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罗斯碑》为古代希腊的重要年表之一,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宗教、文学等,在年代学研究中有重大意义。国外古典学界对该铭文的研究已有多年,其中F·雅各比的校勘为现行的标准本。对该铭文重新进行迄译与注释,目的是为国内古典学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战国秦汉漆器往往在其底部内外烙印、针刻、刀刻和漆书一些铭文,很多铭文涉及到了当时的髹漆工艺。国内学者对这些铭文进行了详细地考释和研究,揭示出了汉代髹漆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粉青砂器是朝鲜半岛生产的一类传统陶瓷,与朝鲜白瓷并称为朝鲜王朝两大代表性瓷器,其在高丽王朝末期出现,以高丽青瓷为发展母体,在象嵌青瓷的原型基础上加以完善,用化妆土进行粉妆,施釉后烧制呈现出灰青色,被誉为“温馨的瓷器”。近年来,学术界对粉青砂器的关注不断加大,但对粉青砂器铭文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梳理考古资料,尝试对粉青砂器铭文进行分类,并总结分析其铭文特点,讨论铭文与器型、纹饰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对粉青砂器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秃鹫碑铭文》约刻于公元前25世纪,为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最重要的王室铭文之一,内容涉及城邦、战争、宗教与艺术等,是研究古代两河文明城邦争霸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自发现之日起,该铭文即受到国外亚述学界的重视,有多种校勘本问世。本文结合各家校勘,从楔形文字原文对该铭文进行迻译与注释,以期提供一份较为可靠的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5.
弗鲁曼塔里伊是罗马帝国图拉真时期出现的统属于中央的信息情报与监察人员,负责传递公文、刺探情报与监督行省。因史籍对弗鲁曼塔里伊的记载较少,拉丁铭文便成为研究弗鲁曼塔里伊的重要资料。本文选取《拉丁铭文集》和《铭文年鉴》中辑译的35条有关弗鲁曼塔里伊建制及其职能的铭文,借鉴相关文献,进行必要的注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结合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对近几十年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进行综合研究,论述了重要铭文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鸟形盉铭文的重新考释,尤其是铭文中出现的西周时期相关法律用语"誓"、"鞭"、"笰传出"、"出弃"等词,与已出土的金文进行比对研究,有助于对西周时期法律制度中的"鞭刑"、"流放刑"作进一步的探讨。此外,铭文中两次出现"誓"字,将铭文中的"誓"和已出土金文资料进行比较、归纳、研究,"誓"在西周时期的诉讼、审判等领域曾被广泛使用,表明"誓"在此一时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义和法律约束力,为研究"誓"在西周时期法律制度中的地位和法律效用提供了又一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8.
陕西考古博物馆收藏一件兴平北吴墓地M64出土的西汉铭文铜鼎,其器盖和器身皆刻有铭文“三囷共厨”。根据铜鼎的形制和铭文内容判断该器应为西汉中期铜器。文献中鲜见有关“三囷”的记载,笔者结合秦汉时期地理命名的原则,并通过与其他“共厨”类铭文进行对比研究,推测“三囷”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一处皇家宫苑。“三囷共厨”铭文反映出西汉时期“共厨”类铜器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该类铭文铜器受到不同层级机构的使用。“共厨”铭文正是相关职官管理器物时所留下的錾刻记录。  相似文献   

