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19,(11)
<正>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如黄河之水,激荡澎湃,奇丽多姿。作为河南现代美术领军人物之一的谢瑞阶,以其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尤其是黄河为题材的山水画享誉中国现代美术界。他于50年代至60年代多次跋山涉水,行程万里,深入到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七省区的黄河两岸,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了解黄河的水情及水利建设,对黄河的文化内涵有深刻的领悟。他锐意创新,突破前人藩篱,在对黄河的性格刻画和画水、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4月17—18日,"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性转型发展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校举行。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联合主办,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及海外的百余名经济地理学者出席论坛。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出席论坛并致辞。开幕式由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主持。  相似文献   

3.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大汶口文化西来,到达河南东部、中部甚至西部地区;湖北屈家岭文化北渐,到达河南西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两者在河南交汇,这在中国考古学上是独树一帜的。从地层叠压关系可以看出,它们往往介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反映了这一系列文化的消长、取代和变迁。大坟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深入河南所到之处,对与之相遇的晚期仰韶文化产生较大影响。河南的大坟口文化展示了黄河中下游古代文化的交流,而河南的屈家岭文化则连接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古代为便利黄河两岸的交通,多利用黄河涨水季节过后,在水上搭建浮桥,创造了建造浮桥的方法。北宋以前,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为长安、洛阳两个都城,关中、河东、河北、河南经济亦较发达,因此,黄河浮桥多建在今河南西部至潼关间,像著名的河阳、河中桥,就是其中的代表桥梁。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不息,横亘在中国中部大地上。沿着黄河线旅游,您不但可以观赏黄河的磅礴气势、峡谷平湖等胜景和两岸独特的风光,更能饱览沿途众多的名胜古迹,体察独异的乡风民情,深究中华民族之源,可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今文明一路歌”。 黄河从陕西潼关流入河南,在台前县张庄进入山东,河南境内长约711公里,沿岸旅游景点众多。现把东起开封西止三门峡近400公里长,黄河中游最佳处的主要景点向您介绍如下: 中原旅游名城开封,北濒黄河,南通江淮,战略地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2月24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名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一、"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刘庆柱认为黄河是中国的象征。"黄河""黄帝"居"中","中"是国家的象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  相似文献   

7.
大河之旅     
窦贤 《丝绸之路》2010,(5):12-16
一条大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这就是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孕育了人类的文化和精神,那些散落在黄河流域成千上万的人文景观让我们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8.
河南自古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因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方是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代河南大部分属于豫州,居九州之中,所以又称“中州”和“中原”。在历史上河南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地名,我们已无法稽考,不过至少可以断定在商代就已开始了,因为在甲骨文中发现商代在河南有一些地名资料。所以,我们说当人类最初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之时,有了文字,人们为了“度地居民,本有定居”,于是就产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据史料记载与《黄河志》的统计,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其中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重大改道有六次。第一次重大改道:在上古时期,黄河在下游"播为九河",分多股入渤海。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环境与历史研究》(Studies in Environment and History)系列丛书(1)的一种。作者穆盛博(Micah S.Muscolino)为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曾在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历史系、乔治城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为牛津大学墨顿学院中国史教授。穆氏的学术兴趣专注于中国环境史,综其研究特色,大略有二:第一,研究指向上,致力于从历史角度——"历史上人们如何引起、感知及因应环境变迁"——理解中国当代的环境挑  相似文献   

11.
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黄河河患中心从江南段向其上游的河南段推移,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几任河臣均把治河重点放在河南段。河患中心的转移和治河重心的变化推动了雍正年间河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了江南黄河、豫东(河南、山东)黄河的分治。雍正二年至八年(1724-1730年)间,先后担任副总河和河东河道总督的嵇曾筠在河南推行以开挖引...  相似文献   

12.
1938年6月,蒋介石为阻挡日军西犯,竟然“以水代兵”,命令军队在河南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结果不仅没有取得军事上的主动,反而使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千百万人民遭到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3.
毕生笃志驯黄龙─—访黄河水情专家陈赞庭程占功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给沿岸特别是下游人民造成过深重灾难。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治理黄河取得了45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看到黄河的巨大变化,人们不会忘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广...  相似文献   

14.
黄河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早在远古蛮荒之时 ,她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 ,孕育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在中华文化发生、发展、壮大的悠悠历史长河中 ,黄河文化不仅是重要源头 ,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一直占有主体的地位。黄河文化不仅最富地域特色 ,而且也最具民族文化特性。可以这样说 ,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就不能不了解黄河文化。为了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发掘和弘扬黄河文化精神 ,由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八省区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邓家湾遗址陶塑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仙竹 《江汉考古》2001,(4):65-72,83
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里山上的小陶塑动物,在黄河、长江流域都有发现。黄河流域有河南临汝煤山遗址、河南伊川马回营遗址等,长江流域有湖南安乡划城岗遗址、湖北随州两化园遗址、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浙江桐  相似文献   

16.
正谈及山西,向来有"表里山河"之称。省境四周,山环水绕,构成与邻省的天然分界:东以太行山界河北与河南,西以黄河界陕西,南以黄河之一部及王屋、析城诸山界河南,北以长城界内蒙古自治区。在这看似界限分明的自然环境背后蕴藏的则是山西文明史几千年演进中嬗变、兴替、融合、再造的复杂历史图景。安介生教授所著《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一书即展示了历史时期"山西"这一政区地理空间的"区位价值"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康熙帝如何治理黄河》1128年,金人攻打南宋,东京留守杜充开决黄河大堤,以水为兵,阻挡金军骑兵南下。这导致了黄河在今天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境内分多支南流,然后夺淮河入黄海,这是黄河非常重要的一次变迁。这次黄河南派一直持续了700多年,在一开始的时候,南派的黄河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河道,分股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境内泗、汴、睢、涡、颍等河流的河道,主流最后夺淮河的河道流入黄海,漫淹沿线地区,为祸非  相似文献   

18.
《旅游》1997,(1)
九千万河南人民喜迎’97中国旅游年——河南省推出的主要旅游线路(1)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郑州(黄河游览区、乘气垫船游黄河、汉霸二王城、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省博物馆)→开封(相国寺、铁塔、龙亭、包公祠、宋都御街、山陕甘会馆)→登封(少林寺、中岳庙...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1日至3日,由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河南省历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史前沿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会议论文70余篇,主要围绕考古新发现与黄河文明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中古时期国家与社会,唐宋变革时期的经济、制度与思想,明清以来的中国与世界,近代以来的河南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发展潜力巨大。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强黄河生态保护、确保黄河长治久安、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又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区域错位发展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