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4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与伊川县文管办联合对唐齐国太夫人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1659件文物。其中金银器21件、金银饰300件、玉石器36件、宝石饰1200件、骨雕35件、铅饰24件、铜器6件、铁器12件、钱币12枚、陶瓷器9件,石刻4件”。从发掘简报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其文物品类丰富、数量大,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发现,我们试就21件金银器的用途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齐国太夫人墓是1991年由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一座墓葬,位于伊川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的鸦岭乡杜沟村。墓葬为一单室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通道和墓室组成,共清理出文物1618件,加上县武装部移交的21件和县公安局移交的20件,共计1659件。其中包括金银器、金银饰、玉石器、宝石饰、骨雕、铅饰、铜器、铁器、钱币、陶瓷器和石刻。这座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随葬品丰富,在洛阳地区较少发现。特别是出土的金银器较为齐全,造型别致,纹样纤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九江县马回岭镇富民村荞麦岭自然村北100米的大垄上发现荞麦岭遗址。2013年下半年,为配合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星子至九江段)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九江文博力量对荞麦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在遗址的北侧发现唐墓三座,编号分别为M1、M7、M20,现将墓葬情况报告如下(图一)。一、墓葬形制  相似文献   

4.
2003年9-12月,我队为配合洛阳市西南环城高速的建设,在对伊川县城关镇大庄史前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遗址西部发掘唐墓2座,其中M3保存较好(图一),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3顶部已破坏,由斜坡墓道和长方形土洞墓室组成。方向175°。墓道位于墓室东南。残长1.2、宽0.8米,坡度30°。墓室位于墓道之北,呈  相似文献   

5.
王敏凤 《中原文物》2022,(4):126-130
洛阳伊川大庄M3是洛阳地区不多见的出土器物甚丰的小型刀形墓。出土器物主要有镇墓兽、武士俑、文官俑、马、骆驼、罐、铜镜等,发掘者根据铜镜的流行年代将墓葬的年代确定于不早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然而根据墓内大部分器物特征,此墓年代应该在唐代早期,从而证明这种打马球的菱花镜早在唐代早期就出现。此铜镜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观念,折射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6.
7.
洛阳伊川元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4月,距洛阳市伊川县南15公里的元东村北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两座古代墓葬(编号:92YM4、92YM5)。其中92YM5为壁画墓(图一)。伊川县文管会闻讯即派人前往调查,并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第二文物队派员对两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将两墓的发掘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墓壁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西安郊区和附近各县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发掘的几座大型和中型的唐墓内都发现有壁画,这是解放以来考古工作中一项新发现和新收获。这批壁画无疑是研究我国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极珍贵的资料。唐墓壁画多见于墓室、甬道或前室的墓壁上。一般是先在墓壁抹一层草泥,再搪一层石灰,然后绘画。有的则直接粉刷一层石灰,就绘在上面。由于墓的墙壁有砖、土的分别,因之壁画保存的情况也不同。砖室的壁画容易脱落,最好就地保存。土洞壁画保存较好,保存也比较容易,可以固  相似文献   

9.
·62·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2003年 1月,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沙元村村民,在村内打井时发现一座金代砖雕墓(图一)。我队获知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发掘。该墓编号 2003LYGSM1,保存较好,仅东壁上部受损。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与随葬器物该墓为单室砖砌仿木结构穹隆顶墓,坐北朝南,方向 185°。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图二)。墓道位于甬道之南,宽 0 56米,呈斜坡状,坡度 46°。但墓道大部分位于现代房基之下,无法发掘,因此长度不明。封门砖位于墓道北端,与甬道相距 0 18米,侧立 13层,逐层内收至甬道顶。高 1 69、宽0 51米。…  相似文献   

10.
1992年5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基建工程,发掘清理了一批唐墓,在一座编号为C8M932的唐墓中,出土了较为少见的唐代“安史之乱”时期铸行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铜钱。现将此墓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位置与形制该墓位于洛阳北郊、邙山南麓,南距隋唐洛阳外郭城北墙约1·5公里(图一)。墓葬为洛阳地区常见的“刀把形”竖穴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方向183°。因早年平整地面,墓的上部已被破坏。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北宽南窄,斜坡式,残长1·5、宽0·88~1·12、深0·56米。甬道为过洞式,宽1·12~1·2、进深0·6、残高0·6米。甬道北…  相似文献   

11.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二十五公里的九峻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有陪葬墓188座,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昭陵博物馆20多年来先后发掘清理了30余座陪葬墓,出土了不少壁画精品。  相似文献   

