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覆托1.将托纸润湿、溻浆,并垫干纸撒水,再挑除遗落的排笔毛等异物。2.喷湿画心,并将干净的潮毛巾依次覆盖在画心上面。3.将托纸浆面朝下面平铺在湿毛巾上面。小幅画心先从右首始;折起一段托纸,取走一条潮毛巾,再把托纸原位刷合。尔后,再依次重复(向右)折托纸、撤毛巾、原位刷合的步骤,直至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2.
《乾隆射箭油画挂屏》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射箭油画挂屏》以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习武为题材绘成(图版一)。挂屏周缘饰紫檀木阳纹线边框(框纵105.3厘米,横224.1厘米;画心纵95厘米,横213.7厘米),其内部设木质骨架,由立骨十一根、横骨五根构成,共组合为若干个等面积小方格。骨架上裱多层浅黄色高丽纸,绘画者便直接在纸上作油画,不另敷画布。挂屏背面的中上部贴一黄纸签,其上墨书楷体:“如意洲双松书屋”七字。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工艺中,在揭裱旧画画心遇到原托纸和画心粘得很牢固时,要用热水闷,烫使浆溶解,分离,然后用手指边捻,边搓,边揭。费时又容易损伤画心。α-淀粉酶溶液浸渍或湿敷水解淀粉。去除浆糊的黏性,很容易将托纸揭去。方法操作简易,省时,揭取时不会因浆糊粘连揭伤画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工艺中,在揭裱旧画画心遇到原托纸和画心粘得很牢固时,要用热水闷,烫使浆溶解,分离,然后用手指边捻,边搓,边揭。费时又容易损伤画心。α-淀粉酶溶液浸渍或湿敷水解淀粉,去除浆糊的黏性,很容易将托纸揭去。方法操作简易,省时,揭取时不会因浆糊粘连揭伤画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博物馆现存一幅名人题款画像,纸地,画心纵81厘米,横50厘米。中部为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关百益的画像,四周有蔡元培、刘海粟等八人的题诗、题词,右边是关百益自题诗一首(见图)。此画像是画家王济远先生用毛笔与水墨所绘的“人体速写”,它的线条流畅,笔墨精细,人物神态自如,正如蒋恢吾在此画像上所题  相似文献   

6.
该画纸本,纸呈黄色,巨幅横披,多处破碎。纵133.5,横285厘米。 画面内容为牡丹山石。作者以工笔重彩的写实手法描绘盛开的牡丹,以写意手法描绘山石及土坡。画面大部绘淡蓝、浅粉、浅黄、大红色牡丹。整幅作品气势非凡,雍容典雅,细腻逼真而又自然。叶、枝、花前后  相似文献   

7.
<正>在古旧书画的修复中,对于发生残损的画作,必须通过相关技术的整复才能使作品得到延存,但是由于画作质地不同,不仅所用方法有所区别,所起作用及其结果也因之有异。中国古代书画主要可分为纸质和绢质两大类型。纸质书画的补缺称为"隐补"。"隐补"是指托完画心纸后,在托心纸的背面对破损处进行加补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受损画作在上完"托心纸"后,由于原有画心受损缺失,破损部位实际只有"托心纸"衬于破口,画面本身则仍呈亏损状态,这时不仅画作  相似文献   

8.
铁岭市博物馆1987年于开原民间收购一幅手卷,仇英款《仿张文友清明上河图》。此画卷为绢本、设色,纵38、横832厘米。其中引首长164厘米,画心纵37、横358厘米,尾长310厘米,上、下裱有0.5厘米宽的绫条。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发现的中统交钞是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此钞纸长16.4,宽9.3厘米。正面板心长15.6,宽8.2厘米。背文墨印11.3×4.5厘米。正面上方朱印方6.4厘米,下印方7.8厘米,背面朱印盖上端,方5.8厘米,均为九叠篆文。正背两面左上角所盖之合同印宽3厘米。  相似文献   

10.
厦门华侨博物院委托上海博物馆为其修复馆藏的珍贵书画文物,其中有一件绢本《成亲王行书七言对联》,画心老化发脆,有严重断痕、折痕、开裂,画心起空脱浆,字迹磨损残缺,己严重影响到保存与展出,急需修复。因为此件作品是写在稀绢上,经过研究,为使墨迹不受损,需保留原托纸。运用传统的书画修复工艺,通过添浆、清洗、对画心暂时性加固、揭除原覆背纸、小托、全色接笔,镶嵌画心、贴条加固等步骤,使此件文物的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恢复了原貌。  相似文献   

