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000年来香港人口的变迁文/胡阿祥香港地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而创造这种文明的人,便是5000多年来香港地区迭经变迁的土著与成份复杂的外来移民。一、主权时代香港的土著与外来移民香港地区的原始土著即最早的香港人是越人,考古材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近半个...  相似文献   

2.
张兰的国籍     
变更国籍,本是一个公民的个人选择,但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却因此卷入一场舆论风暴。是什么导致这场轰轰列知一的大讨论?是什么逼着高调发表“不移民”爱国盲目论的张兰变更国籍  相似文献   

3.
涉及宪法中国籍条款修改的经济问题,似乎可以归结为两个:(1)更慷慨地接纳华侨成为我国公民对增强菲律宾经济会有什么帮助?(2)对这些中国人居民采取这样宽容态度,就菲律宾民族经济生活而言,与其说是有害的,还不如说是具有建设性的和有利的,我们有没有这种把握?  相似文献   

4.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约1062平方公里,是中国固有领土。鸦片战争前,香港岛人烟稀少;1842年英国割占该岛后,这里成为华洋杂处之地,人口激增。19世纪末,港英当局管辖下的香港岛、九龙(1860年割占)和“新界”(含离岛,1898年租借),人口逾36万;至1941年日本侵占香港前夕,人口已达164万,成为亚洲人口增长最快、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地时间11月15日,马耳他总理约瑟夫·穆斯卡特(下文称穆斯卡特)拿起笔,在马耳他《公民法》修正案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这一刻开始,申请者将能够直接以65万欧元(1欧元约合8.25元人民币)的标价购买马耳他国籍。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11年人均GDP超过1万欧元。马耳他于2004年加入欧盟,2007年加入申根区。申根区指的是参加《申根协定》的26个成员国整体。取得马耳他国籍,就能在所有申根国家自由通行,同时获得在欧  相似文献   

6.
陈文 《华夏考古》2002,(3):73-77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香港地区就有了考古活动。 2 0世纪 70年代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 ,为了配合工程建设 ,香港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 ,迄今为止 ,发现认为是青铜时代的遗址达 2 6处① ,石刻数处。目前已有条件对香港青铜时代及其遗存作一初步探索。一、香港青铜时代的确认在学术界 ,对香港青铜时代这一基本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在一些文章中顺带提出来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香港的史前人们经历过这个时代② ;也有学者认为香港为青铜文明的边缘地带 ,迄今为止未发现过本地区特征性的青铜器 ,因而是否经历过青铜时代还有待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7.
论文探讨了晚清双重国籍问题的形成、影响,地方政府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的努力,以及晚清国籍立法对当代侨务法治建设的启示意义。在晚清国籍法研究方面,学界多认为《大清国籍条例》是清政府为抵制爪哇当局强逼华侨加入荷兰国籍而仓促制订。事实上,爪哇华侨国籍问题只是晚清国籍立法的导火索,通过立法解决拥有双重国籍的华人管辖权争议才是立法的根本动因。国内国籍法意识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地方政府对中央国籍立法的推动,构成晚清国籍立法的内在动力。为了有效解决国籍冲突,尤其是国内涉侨纠纷,以闽粤等华侨华人主要来源地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率先在法律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制定地方法规规范涉侨案件审理,并积极推动中央国籍法立法进程。国籍法研究应该坚持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并重,在注重外部世界冲击作用的同时,探究国内地方力量推动立法的具体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文针对当今社会和学术界对清末国籍政策的认识偏差,依据原始档案和其他原始资料,参照当时各国国籍法和有关国际私法,对清末国籍法立法原则、特点、内在逻辑及政策成因进行专门探讨,并针对当前国籍政策的修改完善提出三点政策启示。清末国籍法中,父系血统主义色彩比较强烈,在坚持单一国籍原则的基础上,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双重国籍政策特性,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国籍法,对出籍、入籍、复籍限制更严。清末国籍法不同的法律条文间、立法原则间还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张力,在国籍法立法中,清政府既要通过血统主义吸引、掌控、利用华侨,又想采取单一国籍原则及其他措施防范一些不利局面。清政府之所以采取如此国籍政策,一方面是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国籍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顾及本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参与葡萄牙外交部所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清末档案资料的整理编辑工作,注意到许多牵涉华人加入葡籍问题的交涉案。本文试以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清末档案为例,主要从中国官府、有关华民及外国领事各自不同的认知立场分析晚清中葡交涉中的国籍问题。近代西方国家中与中国交往最早也曾最频繁的当属葡萄牙。葡萄牙曾被称作"佛郎机"、"意大利亚"等,清代多以"大西洋国"名,有时直称"葡国"。葡萄牙人在1887年中葡签订《和好通商条约》后,获得"永居管理"澳门权利,实际上将  相似文献   

