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神崇拜源于母系社会,如西王母、骊山老母等,都代表女性始祖的形象。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许多地区的女神崇拜逐渐式微。然而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女神崇拜的风俗却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2.
姚韫 《满族研究》2012,(2):109-113
子弟书从女性视角切入,重新塑造了一批忧国爱民、深明大义、不惜舍生取义的女英雄形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文本分析,可以探寻满族族群特有的性别文化心理,即女性英雄崇拜。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萨满教作为满族的原始宗教,女神(女性英雄)崇拜是其重要表征。其二,与早期满族社会中母系氏族特征的遗存有关。其三,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主要从事渔猎活动,相对于以农耕为主的汉族来说,满族女性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程度相对较高。这一性别观念特征也是构成满族文化系统的重要质素。而子弟书对女英雄形象的重塑也体现出满汉文化融合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晚年的代表作《山音》仍然表现出“处女性”崇拜这一主题。信吾精神饥渴和委顿,内心充溢着怅惘、空虚、失落、孤独和死亡的哀怨与恐惧,他希望获得解脱,希望得到精神的救赎。他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寻找一种救赎的精神力量。信吾潜意识中所期待的能使之获得救赎的力量是通过女性来体现的,他探寻的目标也具体化为女性,尤其是女性美。以信吾为代表的男性形象在这种“处女”的爱中汲取无限的生命力量。川端康成作品中对“处女性”的崇拜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憧憬。对“处女性”的崇拜源于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也是作者对自己孤儿根性的一种解脱和拯救。  相似文献   

4.
崧泽文化“葫芦形神人”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崧泽文化的“葫芦形神人”陶器蕴寓着多重神格意义,参照民俗学资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我们可视其为“生育女神”、“光明之神”、“夏神”和“丰收之神”等诸神形象,它反映了中国早期农业社会对祖先的崇拜、风调雨顺的祈求以及对丰收的强烈向往,虽文化内涵丰繁,但皆契合并统一于农业定居生活所产生的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一生共创作了148个短篇作品,涉猎女性形象的作品共76篇,其中女性形象色彩浓重38篇,涵盖知识女性、劳动女性、农妇甚至妓女等多个层面。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不仅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指向及其女性观,也浓缩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本文将其女性形象分为古典、现代与中国题材三大类,在分析芥川对女性所持态度的同时,考察作为大正时期知识分子的精英,其笔下诸多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将一切同伦理道德挂钩,它造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与此相适应,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所展示出来的,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着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执着关注。我们若从这样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视角去审视《水浒》,就不难发现,在《水浒》一书中,也同样积淀和储存了我们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观念,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本文试就这方面的理解略陈管见。一、“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官崇拜”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有其形…  相似文献   

7.
自古埃及以降的闪米特文明都有神奇蛇的信仰,但这些蛇都是克托尼俄斯的神物,代表地下界,从不升天也不飞翔,这种信仰符合蛇的自然本质。中国的龙为天神,既不符合蛇的本质,又和其他古文明崇拜的蛇神形象大异其趣。中国龙的形象来自昆虫。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虫能由蛇体化为鸟形,也只有昆虫能暂死后再生、升天。古人神化昆虫,这实为龙的形象与崇拜来源。不同地区的萨满教,都有崇拜昆虫变形、羽化神能的痕迹。中国先民确有尚虫信仰。中国龙可能更近似于古埃及的金龟蜣螂甲虫崇拜。尽管埃及的金龟和中国的龙崇拜在起源、发展上关联性不大,但两者的信仰观念与象征意义却相当接近。夏禹形貌为虬龙,其名"禹",恰和"虫"同字,故龙、虫义同。  相似文献   

8.
《三国史记》为高丽王朝金富轼修撰的朝鲜半岛第一部官修正史,在东北亚古代史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编纂虽受中国正史体例的影响,但书中未设后妃、列女传记,女性记事多附于男性记事。按照女性的活动场域,其家庭领域形象为母亲、妻子、女儿,社会公共领域形象为女王、女性巫者、参与政治活动的女性等。金富轼对于女性形象的选取塑造,是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建构,围绕着男性叙事展开,在女子为祸书写意识的指导下,强调女性家庭领域内的作用,对社会领域内的女性活动仅为客观陈述,由此建构起男权社会主导下的性别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以来 ,龙及龙崇拜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 ,不仅发表的文章数以百计 ,出版的专著也不下数十种 ,但薄弱之处尚存不少。吉成名教授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独辟蹊径 ,对龙崇拜习俗问题进行了近十年的专门研究 ,如今拾掇旧篇 ,加以新意 ,整理完善 ,写成《中国崇龙习俗》 ,龙文化研究园地又添新葩 ,可喜可贺。作为一部独具特色的民俗史专著 ,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研究方法独特。如 :此前学术界研究龙崇拜问题时 ,多单纯根据材料本身进行考证、论述 ,有些学者也运用了人类学中的图腾理论去解释材料 ,却尚嫌粗糙和简单 ,尚未…  相似文献   

