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其始建年代尚无定论。本主要依据《陈氏书院契据登记簿》中记载的陈氏书院兴建时选地购地资料,认为其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相似文献   

2.
正汉口紫阳书院这样工程浩大的建筑群,从开建到形成规模,历经四十多年。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财力和物力,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智慧和精力,还有人为之付出了生命。《汉口紫阳书院志略》,有一份《始建书院姓氏》,在此全部录下,让他们的后人,承袭祖上的荣耀:吴积隆汪璲余尚煜余宗经吴定邦余应菲汪大中金生汪映涛余祖仪黄云生余廷壎朱之贵程祥余绍基徐如珍  相似文献   

3.
正理学助推复兴宋以后书院与科举若即若离,或彼此消长。元朝对书院教育提倡不足,控制有余,仅修复几所前朝书院了事。元代广西考中进士(文科)的仅10人。明朝建立后约100年间,府、州、县学比较发达,书院不被重视。嘉靖以后,府、州、县学由盛转衰,自由讲学之风盛行,书院进入兴盛期。明代广西有书院70所,主要分布在府治所在地的州县,包括桂林、  相似文献   

4.
<正>光绪辛丑年(1901年)初春,举人张瑞玑接受了平阳书院山长的聘书。这一年瑞玑三十初度。平阳书院在平阳府城东关,它的前身是临汾县属的正谊书院,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临汾知县宫懋言始建,雍正年间修葺过一回。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新任平阳知府徐浩大加扩建,改为府属平阳书院。临汾旧称平河县,平阳书院俗称平河书院。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广西史志文化研究丛书出版资助项目的专著《广西书院研究》(邓敏杰邓韬著)由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广西书院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考订严密科学,论述系统全面,是一部研究广西书院史、广西教育史、国学源流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工具书,填补了广西书院整体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全书共82万字,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清代乾嘉之际的广西文化名人冯敏昌,在官场并无煊赫的地位,可是因其品德高尚,才识卓拔,生前身后都有很好口碑,赢得了不少荣誉。他有幸参加了堪称世纪工程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广西仅此一人),在岭南著名学府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端溪书院担任过主讲,生前被诰封奉政大夫,死后人祀乡贤祠,如此等等。但如果没有40卷诗集、9卷文集以及大量书法作品流传下来,他在当时和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不会有如此高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院肇姶于唐,初盛于宋,首挫于元,复兴于明清,终结于清末民初。广西书院起于宋,命运类同全国,惟书院与官学在广西彼此消长,持续流芳逾千年,共同书写广西乡土教化和国学文脉的源远流长。作者通过实地踏勘、稽考古今史志文献和参照近人考辩,还原了历史上广西300余所书院的兴废始末和发展脉络,尽可能确认其源流因革,力求正本清源,铭记信史。  相似文献   

8.
周中 《羊城今古》2002,(3):60-61
宋代为祀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由官府始建濂溪书院于广州府城春风桥北转运司署旧址。元季毁于火。明英宗正统二年(1436)重建于广州药洲之西奉真观旧址,有演极堂及两外斋舍,额以濂溪书院,屋凡数十楹,内有周元公祠。明天顺八年(1464)时任监察御史涂伯辅修葺书院,建爱莲亭。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时任按察史宇元善疏池中淤泥,  相似文献   

9.
正紫阳书院在全国有好多处,也可以说到处都有,就其所在地域排名,一般依次为徽州、苏州、杭州,漳州、汉口。有一种说法,最为著名者,为杭州、苏州、徽州三地。前一个排名汉口屈居末位,后一个排名汉口无名。汉口紫阳书院始建时间肯定不是最早,根据《汉口紫阳书院志略》文献记载,汉口紫阳书院肯定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最为壮观,功能最为完备。汉口紫阳书院缘起清康熙年间,汉口的商业社会,已经繁荣到华夏之冠。与此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各个  相似文献   

