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塞里努斯是晚期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史学家。他继承和融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伟大史学传统,尤其是塔西佗的史学思想,并力图有所发展和超越。马塞里努斯独特的撰史手法主要表现在其希腊式的文法风格、对古典传统叙述体裁的突破以及对人性与世界的深刻体察。马塞里努斯这些特点为其独特的家庭文化背景及人生经历所铸就。  相似文献   

2.
机械武器是古典欧洲最具特色的军事装备之一,亦是古典欧洲科学技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在罗马帝国时代,古典机械武器发展到复杂成熟阶段.本文从原始文献入手,通过分析有关机械武器的最重要记载,对晚期罗马帝国的机械装备状况分类进行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3.
伊苏里人是古典史上典型的内部蛮族,他们与周边文明地区的互动跨越两个千年。在晚期古典时代,伊苏里人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冲突与交往呈现出新的模式。其结果是伊苏里人的日益文明化并融入罗马社会。最终伊苏里人作为罗马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再造东罗马帝国的活动。伊苏里人的历史与行为模式彰显了传统蛮族理论的困境,对于我们重新评估高地族群的历史演化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在晚期罗马帝国的兴起,自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爱尔兰裔美国史家彼得·布朗系统地提出解释罗马帝国和古典文明命运的"晚期古代"理论。在晚期古代视角下,布朗通过文本证据与考古证据相结合,并借助后现代的"解释学的怀疑",以及"表象"理论,解构关于基督教化的传统叙事,并提出关于基督教化问题的新观点。他认为,基督教化是缓慢的不彻底的进程;是关于宇宙的集体表象的改变;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布朗的基督教化理论,更关注从多神教到基督教一神教转变过程的复杂性,注重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对过程的把握中探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历史的连续与断裂。  相似文献   

5.
1976年,美国战略学家勒特韦克提出罗马帝国"大战略"理论后,在西方古典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大讨论。一方面,包括当代著名的古典学者对这种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甚至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却有一部分古典学者认为罗马帝国的"大战略"是存在的,对它表示支持,甚至有学者把它运用到罗马边疆研究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40年的实践证明,尽管该理论存在不足,被学界长期忽视,但关于它的探讨却对深化古典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拓展古典史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欧洲匈人的匈奴起源说在国内学术界早已几成定论。但该学说的史料、考古等诸多层面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马塞里努斯对匈人的记载是最早,也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关于匈人的历史文献。对该文献进行核对和翻译,并加以必要的分析,有助于古代史研究者对匈人与匈奴这两个民族的巨大差异有所认识。同时,在古典史料中还存在其他可能与匈奴人有关的线索,藉此可以勾画出匈奴人西迁后的历史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期寄语     
正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3篇文章。吕厚量的《古典时代西西里文明边疆形象的二重性及其历史源流》在梳理古典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西西里文明边疆形象的变化,指出由正面到反面的这种转化折射出古典盛期雅典知识精英政治立场与蛮族观念的变化。陈莹的《斯特拉波与罗马帝国初期的"世界"》认为,斯特拉波《地理志》所构建的"世界"既反映出作者对前人地理知识的批判与继承,也折射出作者迎合罗马帝国政治需求的主观意  相似文献   

8.
正"古代晚期"(Late Antiquity)是指从古典希腊罗马时代末期(或公元3世纪)到8世纪初期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主要描述以地中海和欧洲为中心,包括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和近东地区出现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空范畴恰好就是拜占庭早期历史研究的对象。①关于"古代晚期"具体的分期时限学界还存在争议,从狭义上,指的是从君士坦丁一世(324—337年在位)到伊拉克略一世(610—641年在位)时期,大致从3世纪到7世纪的300年间;从广义上,则可追溯到公元50年至150年,后  相似文献   

9.
本期寄语     
正本期"理论与思想"栏刊出了冯定雄所撰《西方古典学术界对罗马帝国"大战略"理论的争论》一文。该文就1976年美国战略学家勒特韦克提出的关于罗马帝国"大战略"的论说以及西方古典学界的相关论争进行分析,认为尽管该论说存在不足,但相关探讨深化和拓展了古典学研究的视野。"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3篇文章。李政的《论赫梯国王铁列平的历史功绩》突破以往学术界仅仅关注赫梯国王铁列平敕令有关王位继承法内容的局限,对铁列平在内政管理、文献编撰方  相似文献   

