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龙 《史学月刊》2004,(6):95-102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史学是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出现的,这时史注附属于经注;伴随着史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史注也逐渐打破此前经注研究范式,探索适合史学这门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范式;裴注正是对这些探索成果的吸收和总结,并继承了经注研究范式的优长之处;裴注对后世的史注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近代获得了新生,它的出现标志着史注研究范式的确立;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反过来又影响了其所脱胎的经注研究范式。仔细研究二者关系的变化,就会发现其与学术史上经史关系的变化有着某种规律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从历史献和医学献中关于解除和注病的记载出发,进而根据解注本身提供的医学信息如死年龄结构、生人对注易的恐惧及解注出现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论证了“解注”中“注”的医学内涵,即“注”主要是指注病,或类似于注病的列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4.
赵凯  孙晓 《史学月刊》2023,(12):91-99
今注本《宋书》的校注,是朱绍侯先生学术生涯最后二十多年花费心力甚多、至为牵挂的学术事业。史家注史是《今注本二十四史》的重要原则和鲜明特色。今注本《宋书》以人名、地名、职官、典故、制度等作为注释重点,强调从史学工作者的角度展开校勘和注释,注重版本的改误纠谬,史实的正义疏通,史料的补充增益。今注本《宋书》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具有开创性的正史文献整理作品,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注释最为全面的一部《宋书》。广博厚实的学术功力,丰富的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是朱先生胜任主编一职并完成《宋书》校注的两个重要因素。朱先生是“史家注史”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始终支持《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各项工作,为《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郭璞注书论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郭璞一生的注书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郭璞注书的主要种类、性质及其旨趣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郭璞注书的客观环境和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6.
《文选》李善注中保留了很多旧注,其中以赋类为最多,体现出唐前为赋做注的兴盛。本文对李善注中收录或提到的旧注逐一辨析,考察其概貌、真伪、引书及特色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梅尧臣是北宋中期的着名诗人,与同时的朝廷要臣、州县官员及诗文大家都有较多往来,应酬唱和诗篇不少。20世纪70年代末,朱东润先生对梅诗作了系统编年校勘,并广采夏敬观先生成果,为之补注,以《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时过二十余年,笔者对夏氏、朱氏未能厘清的人事略有心得,遂逐页排比对照,撰文名为《再注八十四则》。卷页与诗题均按朱先生原书开列,诗题後括注《全宋诗》第五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所收梅诗页码。狗尾续貂,敬待高明不弃教示。  相似文献   

8.
根据吐鲁番台藏塔新出《永淳三年历日》和其他文献材料,唐代早期历日应定名为“历日”,而非“具注历日”。“历日”作为历书的自题名一直使用到唐武宗时期,自唐僖宗时期以后则使用“具注历日”。唐前期官颁历日历注中已有吉凶宜忌的内容,全国范围内的历书形制基本统一,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敦煌吐蕃和归义军时期。  相似文献   

9.
10.
《尔雅》是儒学经典之一,与诸经传注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尔雅》“实自为一书.不附经义”。不尽其然。本文逐条辨明《尔雅》与《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及其传注的关系,推翻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汉代各家《论语》异文资料的详尽比勘,在文献记载基础上,我们认为郑注是杂糅三《论》而成的,而不属于单纯的某一《论》。郑注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注重礼仪制度的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的具体背景,同其他《论语》注相比,更有助于我们再现历史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12.
裴松之补阙式的注史方法并非前无所承 ,他不仅受郑玄等古文经学家博通兼采的注经方法和后来集解体的影响 ,也受到韦昭《国语解》和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史注史倾向的影响。晋人挚虞和阎缵等人以补充缺略为主的注史方法 ,对裴氏更具有直接的先导作用。关于裴注所引书目的数量 ,因统计的原则和方法不一 ,学术界有十种不同意见 ,笔者则认为裴氏引书共 2 2 7种。至于《三国志》的正文与注文 ,前人一直认为注文多于正文 ,近来有学者称正文多于注文。其实 ,《三国志》的版本和流传的经过极为复杂 ,既有文字脱漏问题 ,也有注文混入正文的现象 ,因而正文与注文孰多孰少不能轻下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陈磊 《神州》2012,(11):11-12
《周易》原本只有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后经孔子做《易传》,乃加入“十翼”。王弼《周易注》底本源自费氏易,其只为六十四卦做注,之后有晋韩康伯为系辞以下做注。合为流传至今的《周易注》。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以来,对颜师古《汉书注》的研究突破了前人仅注重刊谬补缺的局限,从语言字角度对颜注的音韵、训诂等方面都作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每当经过绿油油的草丛边,看到一群蚂蚁在成群结队的搬粮食,便想起那个令我悔恨的下午。为了一群蚂蚁我坐立不安了好几天,这到底为什么呢?让我来讲给大家听吧。一天放学,我独自走在回家的小路上,经过一片草丛,看到一群蚂蚁在忙碌地准备着过冬的粮食。我出于好奇便观看起来,过了几分钟一时觉得手痒痒,便拿来一根树枝阻挡蚂蚁们的路,而机灵的"领头蚂蚁"好像发了指令一样,一起往后走,只见它们四个蚂蚁才背一个玉米粒。由于蚂蚁较多,所以容易分散,我拿来一块石头砸向  相似文献   

