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鸿章之昧     
乐朋 《文史天地》2004,(4):48-49
自1870年始,李鸿章总揽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凡二十余载。除了慈禧老佛爷,他在晚清一代的权倾天下.无人能与比肩。他的功过曲直,贬褒不一,扑朔迷离,至今争议不休。我无意评断得失,仅就制度文明的认识问题,略说李鸿章之昧。  相似文献   

2.
评价李鸿章不能仅仅以外交活动作为依据,而应以举办洋务事业、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作为其人生主流。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并不存在“将功补过”问题。简单地把李鸿章斥为“卖国贼”,是从痛恨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的情感出发的;掉“卖国贼”的帽子,对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才是理性的做法。否认李鸿章是卖国贼,主要是说他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属于“卖国”行为,而不是说他在无可奈何时即可卖国,更不是说“卖国是情有可原的”,也绝不会引导出卖国行为。对外是战是和,应该以是否符合国家和民族利益为转移,而不应根据对手是谁来决定,李鸿章为“变法”而主张“和戎”的主观动机应该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3.
雷颐 《炎黄春秋》2005,(7):76-80
1862年4月初到上海参与“协防”而后任江苏巡抚,可说是李鸿章摆脱曾国藩、真正“自立门户”的开始,李鸿章以后的“隆隆事业”实皆由此奠基。正是在上海,他开始与“洋人”打交道,渐渐以当时少有的“知洋务”者而闻名中外。在近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中,列强的影响越来越深,因而能与洋人打交道、受到洋人重视者,自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办洋务,在顜预的清朝大员中,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一个洋务派官员。他对于西洋各国的洋玩意接触较早,对喝咖啡、品洋酒也很在行。  相似文献   

5.
关于李鸿章外交行为的功过认定,是从其外交行为的历史后果出发,重客观后果而批判其卖国行为;还是设身处地,分析其无可奈何的历史实际,从情感上为其开脱职责?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李鸿章是个卖国贼,但近年随着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有论特别指出李鸿章所处。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显赫人物。但这位显赫的人物原本不姓李,而姓许,这却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7.
翁飞 《江淮文史》2005,(5):124-132
从合肥出城驱车向东,过了撮镇再折向南,仅需4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巢湖岸畔的旅游胜地——中庙;如果从城里南淝河码头乘坐水上高速游轮,也只要45分钟即可到达。中庙又名“忠庙”、“圣妃庙”,坐落在距巢湖市48公里的巢湖北岸凤凰矶上,因位居巢县(今巢湖市)、合肥两城之中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1898年6月11日至U9月21日,史称“百日维薪”的“戊戌变法”运动只维持了103天,就昙花一现.在展现出艳丽无比的姿容后便迅速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不曾少受清流派攻讦。张之洞曾为清流派重量级人物,后来督鄂,则锐行新政,俨然又成洋务派首领——却轮到自己身受讥弹了。光绪二十一年八月(1895年10月),有人上奏张之洞湖北铁政局筹划两大弊端,“经营数年,未见明效”。张之洞急忙回奏约两千言,缕陈种种艰难,惶恐之情不难窥见。  相似文献   

10.
向继东 《炎黄春秋》2005,(11):72-74
因为电视剧《走向共和》连播的缘故,晚清人物李鸿章又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梁启超曾写过《李鸿章传》,对李氏作了一番总结:“李鸿章今死矣。外国论者,皆以李为中国第一人。又曰:李之死也,于中国今后之全局,必有所大变动。夫李鸿章果足称为中国第一人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现今五  相似文献   

11.
宋路霞 《江淮文史》2000,(1):100-108
1999年正月初七那天下午,我推开了位于上海西区的第八人民医院外科病房的大门。人高马大的外科主任李道稔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望着这位李鸿章第五代玄孙,而且是嫡系的长房长孙后代,我不由得猜想:若不是辛亥革命,站在这儿的或许是一位穿长袍的“侯爷”式的人物,然而剧烈动荡的历史改变了他的家族命运,把他塑造成了一位穿白大褂的外科专家。  相似文献   

12.
《中华遗产》2012,(10):48-55
左页图为1896年8月17日,李鸿章拜会英国前首相格雷斯顿,就中国的税务和铁路问题与之商讨,会谈结束后,格雷斯顿亲自送李鸿章登车离去。下图为李鸿章在最后一站访美时,美国友人赠送的李鸿章与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塑像。李鸿章的环球之行,除了访问“干涉还辽”有功的俄德法三国,为什么还要访问英、美呢?因为他还肩负着一个重大使命,就是提高缴纳中国海关的关税,用以偿付《马关条约》应付日本的赔款。  相似文献   

13.
张建 《文史博览》2014,(6):52-52
在纽约,不管是中餐馆还是西餐馆,都有一道流行了百年的名菜,叫李鸿章杂碎.1896年,晚清重臣李鸿章出访美国。在美国历史上,李鸿章是第一位来自东方大国的高层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刘澍 《湖南文史》2013,(12):30-31
19世纪中叶列强染指中国后,曾诱骗和拐掠大批华人出洋充当苦力,秘鲁掳获华工的情况便很有代表性。1849年,秘鲁人来到广东、福建,用种种诱人的条件招聘劳工去秘鲁干活。为表示真诚,他们还带来契约要劳工签字,只不过契约全是西班牙文。一些中国人被哄骗在契约上按了手印,而另一些人不愿远离故土,秘鲁人就采取了绑架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五、官员与公车上书的实际政治作用。官员与公车的上奏波澜渐起,政治局势也随之渐起变化。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究竟如何?我在本文第二节中已经说明了每日上奏、代奏、电奏的情况,以下再逐日地说明三月二十二日以后政治中心的情况,及其与官员、公车上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陈劲松 《江淮文史》2010,(3):100-113
<正>李鸿章是大清王朝一位能够左右政局的重要人物,为大清帝国东征西讨,呕心沥血,即使紧盯着他的那些满族政治对手,也从来没有找到他对大清王朝不忠诚的任何证据。这样一个人,他会与朝廷离心离德?对大清王朝怀有二心,欲"黄袍加身"?但  相似文献   

17.
韩栽茂 《中华遗产》2005,(3):122-133
许多来自不同国度的政要和使节都曾是克虏伯家族山庄的座上客,而当时来自清政府的客人曾经是19世纪下半叶克虏伯家族企业最重要的主顾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宋路霞 《江淮文史》2003,(1):142-153
安徽省西南边陲的东至县古称尧渡,相传古时舜帝初耕于此,尧前来探访,请其出山为辅,在此地渡河而故名。  相似文献   

19.
许知为 《江淮文史》2008,(2):121-139
解放之前,清廷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有不少人在芜湖,那时芜湖的人们习惯称之为李府。当年,李府在芜湖曾大量投资房地产,并经营一些工商业。如今,李府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流传下来的一些轶事琐闻.今天看来,对研究李鸿章仍不失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各地有关部门对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韩国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笔者在研读这些成果时,发现其中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为此笔者拟就有关文著中有待探讨的几个问题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