10.
张佩国  黄小莉 《民俗研究》2024,(2):99-110+159
北宋时期“神舟”远航高丽的盛况两度出现,这不仅在宋廷企图恢复朝贡秩序的实践中展现了明州高超的造船技术,也使得明州地区的海神崇拜走向“标准化”。“神舟”出使归来后,明州的船舶生产、神明崇拜在技术与制度的语境中保持关联、互动。国家通过持续褒封神明的方式将地方信仰文化纳入国家体系,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社会稳定性;在新的技术情境中,明州地方以神明崇拜为媒介贴近国家正统,由此形成的不同于官方崇奉秩序的地方神明崇拜展现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情景。  相似文献   

11.
在罗马统治埃及时期,处于文明衰落之时的埃及,政治上彻底沦为罗马统治的一个行省,经济上成为罗马的丰裕粮仓,但文化上仍能显现埃及传统丧葬文化强劲而持久的生命力。一方面奥西里斯神的丧葬崇拜在罗马统治埃及前期继续盛行;另一方面,托勒密埃及时期的奥西里斯隐形崇拜——塞拉皮斯神崇拜在此时期持续受人推崇。4世纪末,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国教的主导地位后,基督一神教开始排斥其它神的崇拜,奥西里斯神崇拜及其丧葬文化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作为古埃及文明显性标志的奥西里斯崇拜仍在罗马社会甚至后来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和为 《沧桑》2009,(3):129-131
中国是一个崇拜圣人的国度,圣人崇拜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挥之不去、唤之即来的深层文化心态。而当春秋末世,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一代宗师孔子在培养学生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同时,也对超越性的圣人境界作了相应的界定与期许。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圣人观念,即:一是注重修己,具有崇高的德行;二是能博施济众,安定百姓。二者缺一不可,而这就是后世儒家称颂的“内圣外王”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聂依丽 《神州》2013,(15):9-9
《诗经》有很多的作品着眼于女性,描写她们的形态及理想追求,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展示她们生动的形象。《诗经》里出现的女性形象之多,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本文将从婚恋诗中的未婚女子即少女这一类入手,分析其形象特征及其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里就经常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怀有崇拜之心,古埃及人也是这样,他们对圣甲虫的崇拜就包含在古埃及宗教中的自然崇拜之中。埃及地处非洲大陆东北角,在纵贯南北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特殊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滋养下,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历经千年风雨直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后才被伊斯兰文明所取代。作为古埃及文明核心的古埃及宗教包括三大主题,即"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灵崇拜",圣甲虫崇拜则属于自然崇拜,也是原始宗教和迷信下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5.
祥瑞,或称为"瑞应"、"嘉瑞"等,意为"吉祥福瑞"。祥瑞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对原始宗教的崇拜及天地信仰的形成。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中,祥瑞不仅成为儒教信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更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借助于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支配地位,祥瑞是对古代政治秩序的合理解释,由此产生了广泛地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塑造方面,展现出了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同的风采.无论是其中轮番出现的神仙还是妖怪,无论是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代表着作者吴承恩对于世间百态的思考与感触.文章主要针对作品中出现的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详细的阐述,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代表意义及对作品产生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正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专家周振鹤教授曾经说过:"中国的宗教意识不发达……但中国并非没有信仰……实际上作为民间信仰的神鬼巫崇拜一刻也没有中断过……说明民间信仰在中国是宗教风俗之间的重要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旦暮以之,必定会有出色的收获。"(《余事若觉:周振鹤随笔集》,中华书局,2012年,第126页)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清代民间信仰与景观研究:以陕西太白山神为例》一书,即是宗教与社会研究的一大拓展。该书作者是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相似文献   

18.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满族儿女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史、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学不可缺少的有益资料。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民族无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特性,都有它带给世界文化宝库并使之充实和丰富起来的贡献。满族文学,是满族带给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古埃及宗教属于多神崇拜的宗教。荷鲁斯神是古埃及早期的神祇之一。荷鲁斯是隼鹰神,起源于史前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考古发现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带有鹰隼形象的文物,尤其是涅加达文化II期,在上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地区已形成荷鲁斯神的崇拜中心。在早王朝至古王国时期,荷鲁斯一直是古埃及国家的主神,地位远高于其他神祇。最为重要的是荷鲁斯与王权的联系,在整个古埃及王朝时期,荷鲁斯都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而国王也自称"活着的荷鲁斯"、"荷鲁斯的化身"等等。古埃及神祇大多拥有复杂多变的形象与职能,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荷鲁斯同样如此,他是天空之神,也是太阳神,有时也是冥世之神,这些形象都与王权相联系。荷鲁斯还有一形象是幼童荷鲁斯,该形象在古埃及社会及普通民众中流传广泛,具有众多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雷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雷神故事,表现出我国古代雷神崇拜的民俗以及雷神故事的道教渊源,彰显其神道设教的创作目的。纪昀借雷神这一民间话语,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正统思想,以期有助于社会安定,人心归善。纪昀对社会道德沦丧感触颇深,以“神道设教”以示劝惩,他看到纲常大坏,世风日下,欲以此补充道德法律、文明教化之不足,以期使人远恶向善,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纪昀写的雷神故事是让人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行终有恶报的观念。这些故事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虽然语颇荒诞,似出寓言,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