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代科场混乱,舞弊手段多样化,礼部常科作弊手段有:行卷、请托、冒籍。吏部考试主要是冒替。  相似文献   

2.
正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阶级安抚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命运骤变,光宗耀祖,时来运转。科举考试制度是否公平公正,科场风气纪律是否严明良好,关系到一个朝代的政治是否清明,甚至影响到政权能否稳固。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都极为重视,针对科场舞弊出台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制度。不过,制度最终还得由人来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心术不正  相似文献   

3.
科举亦称为设科举士。白隋文帝开科取士后1300多年的岁月里,科举考试的确为无数的士子文人走向达官显贵,铺设了一道金光灿烂的桥梁。于是,千千万万的士子文人,在拥拥挤挤抢过科考这座独木桥的时候,营私舞弊现象便五花八门,科场弊案频频发生,考生舞弊时惯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巧,  相似文献   

4.
科场作弊与反作弊如同魔道竞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关节作弊是科举时代隐蔽性最强的一种舞弊手段。本文主要依据清宫原始档案,披陈清代科场上关节作弊的诡秘与泛滥,阐释清政府为防范关节作弊而推出的一系列独特举措,进而透视清政府为打击关节作弊而制定的严厉的惩处律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科场预防舞弊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考试制度是隋唐统治者为矫正“九品中正制”之弊端而施行的选官制度。此后,科举考试制度成了历朝历代缺身仕途的重要途径。由于每次科举考试淘汰率极高,尽管历代王朝不厌其烦地立制度、订场规,但考试中舞弊行为屡禁不止,科场大案层出不穷,到明清两代尤为严重。正因为如此,明清时期对科举考试监察十分严格,凡触及到此事的严惩。一般处罚分两类:一是只牵涉到应试本人,如挟带、冒名顶替、传递纸条等,若被发现,作弊士子当场逐出,取消考试资格,革去原有功名、不作刑事案件处理;另一类是应试者买通考官作弊,容易引起公愤,如听…  相似文献   

6.
高艳 《黑龙江史志》2012,(14):32-34,37
<正>这里是黑龙江省海林市,也就是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旧城。顺治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因"南闱科场案"被流放的吴兆骞、方拱乾等八名举子及家人,历经一百二十多天,到达了这里,开始了生死未卜的流放生涯。  相似文献   

7.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级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有的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有的告诫所属要安分守己,有的申明要秉公执法,也有的纯粹是挂羊  相似文献   

8.
自隋代采取科举取士之后,科举中第成为众多读书人最高的人生目标。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完善,而科场作弊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9.
对联性质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对对联性质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学样式说、笔墨游戏说和实用体说等三种观点。这些观点客观上都涉及到了对联的某些特点,但难免“盲人摸大象”的嫌疑。我们认为,对联是一种对称、简短、诗性的话语形式和言语模式,是一种语言化观象,是一种表现为言语模式的语言化。这样认定对联的性质,意义有三:其一,可以避免过去三种观点的无谓争论;其二,可以解决对联起源的时间上限问题;其三,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对联研究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在教学实践中将对联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揭露傀儡政权卖国误国罪行,抨击无耻官僚专断贪婪丑态,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和羞耻之心;有助于反映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1.
楹联,俗称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艺形式,而挽联又是对联艺林中一支独秀的奇葩,它的内容生动感人,无不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挽联有两种,一种是自挽联,也就是生前自己给自己写留下的挽联;另一种是他挽联,这是挽联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寄托着他人对死者的崇敬和哀思,也是后人(或社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每逢年节,家家户户贴对联自不必说,就是红白喜事,店铺开张,也要张贴对联以示庆贺。于是,编写和欣赏对联就成为人们有趣的文化活动,编写整副者有之,拟出上联征求下联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14.
提文凤 《中原文物》2012,(4):110-112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戊戌变法"的领袖,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中国有名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史称"康体"。《康有为子久款纸本对联》是康有为晚年所做的一幅五言对联。这幅对联蕴含着康有为精湛的书法艺术,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其海外流亡十六年的人生印迹。  相似文献   

15.
对联,这是中文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8年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不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为悼念阵亡将士,国共两党领导人还撰写了不少对联。这些血染的对联,既寄托哀思,也鼓舞了全国人民,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16.
选举舞弊是罗马共和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然而,较诸罗马共和国早中期,共和国后期选举舞弊的形式不断翻陈出新,频率和规模也日趋增长,呈泛滥之势。罗马共和国当局采用法律为斗争武器,试图遏制选举舞弊行为,但成效相当有限。反选举舞弊斗争的失败对共和国后期政治的运作与行省的治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它腐蚀了政治风气,破坏了罗马政坛长期以来形成的显性与隐性的规则,颠覆了共和制度中的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根本准则;还进一步恶化了行省的处境,从内政与行省两个层面加速了共和国的衰落。  相似文献   

17.
明代科场评卷方式颇多争论,争论双方都各持一词,缺乏对影响科场评卷诸要素以及评阅过程的系统分析.由于评卷与录取是一个系统过程,在人为评阅过程中,评阅时间、评阅人员、评阅标准、试卷本身等都是制约评卷的因素,上述因素相互制约,不断变化,对评卷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录取标准.  相似文献   

18.
周福清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桩科场案有密切关系,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学家鲁迅的祖父。正因为周福清案发入狱,而导致了周家的迅速衰败,长孙鲁迅的命运也因而发生了根本转折。  相似文献   

19.
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粹的汇聚之地。士人学子在此研习经典,探求修身治国之道、应举准备之策;大师也多在此讲学论道,阐发自己的学术主张,而且地方书院一般还起着教化一方礼仪道德的作用。对联则是书院有形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一副含义隽永、文字精工的对联,往往是一座书院的画龙点睛之作。徜徉古代的书院,此类佳联可谓是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20.
凌大 《钟山风雨》2012,(5):60-60
我国丰富多彩的对联,都是由多字组成的。可也有对联“无一字”或“仅一字”,实为稀有罕见,现各举一例,可谓“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