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南京汉口西路132号,有一幢建在山坡上的二层小洋楼.独门独户.周围树木环绕,郁郁超葱。恬静闲适,这就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居。60年代傅抱石在这里生活了几年时间,直到去世。1985年,这里被辟为“傅抱石纪念馆”。 傅抱石是画坛公认的一代宗师。其画名鱼追齐白石老人。人称”南北二石”。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簧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相似文献   

2.
张蔚星 《收藏家》2007,(3):3-10
2007年1月6日,“傅抱石家属捐献傅抱石绘画印章著作手稿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新大殿内新近落成的“傅抱石艺术馆”隆重举行,该馆的开馆仪式也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3.
○○今年,2004年,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特别是美术绘画界,可说是“傅抱石年”。从今年3月到明年2月,傅抱石百年诞辰大型纪念系列活动,在海内外陆续展开。首先启幕的是中央电视台于2004年3月24日起,在6频道播出的大型电视电影《傅抱石》,并在北京和南京举行了开播仪式。随后,8月中旬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傅抱石百年诞辰大型画展”,盛况空前;紧接着,8月下旬和9月上旬,先后在江苏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举办“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和“傅抱石百年诞辰绘画艺术展”,一时轰动江南六朝古都。在南京的展出,笔者均参与其盛,亲身感受了这位蜚声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赵启斌 《收藏家》2014,(11):12-20
今年是傅抱石诞辰110周年。通过举办绘画专题展览、学术研讨和出版画集的形式来纪念我国一代伟大的艺术家——傅抱石先生! 9月26日,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联合举办了傅抱石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推出了“大匠踪迹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绘画特展、“大匠踪迹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研讨会”以及《大匠踪迹——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型画集。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今年,恰逢两位与南京有密切关联的文化名人百年诞辰,一位是开创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大师傅抱石,一位是著名报人、作家、学者张友鸾,他们或开宗立派,或办报著述,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纪念两位文化名人的杰出成就,本刊特刊发《一代艺术大师傅抱石》与《张友鸾的传奇人生》二文。前文作者借参加“傅抱石年”大型纪念系列活动的契机,在采访傅抱石次子二石先生的基础上,对纪念活动的盛况,傅抱石苦学成才的经历,其命维新———抱石精神的核心,以及新金陵画派的创立与艺术思想,作了全面介绍。傅抱石对人文精神的极其推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  相似文献   

6.
从矿物调查线索、地质考古研究成果以及有关古献记载考证,丁沙地所出“玉角”可能是茅山石(白石、水石),相当于“琨”,而溧阳透闪石玉当为“瑶”。“扬州厥贡惟瑶琨”,其瑶琨即小梅岭所出之“瑶”和茅山所出之“琨”的合称。  相似文献   

7.
张蔚星 《收藏家》2005,(7):47-54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江苏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山水画派”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和“新金陵派”同处于一个时期的,南京还有一个“新金陵花鸟派”,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李味青,赵良翰,韩少婴,张正吟四位已逝的老画家,就是这个画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春风又绿江南岸。在整个江南“绿”得最透的城市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镇江。镇江襟山带江,江河交织, 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多姿。这里有绮丽的金山,雄秀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这里意韵悠长的西津古渡街沿江而立, 南山烟雨氤氲着诗意;这里南朝石刻刻满了沧桑,茅山“老子”正待开讲《道德经》;这里街市上有“镇江三怪”可品尝, “芙蓉楼”有名山名泉名茶名楼“四绝相聚”……在这春风又把镇江“绿”得晶莹剔透的时节,欢迎您来这里看看。  相似文献   

9.
心斋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96-103
“茅山道士”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你一定想像不到如今的茅山有多热闹,想像不出茅山道士有多忙碌。以道教天生的世俗和亲和,我们甚至很难把它和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联系起来。“十万朝山”的盛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代人对茅山的痴迷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其中所折射出的或许不仅仅是宗教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利2006广州冬季拍卖会将于12月12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隆重举行,此次拍卖会分别由“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中国油画、水彩、雕塑及广东油画”三个专场组成。12月10至11日预展。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特别推介傅抱石的《一生好入名山游》。此作为傅抱石晚期作品,更为集中和直观地反映了傅抱石的艺术主张和追求。傅抱石山水的气势和张力,乃至危悚雄壮,都可在《一生好入名山游》中深深领略。另一幅是被誉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大师”的赵少昂的《雪竹珍禽图》。此图创作于1943年,是赵少昂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体现了他早期画风…  相似文献   

