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2年初,湘鄂西中央分局提出:湘鄂西与鄂豫皖联成一片,造成包围武汉的形势,以达到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目的。并令红三军向东发展,扩大襄北苏区。1932年元月初和2月上旬,他们在襄河沿岸,连续取得应城龙王集、陈家河、张港和天门柳河等处的三大胜利。同时中央对鄂豫边省委也提出红军沿着汉水南下,开辟钟祥、南漳、宜城苏区,使之与湘鄂西联成一片。1932年8月起,我红九军在曾昭时、程克纯等同志的领导下,向钟祥北部进军,一度攻占了长寿店,洋样、丰乐河等地,在这里坚持活动。我这时侯,也由天京潜特区区委调回钟祥工作。我奉命到…  相似文献   

2.
攻打钟祥     
1930年7月,红二军团(辖七师、八师、九师,共计一万多人)成立,第二年,改编为红三军,其实力有七千多支步枪。由于他们英勇善战,与红九军紧密配合,开辟了湘鄂西和鄂豫边等红色根据地。钟祥1927年开始在各区建立党的组织,到1931年秋,南区和西区建立了红色根据地。钟北有一个区成立苏维埃政权,先为县委直接领导,因中间有强敌相阻,遂改由鄂北特委直接领导。荆钟京天等县,也都有党的组织或小块根据地。我考虑红军如果打下钟祥,就可以将荆门、钟祥、京山、潜江等县根据地联结起来,造成一块较大的苏区,再与禁、宜联成一片,进而向…  相似文献   

3.
战国胜迹宋玉井宋玉井,又名楚贤井,位于钟祥市即中城区中心,是楚大夫宋玉故宅的遗井。此并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井上建有六角形的亭子,亭高4米,盖着绿色琉璃瓦,斗拱木结构,画亭雕栏,风姿秀丽,是钟祥的一大景观。宋玉,战国时楚国郭中(今钟祥)人,著名楚辞文学家,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在文学史上往往屈宋并称。宋玉出身低微,天资聪颖,善于巧辩,精通音律,师承屈原,才华出众,并且具有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但他怀才不遇,政治上终不得志,仅在楚襄王时期做过文学侍从大夫之类的小官,后遭好后低毁,悲愤满腔,抑郁…  相似文献   

4.
钟祥南区暴动是根据长江局代表柳克明同志指示和钟祥县委研究决定的,具体行动计划都是我根据以往的经验拟定和实施的。当时我是县委常委兼军事部长、政权部长和游击队政委,担当此任责无旁贷,加上钟祥南区红色根据地是我一手开创培育起来的,天时、地利、人和,有较强的号召力,因此,我领导这次暴动成功机会更大,欣然接受了这项光荣使命。在接受任务后,我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1929年起虽然敌人内部发生分裂,军阀混战,无力顾及农村,红二军团又在沙洋、旧日、石牌等地不断出现,使荆门、钟祥、京山境内的敌正规军和保卫团不敢轻举…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18日上午,我们一行12人乘上了由武汉开往钟祥的专车。到达钟祥城里,找了家旅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就起程,径直向东奔往显陵。当车至肖家店左转弯,直驶到一座山岭时,一位熟知此地说,这山古时候叫松林山,嘉靖皇帝赐封为纯德山。这个山岗叫天子岗,前面就是显陵。  相似文献   

6.
钟祥六合遗址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六合遗址位于钟祥县皇庄区长城乡高庙一组,西距县城郢中镇约二公里,南临汉钟公路及南湖,(图一)。遗址是在一处高出周围十多米的岗地上,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原有面积约6万平方米。1981年和1983年,荆州地区博物馆,钟祥县博物馆配合取土工程,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发掘,由于工程紧,故分三片同时开方,北面开方4个,编号T_1—T_4;东面开方13个,探方号从10开始,编号T_10。  相似文献   

7.
邓子盘,即“邓子与(?)叔兵((?))盥盘”。1988年秋,在钟祥市文集镇黄土坡出土。该地由此而查出是东周墓地,盘出于一残墓,定为 M3。(材料在进一步整理中。)  相似文献   

8.
钟祥元佑宫     
钟祥元佑宫丁家元元佑官,座落在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因为明世宗嘉靖皇帝出生在钟祥,所以,今钟祥境内,地上地下留下了许多同时期的文物古迹,仅就地面上的古代建筑而言,就保存着三处较大规模的建筑群体,即兴王宫、显陵、元佑宫,并且它们都是与明世宗嘉靖皇帝密切相...  相似文献   

