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稻子 《风景名胜》2008,(3):85-85
西安,首先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与人文资源。对很多外国游客来讲,西安的魅力在于其几千年的古都文化以及秦始皇兵马俑,西安见证了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中国,也因此,西安是外国游客特别是外国元首来中国必去的站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安历史地图集》序言崔林涛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生息繁衍在这里。新石器时代,“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骊明 《人文地理》2002,17(5):25-28
首先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放置在中国和世界性文化保护的背景下进行评价,提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文章从城市个性保持和古都特色塑造的角度,对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定位、存在的矛盾、重点课题、政策环境等提出了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安阳是中州大地上一颗摧灿的明珠,殷墟是最引人注目的五彩光环,她好像是中华文明的一座灯塔,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著名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或发表评论,使几千年前的古都重放光辉。王世恩等主编的肿外学者论安阳卜书,收录了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史念海等50多位学者的研究文章,全面、系统、深刻、多层次地论述了安阳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把安阳列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学术界在20年代只提五大古都,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到30年代又增加了杭州,成为六大古都。现在打安阳纳人大古…  相似文献   

5.
《西安历史地图集》编纂工作暨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大召开吴宏岐1994年12月10日,为了配合《西安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和西安古都学会在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召开了“《西安历史地图集》编纂工作暨学术研讨会”。来自陕西师大、酉北大学、酉安联大...  相似文献   

6.
《西安宣言》——文化遗产环境保护新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21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第15届大会在中国的古都西安落下帷幕。会议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一份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环境的《西安宣言》。来自全世界的近千名文物、考古、建筑、园林、规划、法规、景观等方面的专家,字斟句酌,百般推敲,最后一致通过了这一历史性的文献。  相似文献   

7.
古都西安漫游梁耀中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闻名于世的历史古城——西安,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中部。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11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50多年,近百个帝王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西安,在汉唐时代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  相似文献   

8.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至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的唐王朝,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1100余年之久。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九世纪末,西安长期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与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资源使西安成为世界四大明古都之一,位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  相似文献   

9.
最近,吴宏岐教授所著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付梓面世。全书共14章,以洋洋洒洒55万字的篇幅,对西安3060余年建城史上诸多重大问题作了专题性研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使我们得以对古都西安的历史地理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作为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高足,吴宏岐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城市地理和中国古都学研究。《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这部专著正是他近20年对西安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的积累和总结。通篇读来,笔者认为该著具有如下特点:1·开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远辉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112-115
在中国书法史上,“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字之祖《瘗鹤铭》就保存在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镇江焦山碑林。素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焦山碑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如果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那么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  相似文献   

11.
《西安宣言》的解析与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明 《考古与文物》2007,(5):43-46,52
2005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次大会是该组织成立40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成员大会。会议通过的国际性文件——《西安宣言》第一次以中国城市——西安命名而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史册。同时,《西安宣言》文件本身关于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建议,融合了ICOMOS在各个历史时期对遗产环境的理解,代表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古都学会联合主办的长江上游城市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2的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广州、成都等古都城市,长期从事历史学、考古学、城市学及古都学研究的专家学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为期4天的会议之中,与会代表主要围绕“长江上游城市明起源研究”、“长江上游历史时期成都等城市研究”、“城市明多元起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长安,这个闻名中外的千年古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曾在中国历史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辉,长安,这座埋藏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伟大祖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民族自豪的象征。长安,曾经是我国  相似文献   

14.
西安作为我国的千年古都,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东方文明古都的代表之一。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唐长安遗址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介绍了西安唐长安遗址保护的绿带建设与遗址公园建设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真真 《东方收藏》2023,(8):110-112
洛阳作为唯一的“双申遗”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大市,充分展现出千年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应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物能够更大程度地展现文物价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进而坚定文化自信。为更好地解决保护、传承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资源活化中的开发应用,文章针对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活化的利用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曹尔琴教授于 2 0 0 3年 12月 14日因病去世。曹尔琴教授 192 9年 12月出生 ,天津市武清县人。 195 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1979年 10月担任原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在任职期间 ,她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 ,曾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古都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特聘专家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西安市优秀教师”,1990年获“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称号 ,1…  相似文献   

17.
河南为大古都之省,洛阳无疑为大古都之市。因为在中国七大古都中,无论是从建都的时间(一是早,二是长)看,还是从建都的朝代讲,洛阳都无可争议的列诸都之首。这是历史,在此姑且不论。值得一提的是,特别钟情洛阳这一古老而又年轻城市的大家竟是《中国七大古都》主编、《中国都城辞典》主编、电视系列片《中国七大古都》顾问、我国名学陈桥驿教授;而维系陈老先生与洛阳情结的,又是由《洛阳市志》、《河洛史志》来实现并巩固发展的。这实在是洛阳志人的一大幸事。陈老先生对《洛阳市志》第13卷中的一段记述称作“千古章”,并在其至少6篇作中提及与引用,对《河洛史志》的学术性、动态性、指导性、实践性“十分赞赏”,又使洛阳志人常常感到难受此荣。本再现了陈老与洛阳方志割不断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南京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化名城,也是我国名的四大古都之一。5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约2500年的建城史,1700多年的建都史,使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十朝故都”充满了深厚的内涵和迷人的魅力。南京历史的盛衰起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南京的悠久历史,灿烂化。引得无数帝王  相似文献   

19.
西安是我国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城市,绵延数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在这座古城流淌和积淀,留下了具有完整性、丰富性、至高性特点的文物古迹,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特别是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四大遗址,不仅在中国文明、文化、城市、建筑发展史上具有显赫地位,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建设统一规划、集中保护遗址公园,以此缓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全世界大遗址保护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不仅在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地名学、方志学等学科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是中国古都学的创始人,为中国古都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开创性贡献。概括起来,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发起和创立了中国古都学会,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术队伍;2、创建了中国古都学,奠定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理论基础;3、坚持“为世所用”的治学理念,指明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目的和方向;4、总结和勾划出了中国古都发展的基本面貌和规律,推动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发展;5、不断开拓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新领域,开辟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广阔前途;6、对古都西安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