10.
史诗《内战纪》(De Bello Civili)是罗马帝国早期诗人卢卡努斯(Marcus Annaeus Lucanus,39-65年)传世的唯一作品,讲述了由庞培、加图率领的元老院和凯撒斗争的历程,是研究罗马共和国晚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威廉.海涅曼公司(William Heinemann)于1928年出版的《内战纪》洛布古典丛书(Loeb Classical Library)英译本(以下简称"洛布本"),是目前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内战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寄语     
<正>这一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两篇文章。国洪更的《亚述帝国宦官的地位与作用》通过考察亚述帝国宦官角色的沿革指出,作为亚述国王加强王权、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宦官的地位与作用是与帝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始终的。李大维的《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追溯了始自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立过程,阐述了罗马帝国情报系统在开发情报资源、拓展情报任务、疏导情报讯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拜占庭与欧洲中世纪"栏发表两篇文章。董晓佳的《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古代罗马史的研究相对世界先进水平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无需掩饰的事实。但这种差距不应是我们深入研究罗马史的障碍,也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经过努力,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里仍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涌现了一些颇有见解的著作。叶民博士的博士论文《最后的古典:阿米安和他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就是最近的代表之一。这是一部颇有力度、很见功底的研究著作,本文试析该作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13.
李隆国 《世界历史》2012,(3):113-126
20世纪中叶以来,由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进行经典性表述、延续了200年的"罗马帝国衰亡"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以古代晚期研究为主力的"罗马世界转型"范式悄然兴起。本文在梳理这一学术转型,重点介绍这两种解释模式的同时,发现它们都起源于晚期罗马帝国,尤其是410年前后围绕西哥特人攻陷罗马而引发的大规模舆论冲突。由于各有庞大的史料作为支撑,昔日互不相容的两种交锋理论,在今天转化为观察晚期罗马史的两个互补竞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君士坦丁堡曾是地中海世界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于君士坦丁一世时期奠基为帝国的首都。晚期罗马帝国时期的众敌环伺的危局以及君士坦丁堡所处的战略位置是君士坦丁一世在确定离开罗马、在东地中海建立新首都之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其选址标准在本质上根植于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的内在逻辑之中,君士坦丁一世的个人作用有其地位,但不是根本原因。君士坦丁堡落成之后,帝国各地资源倾注于此,与此同时,君士坦丁堡的政治地位也逐渐上升,并成为东部地中海世界的新中心。  相似文献   

15.
庞国庆 《历史研究》2023,(1):124-145+222-223
7—8世纪是晚期罗马帝国向中古拜占庭帝国转型的最后阶段。法律编纂呈现了帝国统治者的治理理念,反映了转型过程。《民法大全》在适用中面临法学传承、语言等难题,是转型前“罗马困境”的缩影。7—8世纪的法律编纂,弱化罗马法的部分原则,吸纳希腊法和不成文法,同时实现全面基督教化,基督教信仰成为立法精神、法律渊源和法条内容等。该时期拜占庭统治者在坚守罗马帝国名号和威权的前提下,放弃或淡化了传统理念中的拉丁区域和文化,寻求政治理念与帝国疆域的统一,以契合帝国鲜明的东地中海特征。由此,传统的“普世罗马帝国”转型为“东方基督教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16.
公元408年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去世前立下遗嘱,把其幼子提奥多西乌斯二世托付给自己的宿敌萨珊波斯国王伊嗣俟一世。阿卡狄乌斯"托孤"于宿敌,一方面是由于罗马帝国东西部分裂离心严重、关系紧张,帝国东部不会把帝国西部当作自己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是由于此时的东罗马与萨珊波斯的关系较为缓和,使阿卡狄乌斯有可能把幼子和帝国托付给萨珊国王。对萨珊波斯国王伊嗣俟一世而言,此前萨珊波斯在与罗马的较量过程中,其领土和经济诉求都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萨珊波斯自身也面临着内外矛盾,他没有理由主动打破和平局面。阿卡狄乌斯"托孤"事件的完美结局,不仅使罗马帝国东部的统治实现了平稳过渡,也对晚期古代基督教在东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对晚期古代东西方贸易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晚期古代国家关系的改变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历史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拜占廷帝国是以古希腊、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文明区历史最悠久的大帝国,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直接继承者,是传播古典文明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张黎明 《黑龙江史志》2012,(3):45-46,63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古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反抗罗马帝国的传统,是受犹太民族被罗马帝国压迫的影响并在其一神教教义下得到深化。一世纪末二世纪初以后,由于社会成分构成以及神学思想的转变和教会组织的发展,基督教对罗马帝国渐渐由反抗到服从。在四世纪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合法化后,基督教最终与罗马帝国合流并成为其的统治工具。  相似文献   

19.
罗马在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成果是帝国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城伊始到帝国晚期,罗马城内都有着持续建设项目,但是纵观整个罗马城的建城史,在帝国前期罗马的城市建设达到了顶峰。帝国前期罗马城市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与当时罗马帝国的国家稳定繁荣、军事实力强大以及建筑技术的进步有着重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土化:重建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形态”这个提法本身 ,就已经包含了这样一个命题 :社会形态有中国和外国(比如说西欧 )的区别 ,亦即承认社会形态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差异性 ,否定用某种单一的模式来说明世界多元文化的社会形态。马克思研究了古典希腊和罗马城邦国家 ,使用了奴隶社会的概念 ;又把蛮族入侵晚期罗马帝国后产生的一种生产关系 ,称之为封建社会 (feudalism) ,即“拉丁—日耳曼封建制”。把马克思对欧洲古代及中世纪社会的认识抽象成简单的公式 ,随便套用 ,其实违背了马克思本人的初衷。在以往的历史哲学教科书里 ,社会形态被特指为五种社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