9.
钟祥明显陵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从公元1368年朱元璋南京建都称帝,至1644年灭亡,共统治了276年,更替了16个皇帝,留下了安徽凤阳朱元璋祖父的祖陵、父母的皇陵、南京朱元璋的孝陵、北京的十三陵。此外,在湖北钟祥境内还有一座明代的皇陵,这就是显陵。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县郢中镇北15华里的松林山,明嘉靖10年,公元1531年曾改名为纯德山。这里西临汉水、南傍莫愁湖,左瞻聊崛山、右眺三尖山,章山表其南,花山峙其北。苍松翠柏,绿叶成荫,一年四季浓阴蔽日,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亲生父母兴献王朱佑标和王妃蒋氏的合葬墓——显陵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钟祥县的文物工作者,在县城郢中镇收集到一方绍兴五年的印章。印章是居民建房时,挖基脚出土的。印章为“绍兴长寿县尉朱记”(图一)。“绍兴长寿县尉朱记”印章,铜质,印身呈长方体形,长5.3,宽4.9,厚2厘米。印柄把长3.2,宽1.5,高3厚米。柄首四周去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钟祥市博物馆合作,对位处钟祥汉西地区的罗山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发现这是一处保存较好的东周时期遗址,具体年代约为春秋中晚期至汉晋,战国遗物较多见。结合文献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可能为春秋中期南迁的古都国、汉晋都县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陈钟祥,字息凡,先世浙江山阴人,后侨居贵筑,举道光十一年(1831)乡试,考取官学教习,以知县分发直隶,因亲老请改四川,历署青神、绵竹、大邑知县。亲丧归黔,服满仍官直隶,署沧州知州,擢赵州知州。所著有《依隐斋诗钞》十二卷,《夏雨轩杂文》二卷,《香草词》五卷。以《香草词》影响最大。此外,尚有《鸿爪词》长调八阕,《哀丝豪竹词》长调十三阕,《菊花词》小令二十四阕,《集牡丹亭词》长调八阕,未结集的小令六阕、中调五阕、长调二阕,俱载《黔南丛书》第四集。  相似文献   

13.
钟祥乱葬岗夏文化遗存清理简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钟样乱葬岗遗址位于钟祥市区西北约26.5公里的双合镇第一砖瓦厂取土场内,系汉水之西、利河上游源出西、北山地丘陵的两条支流罗铁沟水与袁家河交汇于此冲积形成的一块平畈,土层深厚,地理位置优越(图一)。1991年元月,砖瓦厂在生产取土过程中暴露出一批砖室墓,荆州博物馆会同钟祥博物馆一道对这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同时,发现两个灰坑暴露于地表,并逐一清理(图二)。现将这两个灰坑的清理结果简报如下,砖室墓材料将另行报导。  相似文献   

14.
梁柱 《江汉考古》2002,(1):88-88
梁庄王墓位于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跨人五三农场罗汉寺分场北山队地界,是市级重点物保护单位,曾屡遭不法分子盗掘未遂。为了保护物,防止再次被盗,经国家物局批准,由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荆门市和钟祥市的物考古工作参加,于2001年4-5月初对该墓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5.
1977年1月,钟祥县城北七公里多的松林山,在距地表1.2米深的地方,出土一件镀金铜龙。龙身高16、长34厘米,重三公斤多。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熄的亲生父母朱祐杭、蒋氏的墓地(显陵)。铜龙为云中行龙,底平,制作精美,是帝王陵墓中的书镇或案头陈设。当地相传铜龙是压山头之用的,不确。按镇是压物用具,不是压住山头的。承德清须弥福寿庙的  相似文献   

16.
1988年4月,钟祥县冷水镇富泉村出土了一批战国青铜器。这批珍贵文物共五件,即三鼎,一罍,一匜(见照片)。这些青铜礼器的出土,为研究楚在汉水流域的活动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出土地在汉水两岸约三公里,为河谷平原与丘陵交界的丘陵一侧。这里是一片东周遗址,表面扰乱约10—15厘米,下为东周文化层,含有豆、盂、鬲、筒、板瓦陶片,厚约20—30厘米,再下为黄砂、卵石。村民为铺路取石,在约1米深处挖出了  相似文献   

17.
对《钟祥县志》各版本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同治《钟祥县志》,并从旅游、乡风民俗方面对文化资源利用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钟祥县文物补查工作人员,在张集镇栎湾收集得一件唐代青铜熨斗,经文物工作者现场调查了解,熨斗是墓葬中的出土物。熨斗是农民李显义年前在修电站取土时得到的。同时出土的还有铜镜和二十余枚“开元通宝”钱币。熨斗宽沿外弧,直腹,平底长柄,素面。柄附器外侧。内底有二组阴圆纹,内组三条,外组四条。器柄交接处,附有如双翼物、翼前宽8.4、后宽9.5、厚0.1厘米。器沿直径16,腹径11.4,高5,腹高3.2厘米,柄长28厘米,宽2.7——3.2厘米、面平、背微鼓(见图)。铜镜为“八瓣葵形花鸟”镜,桥形钮。  相似文献   

19.
丽阳遗址位于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丽阳村。遗址堆积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从陶瓦、盆的大量发现等现象分析,发掘认为丽阳遗址可能具有古驿站、馆舍遗存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倡导者潘钟祥教授逝世十多年了。他曾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他在石油地质理论上有巨大贡献。已故的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席、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在中国石油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曾讲过:“在我国过去是运用海相生油和传统构造理论指导找油工作的。如果在石油地质理论上唯海相生油还占统治地位,没有人提出陆相沉积生油的观点,我们的石油工业决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在这个开幕会上,我们悼念潘钟祥同志,他就是我国陆相生油的倡导者。”潘钟祥是河南汲县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