10.
<正>南明河对于贵州人文蔚起可谓得天独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即“天地人”三才优势。有关历史文化的传承宏扬,全赖于兴学施教。元朝初年,就在今市府路原市政府一带,始建贵阳地区最早的学校——顺元路儒学,后学校渐毁废。至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4年),由曾任过该儒学教授的何成禄,在学校的原址上建起了贵阳地区的首座书院——文明书院,为贵阳书院教育讲学、培育人才之滥觞。  相似文献   

11.
广西学记文即叙述广西学校教育活动的古代记体文章,多存于广西方志之中。因其数量众多,作者录误在所难免。本文就《灵山县儒学记》《赵刺史建容县学记》《重镌桂林府学释奠图记》《三元书院记》《清湘书院记》《重修南宁府学记》《重修文庙记》《迁建县学记》这八篇作者有争议的广西学记文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12.
木子语 《湖南文史》2013,(10):52-53
清末很多在北京为官的进士喜欢辞职回乡当老师。如福州人林则徐(1785—1850)曾说过:“30年前的福州,读书人不想升官,即使考中进士做了京官,也宁可归乡,在州郡书院里找一个教书的工作养家糊口。”他说的虽是嘉庆年间的情况,但整个清末基本如此。1883年,四川富顺县人刘光第(1859—1898)考中进士后被授刑部广西司主事(司法部副厅级官),因母丧守制回乡不归,在地方书院教书。浙江湖州人钱振伦(1816-1879),22岁考中进士,在北京十来年,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许多理学大师及其弟子纷纷入桂,在他们的提倡和推动下,理学通过书院、官学、书籍刊行的方志在广西传播、发展,对广西思想文化的开发产生巨大的影响。广西本土的理学家的出现,为理学在广西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代理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明治以后的日本极为关注中国情势发展,各种势力争相介入,广搜信息.地处华南边陲的广西,亦属其窥探范围.日本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多次以大旅行的形式深入广西进行调查,撰写了一批极具实证价值的旅行记和调查报告.还有不少各具背景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到广西了解地域经济、政治、社会与军事情况.这一方面暴露了他们的觊觎之心,另一方面也留下一批宝贵的近代史料.本文以东亚同文书院的活动为中心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陆原 《风景名胜》2012,(3):110-113
建于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的浙江仙居县桐江书院,虽然没有像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睢阳书院一样名闻全国,但能经受八百年的世事变故,经受八百年的霜雪摧残,傲然屹立至今,不能不使人感到惊叹。  相似文献   

16.
正岭南在古代包括广东、广西,现在又包括海南地区。岭南书院的发展与海外商路的开拓关系甚大。唐宋元时期,相对于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来说,这里属于不发达地区,书院发展较缓慢。然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岭南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加,许多知名一时的学者不约而同的选择岭南地区作为其传播思想、广收门徒、开枝散叶的地区。在陈献章、湛若水等理学名儒的推动下,岭南书院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明代怀远古城始建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历代兴革修葺几经变迁,其情形在旧志、碑刻等文献中多有记载。本文以旧志为文献线索,结合碑刻等相关史料,亲自踏勘古城,与现存遗址一一进行文献勘比印证,厘清古城自始建至晚近城池建设的阶段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举世闻名的东林党人在明朝末年惨遭阉党迫害,他们讲学的场所东林书院亦遭拆毁。本文以生动翔实的史料阐述了书院被拆毁的经过,并简述了阉党被清除以后,明清两代书院建筑逐步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书院是古代私人或官府所设立的讲学肄业之所。最早的书院可上溯到宋代四大书院,即白鹿、石鼓(一说嵩阳)、应天、岳麓书院。自明以后,书院为习举子业而设,数量愈增。清朝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从抚臣袁廓宇请,修复衡阳石鼓书院。嗣后各直省以次建立。直省省城所设立的书院,由政府拨给经费,供给师生膏火。书院师长,由督抚、学臣选聘德才兼备足为多士模范的人担任,并不分本省外省和已  相似文献   

20.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公里的嵩山南麓,因其地处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10月下旬,我们一行30人,在当地政协黄女士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嵩阳书院。站在嵩阳书院大门前的平台上,南可俯瞰登封市全景,北可望嵩岳太室山诸峰,真乃清幽静逸,不愧是读书的好地方。嵩阳书院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