11.
王翠,恽寿平山水书画册,水墨纸本,画心长22、宽15.5厘米。字长23.5、宽15.5厘米。书、画各十二开,由王翚画山水,恽寿平行书对题。从《柳碧桃红图》的题跋中可知,此册作干戊辰暮春,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年王翠56岁,恽寿平55岁。此册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七十年代济南市文物店提供。  相似文献   

12.
在揭裱修复古代书法、绘画作品的过程中,由于画心的破损往往需要修补。修补用的纸或绢除去质地、纹理基本一致而外,颜色总比画心要浅一些,这就需要用国画颜料将修补的破洞的颜色修复得跟画心的底色一样,这就是全色。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博物馆现藏有一幅《明皇击球图》(卷)(见图版肆:1)。纸本,水墨。引首高32、长92.2厘米;画心高32.3、长230.5厘米;题跋高31.8、长318.6厘米。白描画唐玄宗(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等嫔从们骑马击球的场面。引首有明代中书舍人金湜隶书“龙眠真迹”四字。拖尾有明初大家傅著  相似文献   

14.
王翚、恽毒平山水书画册,水墨纸本,画心长22、宽15,5厘米。字长23.5,宽15.5厘米。书、画各十二开,由王翚画山水,恽寿平行书对题。从《柳碧桃红图》的题跋中可知,此册作于戊辰暮春,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年王翠56岁,恽寿平55岁。此册现藏干济南市博物馆,七十年代济南市文物店提供。  相似文献   

15.
故宫养心殿内纸质文物主要包含贴落与隔扇心,其中贴落集中于正殿、东西暖阁及佛堂一区。在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书画修复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并针对佛堂一区保存状态较差的贴落进行修复。“寿”字贴落原存于养心殿佛堂长春书屋,糊贴于丁香花壁布之上,其画心纸为黄色描银龙纹粉蜡笺纸。为了研究其结构和工艺,使用多角度摄影技术观察贴落保存现状;通过显微剖面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结合显微红外光谱扫描技术研究画心纸的显微结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分析表面黄色染料;并对画心和背纸的纤维显微形貌进行观察。在科技分析基础上,对“寿”字贴落进行保护修复。此研究首次对清代宫廷藏粉蜡笺纸的结构、材料与工艺进行科学分析,为这类加工纸的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西应县佛富寺释迦塔,即通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1974年在木塔四层主佛——释迦牟尼塑像内发现一批辽代遗珍,同时在一层高约11米的大塑像侧墙顶端发现一份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387年)的大布告。这是目前所见最大的古代布告之一,弥足珍贵。布告纵94.5、横276厘米。白麻纸,版刻墨印。每版印成一纸,第一纸横95、第二纸横89、第三纸横92厘米,三纸粘连成一张大布告(图版捌:上)。每纸上方有一纸制提纽,似为张挂所用。布告前二、三行间盖有三处朱文篆书方印,一、二纸和二、三纸接缝处亦分别盖有此印各一方(图版捌:下)。五处朱印为发布布告的衙门官印——"山西等处提刑按察司印"。  相似文献   

17.
1986年秋,周至县文管所入藏一副叶恭绰楷书对联(封四)。藏前经有关专家审定,确系叶氏遗作。此联纸本绫装,各长172、宽38厘米,绫料为淡蓝无图案直布纹,画心为安徽净白四尺单纸,纸质用料精良,做工考究,纸上正书“惟有荣名寿金石,敢将法物诂球刀”。上联款“希祖先生雅属”,下联款“叶恭绰”,绰字下钤“恭绰长寿”粗白文印,再下为“玉父”细朱文印。通篇精力充沛,结构浑成,神采飞扬。可惜整幅作品因保管不  相似文献   

18.
《嵇燧画郭子仪夜行图》,为民国初年绢本设色画卷。画心纵123厘米、横68厘米。作者嵇燧,清末民初扬州人,工人物画,钤印多为云孙,也有题识江都云孙嵇燧。此画幅左上部有题字:“郭子仪七夕夜行,仰见空际赤光耕车,绣幄中有一美人,仪择(择)祝,  相似文献   

19.
卢见曾《出塞图》(图版一),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绘玉门关外卢见曾等行骑状。画心纵159.6厘米,横83.8厘米。画面中央绘卢见曾乘骑正面象,貌清癯,微(?),神态自若。前后二骑马人,为随从人员。卢  相似文献   

20.
旅顺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五彩瓷大碗,高11.5厘米,口径28.3厘米,底径14厘米。小撇口,深圆腹,斜壁,浅圈足,底足不粘釉。通体施繁密红绿黄彩绘,碗外壁绘琴、棋、书、画四组人物画面,在画面一处牌坊建筑上竖书有“詹士府”三字,并以莲瓣纹、草叶纹在碗底近足处形成一条装饰带,碗内壁绘三凤穿莲花图,并在近口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