭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岭南文史》杂志(季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文史类综合性刊物。创办20多年来,紧密依托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这两大专业脑库,精心挖掘、整理、研究岭南地区丰富、悠久、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大力弘扬岭南文化精髓与当代岭南文化风貌,为建设广东文化、培育新广东人精神作出了重大奉献。  相似文献   

16.
岭南僻处南疆,地理复杂。隋末大乱之时,地方势力纷纷割据,唐初和平统一岭南后,采取羁縻政策,以原有势力为基础设管州的"都府"。而在都府之上,朝廷以广州、桂州、交州为中心置"统府",以点控面,有效地维护了岭南地区的稳定。但是这种层层管理的"统府三分格局",到高宗乾封二年发生突变,随着邕府和容府的建立,原统府消失,遂形成并立的"五府格局"。可是,最迟8世纪初,唐朝设立岭南五府经略使,统一管理整个岭南的军事。在此前后,岭南选补使、岭南按察使、岭南采访使等陆续出现,在人事、监察、民政等领域,对岭南道全境实施管辖权。因此,"盛唐"的岭南道,表现出明显的"归一"趋势。  相似文献   

17.
岭南的对外丝绸贸易主要在广州,隋唐两代因为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央王朝的重视与连通南北的大运河的开通,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大批的丝绸经由内地运过南岭,再由广州出口。随着丝绸贸易的扩大,我国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加上市舶制度的建立,使岭南经济、政治地位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8.
梁允麟 《羊城今古》2003,(2):20-24,35
胡守为先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设《岭南古史》课程,近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岭南古史》专著,收入《岭南文库》,引人关注。该书第五页:“自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至隋文帝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可研究的问题甚多,我着重就岭南与中央的关系,作较为详细的叙述并试图找出其特点。而岭南同中央  相似文献   

19.
黎明 《岭南文史》2011,(4):42-50
一、岭南派从广东展延上海走向世界 上海和岭南、京津是中国三大艺术中心,回顾和探讨海派和岭南派在近百年来艺术活动的历程,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岭南地域文化研究是不少学者拓耕的领域,关于这个课题的著述迭有所见。去年年底出版的杨豪先生的《岭南民族源流考》(以下简称《源流考》)一书,是一本颇有特色的学术专著,对岭南文化史、民族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所持的研究方法更富有启发性,读之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