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梳理了中国境内渤海未成年人墓葬的考古发掘材料,并对其埋葬习俗进行了初步讨论。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可分为单人葬和多人葬。未成年人单人葬数量较少,随葬品及墓葬形制较为简单,埋葬方式以一次葬为主;多人合葬中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均较为丰富,以二次葬为主。根据墓葬形制的规律,认为埋葬未成年人的墓葬中单人葬早于多人葬。未成年人与成年男女共同埋葬是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的特点之一,由此认为,家庭是构成渤海社会的最小单元,并体现出渤海社会牢固的亲情观念及稳定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2.
车马制度是先秦丧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丰镐地区西周时期的车马埋葬状况,将该地区的车马埋葬分为墓葬中随葬车马器和设置车马坑两种类型,通过梳理丰镐地区西周时期的墓葬材料,从随葬车马器的种类、数量、摆放位置以及车马坑设置等几个方面,总结该地区车马埋葬的特点,分析了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晚期车马埋葬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材料丰富,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墓葬数量的研究,认为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未成年人并未完全葬入墓地,在集中埋葬的公共墓地以外,很可能存在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单独墓葬区.而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墓葬区多在房址附近或者主体墓地边缘,以埋葬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为主,其葬俗也与公共墓地的成年人相异.  相似文献   

4.
曹家庄墓地位于山西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时代介于战国中期至新莽时期。通过对该墓地随葬动物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葬动物以羊为主,次为猪和鸡,鸡在汉墓中的使用频率较高;随葬动物的组合方式反映出其半牧半农的经济类型;多以牲肉随葬,所使用的部位主要为前肢,不用头、蹄;战国墓葬中随葬牲肉的性质可能与文献记载的“苞牲”有关;西汉武帝后期墓葬的用牲方式与匈奴墓随葬头、蹄的习俗有明显区别,应是对原有土著习俗的因袭,若其族群确为匈奴人,那么用牲方式的变化应是其汉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河南上蔡县卧龙岗战国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龙岗位于上蔡县城西北部的黄土岗。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对墓葬区进行了发掘, 清理古代墓葬 50余座, 多为战国西汉墓。此次发掘, 对研究蔡国故地的社会形态及埋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浙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批重要的古代遗址和墓地得到发掘,使得我们今天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古代的墓葬结构、埋葬方式以及死者随葬品的组合等埋葬习俗.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对江浙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其发展及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计算机考古年代序列分析系统的结果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墓葬的随葬器物、墓地分区、墓区分群和墓葬的排列规律,尝试考察楚中小型墓葬的埋葬规律,发现使用雨台山墓地的人在生前的关系可以相应的划分为几个层次,墓葬排列很可能是按亲属关系的不同分别进行埋葬。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目前所发表的红山文化墓葬材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红山文化墓葬埋葬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分工及丧葬礼仪制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红山文化墓葬起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出现在西周晚期,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中期,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伴随燕文化势力向本地区的渗透和扩张,石构墓葬遗存在战国中晚期衰落。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邻不同文化发生交流,石室墓是辽东地区和本地区石构墓葬文化之间融合的产物。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埋葬习俗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传统因素表现出了持久的影响力。对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表明,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6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长治、屯留等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余吾镇西邓村南发现的一批战国、汉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0余座,主要年代为战国至汉代。从墓葬形制看以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器、铁器若干。屯留西邓墓地的发现为晋东南地区战国至汉代时期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原平市北贾铺村清理了东汉中晚期的7座墓葬。通过随葬陶器以及棺内铺垫石灰,死者头枕灰泥枕等埋葬习俗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这批墓葬的主人与当时活跃在北方草原的鲜卑集团关系密切。原平地处汉魏时期的雁门郡,是当时北方游牧集团南下侵扰比较频繁的地区,也是中原王朝安置归附的北方游牧集团部众的区域之一。结合文献记载,北贾铺东汉晚期墓葬的人群很可能属于当时归附于中原王朝的鲜卑部众,而这些率先接受了汉文化影响的鲜卑集团有可能在埋葬习俗等方面对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郑市赵庄墓葬区是郑韩故城周边一处东周大型公共墓地,墓葬时代涵盖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墓葬形制及随葬遗物体现了郑人的埋葬制度和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13.
吴伟华 《文博》2009,(3):3-11
莒国是先秦时期东夷少昊部落建立的国家,其贵族埋葬制度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集中反映在随葬铜器墓中。莒国随葬铜器墓可以分为四期。据此,莒国贵族的埋葬制度相应的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形成期、鼎盛期、消亡期,其年代为: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战国中期。莒国贵族的埋葬制度吸收东夷文化的因素,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受到了齐、楚等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市赫山区十字山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48座,其中38座墓葬年代大致为战国中晚期。从墓葬形制看均为竖穴土坑墓,且以小型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器、铁器若干。十字山墓群战国墓葬的发现为益阳地区战国时期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研究提供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试论唐代皇室埋葬制度问题孙新科唐代皇室埋葬制度是唐代最高统治者对于皇室成员葬礼的规定。作为凶礼的主要部分,它和唐代其它礼仪制度一样同属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按照这个制度埋葬的唐代各个时期皇室墓葬,不论是墓地的选择、地面石刻组合、封土堆形状、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江西婺源地区发掘一座小型宋代券顶砖室墓,墓葬形制与随葬品都是典型的宋代风格。墓葬中出土了一面"破镜",反映了一种埋葬风俗—破镜重圆。这种葬俗从唐宋时期开始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江西地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7.
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6年5-8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丹江淹没区葛家沟墓葬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79座。其中5座战国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陶器、铜器、铁器55件(套),为研究豫西南地区战国时期墓葬的埋葬习俗以及秦楚文化交流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广东佛山河宕、深圳屋背岭和博罗横岭山三处墓葬材料中反映埋葬习俗的特殊现象,尝试探讨岭南商周时期的性别差异、社会分工差异、两性地位及等级制度、社会组织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商周时期岭南墓葬中存在着用石锛与纺轮、砺石与纺轮标示墓主人性别的埋葬习俗,折射出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倾向,即石器加工制造及作战等活动主要由男性承担,纺织等活动主要由女性从事。横岭山墓葬已明确显示存在社会等级制度,且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横岭山一期,即商周之际。男女两性的地位在横岭山一、三期大致势均力敌,到四期,男性的地位已超过女性。家族组织在商代已存在,到周代在生产分工方面发挥了作用,呈现出家族分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内蒙古岱海地区饮牛沟墓地的随葬器物,推定了墓葬分期,揭示出墓葬的埋葬顺序和墓地的布局特征,区分了三个按照各自埋葬规则且并行存在的墓区.根据随葬品组合特征在空间上呈现的分布规律,将墓地布局和葬俗相对应,以及墓葬分组与人群相对应,揭示出死者头向、葬式、埋葬规则、随葬的生活用品、装饰品、武器(或工具)、动物骨等在空间分布上的对立与对应,据此推断出该墓地的结构,根据墓地形态和社会分层推断该墓地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20.
襄樊余岗战国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6年,在襄樊市团山镇余岗村北发掘了32座墓葬,墓葬分三区:墓子地、岭子上、卞营。墓子地和岭子上墓区的30座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卞营墓区的2座墓为砖室墓,大部分随葬器物为陶器。这批墓葬可分为五期:战国晚期、秦统一至秦汉之际、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东汉晚期。余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襄北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墓葬的分期、年代、秦楚关系以及埋葬习俗、文化特征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