9.
曶鼎新释     
清代中叶出土的曶鼎是非常重要的器物,尤其是其铭文中所记述的两起案例,为研究西周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该铭文进行考释,并讨论了西周金文中的众和臣的身份以及地贱人贵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殷周金文集成》12023号、12024号著录两件车辖铭文拓本,其中12024号车辖原器为罗振玉旧藏。本文指出,车辖铭文在内容上与《殷周金文集成》11036号"陈■散戈"十分相近,对戈铭中"■"、"散"两形体的旧有释读意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戈铭所表达的含义即此戈为齐国贵族"陈■"所有或由其督造的"杀伐之戈"。在厘清11036号戈铭文释读及含义的基础上,对车辖铭文的书写风格与内容进行了考察,指出铭文本身存在着很多疑点,并从辖铭"散"字书写方向、"月"讹作"夕"、文字笔画完整性及铭文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认为车辖铭文很可能是根据《殷周金文集成》11036号"陈散戈"铭文伪作的。本文还讨论了《山东金文集成》著录的两件"陈散戈"及《殷周金文集成》11591号"陈■散造剑"铭文真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贤簋新释     
张经 《中原文物》2002,(3):38-40
贤簋是非常重要的西周青铜器 ,其铭文对于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及相关问题是不可多得的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铭文重新进行了考释 ,以期有助于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徐正考 《史学集刊》2000,2(1):83-88,19
汉代铜器铭文的著录与研究开始于宋代,但一直到清代,学者们的努力还主要集中在铭文的著录上,研究的成分很少。民国时期容庚《汉金文录》与《金文续编》问世,标志着汉代铜器铭文的著录与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建国后,一批批汉代有铭铜器陆续出土并公布于世,一些学者如陈直、李学勤、裘锡圭、丘光明等从不同角度对汉代铜器铭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全面的著录性著作,也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在铭文的释文、断句、注释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某些研究结论还缺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严志斌 《南方文物》2008,(4):100-103
商代末期铭文字数渐次增加,记事性金文也逐渐流行起来。商代青铜铭文中最常见的内容有族氏铭文、族氏铭文加祖先称谓、单纯的铭“某作某器”等。另外还出现了记事性铭文。这类记事性铭文.字数多在10字以上。这些记事铭文,以赏赐为其内容核心,附带的一些相关记事性内容则多是说明赏赐的因果。我们称商代晚期的这些以赏赐为核心内容的青铜器铭文为赏赐金文。下文从赏赐动词、赏赐物、赏赐地点、赐者与受赐者、赏赐缘由几个方面对这类铭文稍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四)从铭文辨别真伪青铜器铭文和铸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文字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商至春秋时期锏器铭文一般是铸字,就是将铭文刻在范块上,再把范块嵌入主体范中。范块上的铭文一般为阳文,笔道底窄面宽。铭文铸成后,由于系翻铸,表现在器物上阳文就成了阴文,且底宽面窄。战国时期的铭文是錾刻的,铭文字体细长。  相似文献   

15.
1952年在新乡辉县出土了一批商代晚期带有"聑须婦■"铭文的青铜组器,该组器为商代贵族使用过的青铜礼器。本文对青铜器纹饰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组青铜礼器上铭文的含义和构成进行考证、分析,认为"聑须"应释读为族氏铭文,"婦■"应释读为父族之族氏名,"聑须婦■"应视为复合族氏铭文。  相似文献   

16.
戍甬鼎,又称戍革鼎、俎子鼎、宜子鼎,商代晚期帝乙、帝辛时器物,内壁铸铭文27字,研究价值较大。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部分铭文进行了重新释读和断句,认为鼎上的族氏铭文为"亚见"","为"俎"",省"为地名","为"甬"。  相似文献   

17.
秦子姬簋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珍秦斋藏秦子姬簋盖是新发现的春秋早期秦铭文材料。本文解释了铭文词句,又根据《史记·秦本纪》的有关记载,并参考宝鸡太公庙出土秦武公及王姬钟铭文的研究,认为铭文中的“秦子”是指秦出子,“秦子姬”乃是其生母“鲁姬子”。这对于讨论青铜器铭文研究中的“秦子”问题以及秦国早期历史的探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伊南尼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初期一位重臣,位于底比斯阿布得一艾尔一库尔纳的陵墓内石碑及墙壁上存有其自传铭文和与之相匹配的绘画,对于研究第十八王朝历史有较高史料价值。该铭文此前无英译全本,亦无中译本。本文为依据塞特圣书体整理本对该陵墓铭文所做的中文加注释译本。  相似文献   

19.
西周铜器往往具有铭文,尤其是中、晚期之器常常具有长篇铭文,这为其分期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依据。两宋时期的金石学家就已注意到了铜器铭文与铜器年代早晚之间的关系,并且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例如:“西周言虢叔者甚多”,“曰父乙者,周初接商之器也”,“周之彝器粲然成文”等等。清代考据学大兴,对铜器铭文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关于铜器铭文与分期提出了许多常识性的标准,如:“周人多称伯仲”,“此铭篆文极古,词如典诰,定为周初之器”。此外,还指出了宋人在西周铜器分期上的错误。如宋人以为“以十干为铭者,为商器”,而吴式芬则提出“以十干为铭者,商周皆有”。类似的例子很多。清末民国初年的王国维把西周铜器铭文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考证遹敦时,受铭文中三次出现“穆王”的启发,提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  相似文献   

20.
南阳市博物馆藏有一件铭文为"蜀郡作造羊"铜洗,其造型、纹饰、铭文书体符合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同类器物的特征,是先秦以来西南地区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物证,为研究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的青铜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