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靡学界,汉学成为正宗,一时聪明才智之士,咸趋此途。惠栋标汉帜于吴,戴震集大成于皖。然其治学宗旨相同,故于清代,未以吴、皖分之,亦未以流派别之。至近代章太炎、梁启超二大师以“吴学”、“皖学”分称,遂影响至今。当代一些著名学者,论乾嘉学派,言必称“吴派”、“皖派”。名家之论,如草上之风,风行草偃,几乎所有论及清代学术的著述,乃至教科书,于乾嘉考据学,皆有“吴派”、“皖派”之分,似乎已成定论。但仔细察来,此等分法,于事实甚为不符,更无科学根据,乾嘉考据之学,何“吴派”、“皖派”之有?因此,有必要与之商榷,予以辨清。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章太炎论述清代经学流派,以常州今文学派与吴派、皖派并列。章太炎宗古文,与梁启超不同,但双方也有共同点。梁启超、章太炎在1902年论修史,谈学派,互相商榷,因为都想从中国历史中寻找救国之路。即使政见不同,也会"不及择音";即使批判学术,还注意"攻击政党"。1902年以后,随着革命、改良的分野,情况就不同了。  相似文献   

3.
章太炎书札四通,连载于1919年11月27、28、29日的长沙《大公报》,题为《章太炎最近与易寅村手札》和《章太炎最近与易寅村书》,为《章太炎全集》、《章太炎书信集》、《章太炎政论选集》、章太炎各种年谱所未收录或提及,现略加整理并刊出,以供学者研究参考。四通书信之前,编者还有一个小按,简要介绍了章太炎与易寅村之间的交往:章太炎与长沙易培基寅村,订交在民国三年。是时民党与袁氏不协,而太炎尤为所忌,幽之宛平龙树寺,始犹优待,继则疏忽,太炎愤怒,绝食数日,寅村适至京师,闻之急谒黄陂黎公,请设法保全,竟得出狱,翩然南下,与寅村通问甚多。  相似文献   

4.
“皖派”又称“乾嘉之学”或“清朝考证学”,专指清朝中期出现的学术运动的代表学派之一,因为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人戴震为代表而誉之为“皖派”。一、“皖派”与乾嘉时期另一经学的代表学派“吴派”并称。“吴派”是以江苏苏州府吴县人惠栋;太仓直隶州嘉定县人钱大昕等人以苏州为中心的由江苏籍学者组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章太炎是倡导求真求是之现代学术观念的重要人物。然而,他一方面自觉超越了兼知行而言之、以成德经世为旨趣的儒学式学术观念,另一方面又突破了现代学术以真理为职志而独立于致用的教义。章太炎以齐物论为理论根据,重新界定学术、政治、道德、社会之间的分界和关联,给出一套独特的关于社会领域分化的学说。章太炎的思想学说很难用现代与传统、激进或保守的现成框架来认知和解说,那将是对其人其学的极度简化。  相似文献   

6.
从1905年阅读《哲学丛书》到1910年出版《国故论衡》,整个阶段都属于章太炎与井上哲次郎哲学的再会期。通过井上哲次郎及其周边日本学者引介的德国进化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章太炎进一步将宇宙与人的交汇点定位在“活动”上,愈发靠拢叔本华的意志论。章太炎立足于尊重和扩展个人的自我感知,井上哲次郎则把理想的极处置于超出个体之外的绝对实在之物。章太炎承认人间的有限和不完美,把听从下民的欲求作为清末革命的目的。井上哲次郎号召社会的差别性元素遵从“大我之声”的伦理召唤,他的“现象即实在论”不断满足天皇制道德意识形态对权威性的要求。两者在认识论、伦理观和政治哲学上出现的暌离,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两个民族的心智角力和道路对决。章太炎的齐物哲学主张平等之“道”主动向下、不断变化去相合有差别的万物之“理”;井上哲次郎的论敌井上圆了倡导无限的“实在”去适应差别、有限之人生,与章太炎的观念却意外地亲近冥合。  相似文献   