10.
本着抢救和保护高校民国图书资源以及互通有无、丰富馆藏、嘉惠学林的目的,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前提下,以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民国图书为基础,聘请专家,精心整理出中国大陆1949年以后部分从未再版过的民国图书的目录,将其中具有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版本价值的图书进行限量复制,分藏于部分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一人口的分布,即一定时间内的人口地理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受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制约。随着人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人口的分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基本特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全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人口重心逐渐向东南地区转移。进入近代以后人口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在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之后,内地人口不断向边疆及海外扩散,流迁规模也日渐扩大,其结果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东西两  相似文献   

12.
13.
俄罗斯西伯利亚人口状况及其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同升  黄国胜 《人文地理》2007,22(3):120-124
西伯利亚人口问题一直非常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有不断恶化趋势。基于1989年和2002年俄罗斯人口普查资料,对西伯利亚人口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1989-2002年间西伯利亚人口减少了95.9万,减少幅度达3.7%,远高于全俄1.5%的平均减幅;出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和人口大量迁移导致多数城市和区域人口持续减少,劳动力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口自然增长、调节人口迁移、引进合法移民乃西伯利亚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香港,是镶嵌在中国东南南端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香港历史悠久,其渊源于中国大陆可追溯到史前,这已为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年的考古发现所证实。拙文拟就香港近年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作一初步探讨和谈点浅见。一、考古新发现香港地区考古开始较早,但发展缓慢,直到70年代末以降,考古发掘才是科学的,且考古新发现频传。(一)遗址的发掘 香港地区考古调查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1928年《中国地质学会志》第七卷刊载韩雷(C.M.Heanley)的《香港石器》和袁复礼的《香港新石器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人口流动变得日趋活跃。本文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为主题,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趋势.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给城市民族关系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带来的多种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华北城市人口发展及其不平衡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代华北城市人口发展及其不平衡性张利民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它既是生产的主体,又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消费者。分析近代华北城市人口的发展,以人口界定城市的规模,探索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研究华北城市近代化和城市系统演变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一、近代华北城市人口的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其空间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前昌  毛蒋兴 《人文地理》2009,24(3):101-106
在构建人口文化素质指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教育现状,对我国近十年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正在快速提高,但整体水平较低;人口文化素质指数的空间差异明显,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域主要位于西部;近2/3的省域发散趋异,收敛趋同的省域不到1/3,向上发散趋异的省域主要位于东、中部,向下发散趋异的省域主要位于西部,空间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和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是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口问题,虽然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是对社会发展却有重大影响。应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不仅要知道我国人口的现状,而且要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19.
香港就业援助制度是香港政府建立的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援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自力更生支援计划、劳动就业计划、雇员再培训计划等。它的基本特征有:民间机构担当重要角色;就业援助服务专业化程度高;就业援助经费来源广泛;就业援助保障水平高。香港促进就业援助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发挥政府在就业援助服务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发挥民间就业援助机构的重要作用;三是改革官办就业援助服务机构;四是建设一支就业援助的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