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8月25日,"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在北京的中国钱币博物馆开展,展期2个月。此次展览共展出历史及文物图片400余幅,侨汇历史文物近百件,涵盖近代江门五邑侨汇的历史、运作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向观众展示了五邑侨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展现了其连接华侨与家庭、家乡、国家的纽带作用,弘扬了华侨爱国爱乡的精神。展览缘起和选题"五邑"是广东江门所辖的新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传入江门市区始于1871年,到建国前共有9个基督教宗派在江门市区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3.
易振球 《百年潮》2023,(3):24-29
<正>广东江门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初期,江门是广东的老牌工业重镇,拥有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有着厚实的工业积累和沉淀。1983年,江门从佛山地区分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地级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变成了市管县的体制。1984年,江门被列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改革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相关地方档案、方志等资料的整理分析,对近代华侨投资江门房地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华侨投资江门房地产业的类别差异作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侨资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江门城市建筑景观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华侨投资江门房地产业有着鲜明的阶段特征。1919年之后的侨资房地产业不断发展,抗战前达到投资的黄金时期,并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商住混合型的骑楼得到大规模建设,发展到纯商业性的酒楼及戏院的出现。抗战后的侨资房地产业虽没有此前繁荣,但带有恢复性建设的特点。伴随着侨资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中西文化在侨资这一媒介作用下共同被融入到房地产建设当中,使近代江门城市的建筑景观呈现出丰富特征。  相似文献   

5.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了陈献章所开创的江门心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方法是他思想体系的重要思想构成,是与他的心学世界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研究湛若水心学思想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内外合一、动静合一、知行并进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吉林地方组织的建立,是近代吉林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党组织建立后至"九一八"之前,吉林各地的党组织,大力进行革命宣传;积极推进国共合作;领导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日后东北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东北革命运动的发展及"九一八"后的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值此中共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在吉林大地上为国奉献的先驱们。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建党问题上经历了从反对政党政治到成为中共党创始人的转变。由于他在党的创建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和贡献,中共"一大"当选为总书记。毛泽东对此评价认为",他创造了党,有功劳"。理清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评价和深刻认识陈独秀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8.
李星星 《旅游纵览》2022,(24):142-144
从全域旅游视角构建旅游业效率测评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的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效率视角对广东省江门市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0年江门全域旅游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79;通过对技术效率进行分解可知,江门旅游业管理水平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优势,纯技术效率值达到0.99;规模效率低下是造成旅游业技术效率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文章从资源集聚、对外联动、强化品牌等方面提供新发展格局下江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的探求,是文明探源工程的首要任务。探源前应需冲破西方文明理念的束缚,需突破文献学怀疑论的局限,应对人文地理观照下的历史文化区系有所认识。这应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进行正确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新石器时代即为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通过各自途径与诸种模式,出现了"满天星斗"式的文明王国,构成了中华文明早期史。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进入国人的视野,与救亡图存的局势密切相关,而国人对于现代大学的理解,则经历了"作育专才"说、"研究高深学问"说和"造文明"说三个阶段的递进。胡适在这一递进中,堪称"造文明"说的先驱。他的"兴大学,造文明"之梦生发于留学时期,实践于归国以后。这一努力虽然历经各种困难和挫折,有时胡适也不免有沮丧之感,但总体上还是应之以他"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胡适的现代大学梦最终重挫于内战,然其诉诸"造文明"的大学理想,不啻为中国近代大学史上的重要遗产,对当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晓红 《旅游纵览》2022,(13):124-127
旅游产业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江门地区通过长期落实建设措施,已经使产业集群初步成形。但是由于环境条件与实际发展因素限制,江门旅游产业集群仍然存在一些负面问题。通过对相关体系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能够明确未来产业集群的建设策略,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为经济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夯实基础条件。本文主要针对江门发展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珠海御温泉去过数次,有的服务人员已经记住了我喜欢边泡温泉边煲电话粥的习惯,一看我来就会主动递上手机防水袋。不过每次我去御温泉走的路线都不同,有时经中山,有时走江门,用一句广告词来说就是"不走寻常路"。驾车自由行,路上的风景绝对精彩,有时同是一条路,气候不同竟也有不同的风景。记忆中最深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中华生态文明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以图腾崇拜为代表的中华民俗文化传承、以"天人合一"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传承、以"仁民爱物"的道德观念传承、关爱和保护生态典章制度的文化传承等方面,近现代生态与资源保护法以自然资源立法为主。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野蛮"和"半野蛮"("半文明")国家被排除在国际法适用范围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之外,从而建构出一种国际法意义上的等级性世界秩序。这一秩序是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为其瓜分世界和殖民统治寻找法理依据而建构起来的,通过西方列强与非西方国家的互动而形成。就其思想渊源而言,是欧洲国际法传统中"自我"与"他者"二元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以节约治国为基本理念,以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为基础,以科技为根本手段,以节约法制化为保障的节约思想,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潮汕与中国传统侨乡:一个关于移民经验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的潮汕地区、江门五邑地区和兴梅(即梅州)地区,以及福建的福州地区、浙江的青田都是中国的传统侨乡。本文试以潮汕侨乡为重点,选择江门五邑、梅州、福州、青田等侨乡为参照,分析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侨乡的新移民浪潮所展现的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对侨乡的移民经验进行类型学分析,对当代中国侨乡人口国际迁移的特征、类型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拜占庭的拓殖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7—9世纪拜占庭的农业拓殖运动,是中世纪世界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在实行军屯和民屯的政策方面,拜占庭继承了罗马共和到帝制时代的历史传统,但与罗马时期以开疆拓土为目标的外张性拓殖相比,拜占庭拓殖的主要目的是守护边疆、强化政府管理机制。拓殖政策的实行,使得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新来者"将其"蛮荒时代"的社会和生产结构方面的因素糅进拜占庭的社会生活当中,促进了中世纪东地中海各不同起源的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一个堪称为"东方基督教文化圈"的东地中海文明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不是政治口号,而将成为我国小康社会的真实写真。"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文明"和"美丽中国"所包涵的"美丽元素"将成为我国旅游业长足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依赖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联系,象形地指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我国旅游的"基因库"、"发动机"等;同时也论证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在我国建设旅游大国过程中的可行条件,最后指出了我国旅游业如何给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纵览》2013,(4):17-18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不是政治口号,而将成为我国小康社会的真实写真。"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文明"和"美丽中国"所包涵的"美丽元素"将成为我国旅游业长足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依赖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联系,象形地指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是我国旅游的"基因库"、"发动机"等;同时也论证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在我国建设旅游大国过程中的可行条件,最后指出了我国旅游业如何给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原史时代”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石器时代末史前文明断裂至秦帝国建立被正式纳入以中原地区为主体的历史体系之前的这一时期,是长江流域历史或文明进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其特征与西方史学和考古界通行的"原史时代"概念吻合,因而建议将这一时期独立出来作为长江流域史前时代和历史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原史时代",并就长江流域"原史时代"的特征、分期及其对于长江流域自身历史和人类文明进程研究的学术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