7.
戊戌时期章太炎与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歧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戊戌时期章太炎与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多以“论学殊”、“革政同”来概括,并以为所谓“论学殊”之“殊”,主要在于章、康二人经学主张不同——康有为是经今文学的集大成者,而章太炎则持守经古文学的立场。 本文以为:1.章太炎早年并不是一个经古文学者,其经学主张也不像有些论者所说具有“明显的经古文学倾向”。以经今、古文的对立来概括戊戌时期章、康“论学”的歧异是不准确的;2.戊戌时期章太炎的确对康有为所宣扬的“经今文学”的某些观点持反对态度。但章氏之所以如此,并非是以经古文来反对经今文,而是出于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深沉思考。因此,章、康“论学”之殊实质上体现了二人历史、文化观念的歧异。以下,将以对章太炎早年经学主张的判别及章氏早期思想特征的分析为主,具体说明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论及清代<易>学,今人多仅关注其钩沉整理汉<易>之功,以至于对清代<易>学的认识有失片面.其实,清吴派学者对汉<易>多钩稽之业,而皖派学者对汉<易>则多所辨驳之功.吴派和皖派学者都以探求经籍本义为归.吴派学者因汉儒去古未远,因而致力于汉<易>的钩沉,以求古之途径而求是;皖派学者则认识到汉<易>亦非尽得<周易>之本义,因而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可疑,以考据之途径而求是.皖派释经方法至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而益精.本文通过梳理王引之<经义述闻>中对虞翻<易>注的辨驳,从一个侧面探究皖派学者解<易>特色,冀对清代<易>学有更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继承发展章(太炎)黄(侃)之古汉语言文字学的精髓,以旧法举新证,阐明探求汉语字词之源流变化是以音为主,以形为辅之法理.并且以汉语字词音义源流变化,来论证中国历史文化源流.  相似文献   

10.
太炎(1869—1936)是浙江余杭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一代国学宗师。夫人汤国黎(188——1980),系书香门弟,与章太炎夫唱妇随,留下了一段佳话。纳“妾”在先1892年,章太炎奉父母之命,娶妻王氏(章太炎自订年谱说是“纳妾王氏”)。由于章太炎长年在外,无暇顾家,两人的感情可想而知。然王氏却为章太炎生了三个女儿,章太炎分别为她们取名为章形(音丽)、章正(音辍)、章迁(音展)。1903年,王氏病故。章太炎则因“苏报案”被捕,3年后才获释。出狱后,他的革命斗志愈坚,应孙中山之邀去东流日本。在日本,章太炎…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奠基人,他对甲骨文的态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本文以章氏晚年弟子的回忆、章氏晚年的讲演记录和书信为主要资料,认为章太炎晚年对甲骨文仍然持消极、怀疑态度,但已有转变的趋向;对他持这种态度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章氏的甲骨文态度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学界对他甲骨文态度的不同评论,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派分野。  相似文献   

