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使得各地区政治经济动荡不安。社会的动乱,礼制的解体,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服饰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朝时期的墓葬在河北磁县一带相继发掘、清理了10余座,墓内随葬有大量陶俑,仅东魏茹茹公主墓内就随葬陶俑1064件,湾漳北朝墓出土陶俑1500余件0,北齐高润墓出土381件。从出土的大量陶俑的服饰来看,北朝时期的衣冠服制有着自己一定的风格和特点。下面就河北出土的北朝陶俑的服饰,简析北朝时期的冠服。  相似文献   

2.
裲裆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服装门类,其显著的实用性能不仅超越了古代服饰等级标识的传统价值,而且在拓跋鲜卑建立的北朝政权统治时期,款式简单的裲裆被纳入等级体系,并对后世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系统梳理北朝人物图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认为北朝时期以裲裆为名的服饰或相关者大致有四种,分别是裲裆内衣、裲裆衫、裲裆铠及背带裙,并对每一种服装的形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大族与佛教问题分为三期。汉晋之际,初居敦煌的大族主要独尊儒家文化,他们并未真正信仰佛教;十六国时期,他们在尊奉传统儒家文化的同时,开始接受佛教,在思想信仰方面儒释兼行;北朝时期,其佛教信仰有了长足发展,且有压倒儒学之势。这个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信仰和文化代表了敦煌宗教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由于忻州在北朝时期处于重要的政治、军事战略要地,又因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所以在忻州地区保存了一批特征明显、记载明确的北朝佛教遗存。本文逐一罗列这些佛教遗存,重点介绍它们的保存现状与造像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兴盛缘由。  相似文献   

5.
王银田 《华夏考古》2013,(1):137-148
《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古人常常在瓦上留下铭刻文字,这种瓦文也影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朝瓦文主要发现于大同、洛阳、临漳、太原等北朝时期的都城遗址中,对瓦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北朝社会,是北朝考古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甘肃合水县发现一通北朝佛教造像碑,通过与关陇地区一些有纪年的北朝造像和石窟造像的比对,以及对碑刻铭文内容的分析,推断其应雕凿于北周初年。该碑为社邑造像碑,其题记反映出两种史实:一是西魏北周时期宇文泰推行赐、复胡姓,一是北朝陇东地区少数民族融合、聚居、结社及佛教信仰状况。该造像碑的发现为研究陇东地区北朝晚期的佛教与佛教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五、三国魏晋南北朝铜镜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时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封建经济发展缓慢,手工业发展衰退。铜镜作为手工业的一个部门,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南方比较兴盛,但从总的情况看,是处在衰退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其造型及纹饰,多沿袭汉镜样式,保持汉镜风格,种类不多,而且比较集中,创新者少。形制多为圆形,圆钮,圆形钮座。镜缘多为勾连云纹、锯齿纹、水波纹及几何纹等。纹饰在北方和南方也不相同,在北方仍流行变形四叶夔凤、龙虎、盘龙、瑞兽、四神十二生肖镜等,多乳及星云纹逐渐消失。神兽镜亦稀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南郊轴承厂遗址出土的石雕方砚,纹饰繁复,制作精巧,是北魏平城时期物质文化的代表作。本文通过考察石雕方砚的器形和纹饰,推断其制作年代为北魏太和年间,其装饰纹样综合了汉地、域外和佛教元素,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征。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四足方砚,此件石雕方砚并非明器,其出土地大同轴承厂遗址是北魏平城时期一处有一定规模且等级较高的建筑,且不排除舍宅为佛寺的可能。基于相关图像资料,作者对砚台与书写者和家具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石雕方砚的四足造型便于移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写习惯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衤两]裆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服装门类,其显著的实用性能不仅超越了古代服饰等级标识的传统价值,而且在拓跋鲜卑建立的北朝政权统治时期,款式简单的[衤两]裆被纳入等级体系,并对后世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系统梳理北朝人物图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认为北朝时期以[衤两]裆为名的服饰或相关者大致有四种,分别是[衤两]裆内衣、[衤两]裆衫、[衤两]裆铠及背带裙,并对每一种服装的形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弥勒是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早期河北地区常见的佛教造像题材之一。本文主要以造像题记为依据,结合佛教典籍内容,分析此时期河北地区弥勒信仰的差别,旨在探讨北朝时期弥勒信仰在河北的流传状况。佛教发韧于古印度,在我国的传播是随着佛教典籍的翻译而展开的。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11.
南朝与北朝对高句丽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都以招徕远夷为事 ,高句丽遂得在南北朝之间周旋 ,左右逢迎 ,成为南北朝时期外夷之首。南朝除了招徕一道外 ,还试图以高句丽牵制北朝 ,所以册封赏赐很优厚 ,高句丽有悖意旨之处 ,南朝多曲原之 ;北朝把统一全国作为己任 ,每次高句丽滋事后 ,北朝都有讨伐之意 ,但由于种种原因 ,仍对高句丽实行封册、恩赏、求质、聘妃和责让等政策。  相似文献   

