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景崇历任清朝廷吏部、礼部、兵部、工部侍郎(副职),都察院左都御史,浙江、江苏学政,广东、江苏乡试正主考,全国会试大总裁,殿试阅卷、读卷大臣,留学生廷试阅卷、读卷大臣。清宣统二年任朝廷学部尚书,宣统三年改为学部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唐在学部尚书(大臣)任内,废除科举考试选拔文武官员的制度,召开全国教育界官绅参加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中央教育会,研究解决了制约宪政进程的重大教育事宜,强调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大批师资,拟定义务教育章程,普及城乡教育,统一国语、变更初等和高等教育方法等,为全国教育改革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前身是黑龙江教育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城齐齐哈尔教员每星期聚于师范学校研究教育,王廷元、林传甲为讲师主席。同年,学部公布《教育会章程》,规定各省、府、州、县均可设立“教育会”,作为各级教育行政的襄助机关,“以辅助教育行政,图教育之普及”。按《教育会章程》,选举王廷元、林传甲为黑龙江教育会会长,会址设提学司接待室。光绪三十三年,在栖流所址建黑龙江教育总会,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基督教教育的全国性协调组织,中华基督教教育会由来已久。抗日战争的爆发重创了中华基督教教育会的组织与活动,使其与其他文教机构一样经历了漫长的迁移过程。在此期间,教育会利用其沟通中西,沟通教俗的特殊性,组织人力与财力,从事中学救助、大学规划、宗教建设等活动来展现自己作为中国基督教教育领导者应尽的义务。战后教育会完成回迁与重建,踌躇满志以图东山再起,但无奈时过境迁,教育会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4.
正1911年,辛亥年。这一年,严复五十九岁了。中国人从来就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严复确实觉得到了晚年了。年初,他被朝廷授予海军部一等参谋官,也算对他毕生的职业生涯有个圆满的交代了。此外,严复还是资政院议员,并在学部名词馆、币制局、中央教育会等处兼职或兼差,严复功成名就,是真正的社会贤达,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而就在这一年,严复和中国人却遇到了巨大的政治变动,统治中国两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5.
晚清学部成立前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学部成立前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关晓红1905年学部的成立,是清政府中央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和新政时期上层建筑变革的重要一环。尽管外务部、商部、巡警部设立于前,整个内阁官制变更于后,它的问世没有石破天惊的轰动,却显示在西学东渐的促动下,清朝统治集团...  相似文献   

6.
晚清学部的酝酿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学部的酝酿产生关晓红1905年学部的设置,是清政府中央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学部成立前近20年间,社会各界人士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倡设学部,他们的动机或有不同,目标则完全一致。但千呼万唤之下,学部却姗姗来迟。通过对学部酝酿产生过程的透视分析,可以深入清...  相似文献   

7.
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年,面对来自官绅双方的提拨庙产兴学运动之强大压力,在先后谋求藉信徒之力消极抵制和借助外来势力的庇护均告失败之后,佛界一部分寺僧开始自办学堂和组织教育团体来推进佛教教育.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来华日本佛界寺僧所带来的外交纠纷,作为官方的晚清学部于1906年颁布了教育会章程规范僧教育团体,从而建立起了僧界之间以及僧界、士绅阶层与官方之间的联络机制.虽然僧教育会当时影响不大,但它促进了近代佛教教育团体与佛教教育的发展,为民国以后的佛教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23-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2015年度工作会议暨多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承办。与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的社科委委员和知名学者,教育部社科司相关领导,还有承办方的专家学者及莘莘学子100多人列席旁听,济济一堂,盛况喜人,会议商讨了学部工作规划和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16日至17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2010年T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主办,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教育部社科司有关领导和全国约20所重点高校的近30名专家学者代表莅临该会。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与晚清学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0 7年至 190 9年张之洞以军机大臣管理学部 ,直接负责清末兴学国策的制定与实行。在他的主持下 ,学部于积极推动普通和实业教育的同时 ,提倡保存国粹 ,继续奖励学堂出身 ,办事方针出现从锐进而缓行、由创新而复古的变化。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见湖北与直隶的门户立异和人脉渊源 ,对中央教育行政的决策乃至近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与样态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