12.
经学消亡,其所述历史"神话"被否定,经学作为史料寄身于史学门下。按照中国学术"古今之变"的这一大线索来看,章太炎的"六经皆史"说对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转型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意义。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后世学者基本上按照这一线索将章太炎以"六经皆史"为要义的"古文经学"进行一分为二的评说:一方面肯定章太炎破除由经见道、通经致用的经学思维,将"六经"历史文献化,使儒家六经从神圣宝典下降到了古史资料地位。另一方面,又批评其"六经皆史"之说终未能脱离儒家经学的羁绊,仍为尊经崇圣的观念所困。这样一种以"传统/现代"为框架的二分法往往使我们忽略章太炎"古文经学"形成发展的内在轨迹和自身意图,从而造成对章太炎学术思想的割裂和简化。章太炎的《春秋》、《左传》学是其"古文经学"的主干,最能表现其"古文经学"形成发展的内在自身的思想轨迹。本文试图追迹章氏《春秋》学的变化发展,并以《春秋》学为中心,考察其"六经皆史"说的本意,提示其中值得重新审视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诸子亦史”说是清末时期国粹派提出的重要创见,是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表现形态之一。该说的提出,一方面,基于清代学者章学诚、龚自珍等关于诸子与史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缘于在晚清经今古文之争的情境中,反思康有为对孔子及诸子的宗教化阐释。章太炎、邓实、刘师培虽对子史关系的论证方式存在差别,但皆主张“诸子亦史”。就其内涵而言,“诸子亦史”说是“六经皆史”说的延伸和深化,是“诸子出于王官论”的另一种表述,是“尊史”意识下的诸子学重构。此后,老辈学人张尔田、孙德谦、江璨皆有类似的学术主张,反映了清末民初诸子学发展中的学术共识。从学术转型的角度来看,“诸子亦史”说扩展了史学的范围,提升了史学的地位;增强了诸子学的社会角色,进一步推动了诸子学的复兴;提供了诸子学的史学化之内生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吴文化研究正迈着沉稳坚实的脚步走向成熟,学者们更加注重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进行学术研究,围绕学术问题展开百家争鸣。而这也正是吴文化研究所必经的一个反思过程。只有坚持积极的反思,吴文化研究才会更加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他和《庄子》一书早有接触,并在二十余岁时“育其辞,理其训沾,求其义旨”。在流亡日本期间,除了忙于政事之外,他还致力于研究并为留日青年学生讲授《庄子》先后撰成了《庄子解帮》和《齐物论释》等论。特别是在《齐物论释》中,他纳入了西方哲学和佛教思想解释《庄子》,力图以此表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章太炎自身存在的问题,无疑他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在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过,他研究《庄子》的活动富于新意,给人予启迪。从批判和继承的观点来看,似应给予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张宪博 《安徽史学》2007,(1):25-34,93
长期以来,吴应箕的实政思想一直未能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旨在对他的主要思想进行评述.吴应箕对明代政治体制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已经超出了与他同时代的人,因而,他的许多批判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明代政治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分析和比较,人们不难看到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启蒙思想形成的条件,还可从吴应箕这一个案进一步了解复社士人的思想主张和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底,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出版《云南史地辑要》一书。由方国瑜、凌纯声、陈一得、张凤岐、罗常培、张席、张印堂、何塘、杨、于乃义等著名学者撰写,包括云南沿革、部族、气象、边务、语言、地质史、地形、矿产、农村、文献共十篇,基本上涵盖了云南史地研究的主要内容,时人评论其"学近专门,事不蹈虚"。由于种种原因,该书从出版之日起即陷入"湮没"无闻的境地。本文初步探讨了该书的出版及"湮没"、内容与作者,认为它是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云南史地研究的首次学术总结,在云南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After the abolishment of China’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xterior mode of the Chinese scholars’ life, such as their academic research and ways of making a living, changed dramatically, but their real life style, including their habits, hobbies and tastes, did not show fundamental change. From the unpublished diary of an important but non-famous scholar Li Sichun of Sichuan University, with a close reference of Wu Mi’s and Hu Shi’s diary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ime, one can see that Chinese scholars kept their traditional literate life style and tastes until the 1940s. Therefore, we can make a conclusion that the social transition did not affect many scholars’ real life as profound as many present studies have claimed.  相似文献   

19.
In the mid-1920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 teacher, Zhu Kezhen, Zhang Qiyun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scholar by compiling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s. He reached the peak of his early academic career when he joined the National Defense Planning Commission (Guofang sheji weiyuanhui) in 1932. His subsequent setbacks offered him a different kind of experience. During his tenure at Zhejiang University (1936–1949), he strived to combine research and administrative work. His friendship with Chen Bulei, Chen Xunci, and others, provided him with the connections to move from academia into politics. More important, beginning in the 1940s, Zhang contributed his scholarship in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geopolitics to the ruling regime and attracted Chiang Kai-shek’s attention. In 1948, some of the students at Zhejiang University started a movement to oust Zhang, which truly alienated him. During the power transition in 1949, Zhang made a political choice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the one made by his longtime mentor Zhu Kezhen, epitomizing the political divergence among scholars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194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