16.
郑玄为《孝经》作注,见于多种文献记载和目录书著录,本不值得怀疑,但因此书系郑玄晚年之作,未及传授给弟子,故多数弟子不知,加之其孙郑小同传出时题为"郑氏注",久之遂有学者质疑。先是南朝萧齐陆澄提出"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唐修《隋书·经籍志》沿袭其说,刘知几又提出"十二验"以疑之,甚至还有人提出"康城胤孙"说和"郑称"说,遂造成一定混乱。对此,历代学者,特别是清朝学者多予以驳斥,今列举其说并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7.
广西柳州名人杨廷理,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开兰名宦”。他一生曾先后到过福建、新疆、台湾等地任职,所到之处,细心观察,将一生之经历、仕途、交游、感受全部用诗词的形式予以记载。其诗后还附有大量的注语,或注天文地理、或记身边之人和事、或引古代文人之诗句、或释所见之风土民情,内容广泛。其诗注不独为其学识广博之反映,而且为后人研究历史地理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8.
敦煌本《注千字文》注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字文》自问世以来 ,诸家相继为其作注。其中 ,除李暹《注千字文》存于彼邦日本外 ,其余均未流传下来。敦煌藏经洞亦出有两件《注千字文》钞本 ,本稿就该钞本是否为李暹原注本 ,以及与其相关的诸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王肃《尚书》学一出场便站在了与郑学对立的立场上,因此历来很多学者认为王肃此举是为了依靠自己的政治优势,与郑学争夺经学界之地位。但通过对王注和郑注的异同比较研究,却发现王肃多站在古文家立场反驳郑学,且王肃反驳郑玄用谶纬解经,由此可见王注与郑注之争大多基于学术立场的不同,并非有意标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六则,辨正其误。其一、杨注桓公五年传“启蛰而郊”之礼,误将周代“大报本反始”的冬至郊天与孟春祈谷的“启蛰而郊”混为一谈。其二、杨注僖公二十八年传“亡大筛之左旃”,即亡“中军前驱兵车的左旃”,误为“前军之左旃”。其三、杨注僖公二十九年传“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一段话否定周代存在诸侯五等爵,未能吸收八十年代王世民先生谓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诸侯存在“公、侯、伯子男”三等的新研究成果,是一缺失。其四、杨注僖公三十年传“越国以鄙远”一句,引用《殷契粹编》八·一号卜辞,将“大方”这一独立方国误为殷自称;又将“亶”字误为“鄙”。其五、杨注文公二年传“跻僖公,逆祀也”,谓“不惟享祀之位次变,昭穆亦变”,此是误信韦昭、贾公彦之说。当以杜注、孔疏“礼,父子异昭穆,兄弟同昭穆”为准。父子异昭穆,是父子有别,兄弟同昭穆,是兄弟有伦。其六、杨注文公五年传“王使荣叔归舍、且賵”之“荣叔”的“叔”字误为“荣氏世称”。其实,此“叔”字为伯、仲、叔、季行次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