11.
茅山是我国道教名山,地跨江苏句容等县,道教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历史上有不少著名道士隐于此山修炼。南朝齐梁道土陶弘景是其中最著名者。陶弘景(公元452或456—536),是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禄,隐于茅山立馆修道,至梁大同二年(536)逝世于茅山北部的朱阳馆(弘景曾在此道馆修炼),其间居茅山达四十余年,死后窆于朱阳馆东南约二百米的雷平山(茅山北部的一座小山峰)。  相似文献   

12.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0,(3):138-148
吕碧城。何许人也? 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聊见其誉隆盛。苏雪林在《女词人吕碧城与我》中云:“碧城女士不但才调高绝,容貌亦极秀丽。”认为她是“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是剑仙”.并曾把某杂志上吕碧城一幅“美艳有如仙子”的玉照剪下,供奉多年,直至抗战入蜀始失,“可见我对这位女词人如何钦慕了”。  相似文献   

13.
国画大师徐悲鸿早在1942年的重庆《中央日报》上即撰盛赞傅抱石:“抱石先生,潜心于艺,尤邃于金石之学。于绘事在轻重之际(古人气韵之气)有微解。故能豪放不羁。抱石年富力强,倘要致力于人物、鸟兽、花卉,备尽造化之奇,充其极,未可量也。(张)大千(黄)君璧之外,又现一巨星,非盛世将至征乎?”画坛巨擘,慧眼识才,傅抱石果然成为中国杰出的国画家、篆刻家、美术理论家和美术教育家。被誉为画、、书、印“四绝”的一代宗师。今年是傅抱石诞辰百年,谨以此纪念先师。  相似文献   

14.
夏天的辉腾锡勒草原,我不知道用什么色彩去形容,因为这里的精彩,不仅仅是草原,其独有的盛夏色彩更让你眩晕,尤其是7、8月份正是辉腾锡勒草原最美的季节,蓝天,黄花,白云以及一亿年前的火山岩.这里有着最著名的黄花沟旅游景区,黄花沟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内蒙古大草原.所以来这里的看点不仅仅是草原,更有一亿年前的火山岩在静静诉说着一段地球变迁的地理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日本因素对傅抱石的影响在其研究中众说纷纭、各有见解。本文试图从傅抱石留日经历的史实入手,结合近代中日美术交流等历史情境和社会背景,从三个方面(日本画坛影响下的傅抱石绘画思想之流变、日本画风影响下的傅抱石与岭南画派之比较、日本艺术理论对傅抱石绘画思想之内在影响)探讨傅抱石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绘画观念乃至风格造成的实际影响和深层原因,并作出合理的历史阐释,挖掘傅抱石绘画思想中对日本绘画复杂而微妙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1,(2)
正"吞吐大荒——傅抱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绘画展"展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晚年作品近50余件,是傅抱石晚年绘画的一次集中展示。傅抱石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六年里,爆发出强烈的创作激情,取得的艺术成就无与伦比。傅抱石在这一时期不断挖掘具有时代特色和自我鲜明个性特色的绘画题材和绘画创作主题,带动了"新金陵画派"的整体性崛起,将江苏乃至我国的美术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也将他的绘画艺术与浪漫而充满生命力的大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跨出了成功的一大步,创造出了新中国的一代经典。  相似文献   

17.
萧平 《收藏家》2003,(10):59-62
仲夏,北京“中贸圣佳”秋拍预展中,看到两组傅抱石册页,印象深刻,久久难忘,略书观感如下。其一毛泽东诗词大意图册,计八页,五页钤印“甲辰所作”印者,作干1964年,三页钤“一九六五”印,即为该年所作。“韶山诗意”(1964年作)写韶山冲全景:山峦、丛林、溪桥、农田、村舍和点缀其间的人物活动。韶峰耸起一段苍翠一一这是傅抱石最喜用的加了墨的植绿。这溢发着生机的色彩,似有沁人肺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槐.福建漳州市长泰县人.生于明永乐至正德年间.由于任过秉笔太监.又任过四川、浙江等边疆监军、外贸提举.长泰县人称其“胡坂太监”或“林监军”。在明朝廷政治权力斗争中,他洁身自好.又乐于助人;既具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又能甘守清贫.至今在长泰县流传着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陈蕃  朱纪玲 《文史春秋》2008,(10):43-45
1950年春节期间,我所在的苏南军区特务团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抽调两个营到茅山地区执行新的任务。第二天,军区首长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刘先胜司令员和陈丕显政委的指示:一是刚从苏北调到茅山地区的“国民党解放军官教导团”(下称“解教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江苏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山水画派”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和“新金陵派”同处于一个时期的,南京还有一个“新金陵花鸟派”,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李味青、赵良翰、韩少婴、张正吟四位已逝的老画家,就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他们长期生活在南京民间,自甘淡泊、埋首学问,贫困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在艺术上的辉煌。他们在艺术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理想,都强调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从艺术流变的风格上看,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