12.
西安西郊唐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2月,在西安西郊新西北火车站东侧基建施工中发现唐墓1座,陕西省博物馆派人于1984年12月5日至7日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新西北火车站东北约100米处,正当唐长安城外郭城开远门外。墓底距地表深达6米,因此发掘中将墓室全部进行了清理,而墓道只清理了一段。墓葬为单室土洞墓,方向正南。墓室长方形,长2.58、宽1.9米。墓室西侧有一砖砌棺床,宽0.9、高0.36米,长与墓室相同。墓口宽0.76米,以砖封门,堆砌较乱。棺床用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50年代初唐代墓室壁画在关中出土之后,这无疑填补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空白.也许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发掘数量尚不太多,媒体传播也较为有限,人们对唐墓壁画的认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八、九十年代,当陕西文物部门辟出专室进行陈列,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和保护以来,它的巨大学术价值和艺术魁力不但为人们所逐渐认识,而且其影响之大,也远远超越了国界.这一幅幅艺术杰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奇珍.本文是对几幅较大篇幅壁画研读之后的细浅认识,权做引玉之砖,以就教于方家.章怀太子李贤墓中有一幅著名的《打马球图》,气氛紧张而热烈,堪称精品.这是描述大唐皇室体育运动题材最为重要的一幅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在河南洛阳①、安阳②、郑州③、禹县④、上蔡⑤、扶沟⑥、偃师⑦、巩县⑧、温县⑨、陕县⑩等地发现、发掘了一批唐代墓葬,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就作者所看到的材料对河南唐墓作一概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同志们指正。一、葛葬形制河南唐墓主要有土洞墓和砖室墓两种。土洞墓的墓室有方形、长方形、带耳室的长  相似文献   

15.
大同市南关唐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3月,大同市电力公司在市区南关建职工住宅楼时,于10号楼基内发现古墓葬。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得知情况后速派员前往,对施工所占地段(8、9、10号楼基)进行全面钻探,并对所勘探出的15座古墓葬(编号M1~M15)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形制这批墓葬位于市区南关迎宾西路南端,市中行办公楼南面的高坡地带(图一),排列有序,无打破叠压关系。墓口皆开在0.3~0.6米的土层下,墓葬形式有砖室墓(M3、M7)和洞室墓两类,而洞室墓又可分为刀把形(M6、M14、M9、M11)和直壁形两种。竖井式墓道均开在洞室南侧,底呈缓坡状,向墓门方  相似文献   

16.
朝阳双塔区唐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8月,朝阳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在双塔区政府西北处建住宅楼,经双塔区文物管理所勘探,发现古墓6座,其中3座早年已遭破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朝阳市博物馆对余下的3座墓葬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结果报告如下。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墓葬位于朝阳市双塔区政府西北约30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位于伊川槐树街的伊川机械厂在厂区建设中发现一座古代墓葬,我队派员对其进行了发掘清理工作。该墓葬(2005LYCM1,以下简称M1)墓顶东南有一直径约0.6米的不规则形盗洞,棺床东南角铺底方砖被揭开,墓顶北部塌落,其余部分保存相对完整(图一)。现将发掘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阿能 《文博》2011,(6):38-43
唐代墓葬中镇墓四神俑形象多有出现,目前学术界虽多有论述,但其具体名称及在墓中所起作用尚不十分明确。本文试就唐章怀太子基所出镇墓四神俑展开讨论,指出两镇墓天王俑其学名或称当圹、当野,在墓中用以驱鬼辟邪保护基主肉身及灵魂不被侵犯;其脚踏之小鬼或为天王眷属,又因其得进食太牢者而被视作善的对立面。两镇墓兽或为"祖思"、"祖明",在墓中起着镇慑恫吓、驱除鬼怪"守护"死者亡魂及墓内随葬器物不被侵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银山岭地处五岭山脉都庞岭的南侧,是平乐县张家镇燕水村旁的一座小土岭,附近岗峦起伏,平地开阔,燕水和同安河从旁流过,沟通桂江,这里上通湘漓,下达西江流域,西通郁江、黔江,东达南海。银山岭富含锰矿,1950年代以后,在银山岭西北麓的锰矿开采区不断发现有青铜器、陶器和铁器等古代遗物,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宿白 《文物》1995,(12)
宿白先生的《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根据墓葬形制的不同,将西安地区唐墓分为四型,认为此四型分别与皇室重臣、五品以上(其中三品以上又可分出一级)、五品以下、庶人的身份级别相对应,并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和有关考古资料,提出唐陵地宫应为前、中、后三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