12.
北朝是赵郡李氏发展成高门大族的重要历史时期,"李氏三祖"中,尤以东祖李顺及其子孙在北朝影响较大,而出土墓志也多集中于这一房支。李宪是李顺一支在李氏家族承传中的重要人物,通过对自李宪起李氏四代墓志文献的解读,辅以传世文献相印证,在对李宪本人的生平遭际及仕历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探绎其家族在北朝政权中的政治沉浮及其上升为高门大族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史学界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十分显著,不论是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还是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政治制度和文化社会方面,研究的论著数量十分丰富。本文欲就2007年全国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习称长安为“咸阳”楚一鸣自西汉以来,在关中立国建邦的王朝皆都于渭河南岸的长安,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有称长安为“咸阳”的习惯。今就读史所见,略举数例,以见其概:1.《文馆词林》卷695引曹植《毁鄄城故殿令》有云:“大魏龙兴,只人尺土,非...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主办,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域与南北交流"高层论坛于2018年4月14—15日在扬州大学召开。与会的40余位学者所提交的30余篇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域与南北交流为主,兼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化、制度与文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广陵为中心的江淮地域与南北交流是本次论坛的主题。胡阿祥《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从区域史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域在南北对峙中的军  相似文献   

16.
尔朱世邕墓志是目前所见北齐时期尔朱氏墓志的首次发现。志文对尔朱氏郡望、世系的记述及所反映出的尔朱氏在北朝地位的演变,不仅为研究北朝的显赫世家尔朱氏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证材料,也对研究北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职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写经题记看北朝敦煌民众的崇佛心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峰 《敦煌学辑刊》2006,2(2):110-119
北朝时期敦煌地区的写经活动是当时民众奉佛的一种重要方式。约在北魏宣武帝年间,该地佛事发展兴盛,社会写经需求大量增加,并有了商业化的倾向。其写经的主要用途是为了读诵受持和流通供养。整个北朝民众写经题记和发愿文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形式与内容,反映着民众相应的奉佛心理的不同变化,这些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论北朝妇女的妒悍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妒悍在北朝是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北朝妇女多将妒悍作为一种检校夫婿的职责,不惜采取各种方式防止夫婿纳妾和再娶。北朝妇女妒悍得到了一定的社会支持和默许,北魏时,已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迨至北齐,其风日盛。北朝妇女妒悍风气日盛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原因:鲜卑族原始社会风习的影响是其历史根源;魏晋以降社会风气演变的结果;北朝男性重娶和贵嫡贱庶社会风气是其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礼仪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 ,五礼成为国家的礼仪制度就发生在此时。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中始于魏晋之际。汉末三国是五礼体系的孕育期 ,魏晋之际到萧梁前 (北朝至北魏末 )是五礼体系的发育期 ,萧梁至隋是五礼体系的基本成熟期。师古与适用是此时期人们制定礼规的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不仅仅是一种制度 ,也是一种实践。重根本、尚往来的思想 ,既是对秦汉时期礼的继承 ,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内容及特点。魏晋南北朝五礼的实践活动对于说明五礼制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五礼在魏晋之际形成制度 ,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儒学内部古文经学战胜今文经学 ,是魏晋之际五礼制度化的历史及学术原因 ,迫切的社会需要是五礼制度化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20.
磁县紧邻北朝时期邺城都城遗址,县域南部、西部的平原和岗坡分布着众多北朝皇陵及宗室等高等级墓葬,根据墓葬壁画内容和特征,本文对墓葬分型进行研究,同时对壁画内容反映的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葬俗以及民族、区域文化交流等多元文化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