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维一 《文史博览》2005,(4):10-13
不在电影院放映的“内部电影” 电影还有“内部”,凡是解放后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想来都不会奇怪。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有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吃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内部电影”就是只供个别特殊人物享受的精神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2.
不在电影院放映的“内部电影”电影还有“内部”,凡是解放后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想来都不会奇怪。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有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吃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内部电影”就是只供个别特殊人物享受的精神生活用品。到了“文化革命”,“外部”电影几成绝响,差  相似文献   

3.
宋美龄是个标准的电影迷,蒋介石则未看过一部完整的电影;她喜欢抽烟,但蒋介石在场的时候尽量不抽;她把化妆当作是一种社会礼仪,而且很严格地划分“等级”。  相似文献   

4.
王丰 《文史博览》2006,(9):32-35
宋美龄是个标准的电影迷,蒋介石则未看过一部完整的电影; 她喜欢抽烟,但蒋介石在场的时候尽量不抽; 她把化妆当作是一种社会礼仪,而且很严格地划分“等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那个时代当然指的是“文革”时代。那个时代不但看电影难,而且就那么干巴巴的几部国产片,人称“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再就是八个京剧样板戏改拍成的电影。翻来覆去就这么些了,再没有别的电影可看的了。所以关于“老三战”电影,全中国的观众没有一个不是看过三遍五遍十遍八遍乃至十几二十遍的。电影中的那些个台词啊,一个个都倒背如流耳熟能详:“高,实在是高!”“太君太君,李向阳进村了!”“小孩,看见八路地有?”“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事情到后来有了一点转机,这就是开始有从外国进口的影片…  相似文献   

6.
袁志柱  董昕 《华夏地理》2004,(7):100-117
那还是数十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铅笔从哪里来"的科教电影,于是记忆里的东北到处充斥着阳光明媚的森林、高耸参天的大树、"鼻子"里冒着浓烟的拖拉机和伴着油锯的巨响轰然倒地的树木……  相似文献   

7.
佚名 《文史博览》2009,(11):47-48
看过电影《星球大战》的人都知道“西斯”是什么,那是一个由投靠黑暗势力的职业武士组成的古老组织。实际上,真正的秘密社团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在秘室里进行,很少为外人所知。  相似文献   

8.
佚名 《湖南文史》2009,(11):47-48
看过电影《星球大战》的人都知道“西斯”是什么,那是一个由投靠黑暗势力的职业武士组成的古老组织。实际上,真正的秘密社团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在秘室里进行,很少为外人所知。  相似文献   

9.
“武术看程小东,动作看罗礼贤”。不管你是否承认,香港影坛的这个说法流传已久。你可能不认识罗礼贤,但你看过的港片,大约六成左右的电影特技,出自这位昔日跆拳道黑带冠军转行的电影人。你曾经看到周润发、刘德华、张国荣在电影中做出的高难度特技,其实都出自于他。  相似文献   

10.
吴千 《文史博览》2013,(11):21-22
早在1887年至1888年间,清王朝就在其大本营内修建了两条鲜为人知的皇家“游玩”铁路,一条在御苑颐和园内,一条在皇城之中,它们都是专供当时紫禁城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游览享用的。这两条御用铁路都是由当时的洋务派李鸿章提议修建的。1887年正值李鸿章在海防前线的渤海岸边修筑津沽铁路,  相似文献   

11.
舒秋玲  任建军 《旅游》2009,(9):28-47
对西藏的认识来源于那部传奇电影《农奴》,很多如我一样的人,还在少年时就看过这部电影,立志一定要到西藏去,这在当时却显得遥不可及。及至1997年我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至今已经整整十二年。十二年里十多次进藏,光阴荏苒,而我对西藏的美丽和神秘始终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所以当我见到《农奴》中饰演强巴的大旺堆老师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您的电影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梅兰 《文史月刊》2003,(12):12-14
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大概都记得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李侠”和“何兰芬”。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反映我党地下工作者斗争生活的影片曾在中国电影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教育和激励了中国的几代人。岁月荏苒,沧海横流。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或已经离开人世。当时间的长河将我们缓缓载入21世纪第三个春天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寻找到了一对60年前从北平向我党发出“红色电波”的人生伴侣,他们的经历和电影中的主人公相比,与其说是相似,不如说就是当年他们惊险人生的缩影。这对默默无闻的伴侣,就是已故的原天津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13.
梅兰 《文史春秋》2003,(9):51-53
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大概都记得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李侠”和“何兰芬”。这部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的反映我党地下工作斗争生活的影片曾在中国电影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教育和激励了中国的几代人。  相似文献   

14.
龚菁琦 《人物》2018,(1):170-171
P:听说你是因为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才对翻译中国文学感兴趣,在这之前有接触过中国文学吗?是什么印象? A:来中国之前,我根本没接触过中国文学,但看过张艺谋的电影.印象比较深。后来发现他那些我喜欢的电影都是小说改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等。那个时候就开始对中国文学感兴趣.觉得比较浪漫主义,戏剧性强。但后来发现那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我到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15.
《民俗研究》2014,(4):F0003-F0003
仓,就是仓库,是储藏粮食的地方。粮食少的时候用囤,多了就建仓,国家的仓库大,叫“太仓”,就是超大规格的仓库了。西汉文景时期,无为而治,国富民安,《汉书·食货志》描述说:“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廩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相似文献   

16.
柯云  丽阳 《文史天地》2005,(2):42-44
看过电影“76号”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重要角色叫丁默村,他就是丁默邮(原名丁勤生1。他本是戴笠的干将,如何又投靠了日本人,成了日特呢?笔者根据原中统特务头目、县政协文史委员刘君的回忆,得知他与日本人勾结的秘密内幕。  相似文献   

17.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结束的时候,有些人站起来想走,又坐了下来,因为还有花絮。我一个人坐在那儿,把所有花絮都看完。我想起很多从前看过的花絮,它们如同天边的星光隐没在脑海里,此时,又杂乱地浮现。  相似文献   

18.
观点     
我的地盘我做主 甚少完整听过他的原创歌曲,但断断续续看过他的一些MTV和演过的电影。调侃过他以脊椎炎为由“逃避”兵役,似看过本期封面文章之后,才知道他真的有这样的疾患,也才知道他在他的专业领域里是多么的敬业和专注。  相似文献   

19.
28岁的贵州青年吴大全,或许没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可是,他的人生几乎和电影主角一样——在浙江省第四监狱服刑的时候,他竟然偶遇真凶!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魏敏芝出演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老师,成为“谋女郎”;十年后的今天,“谋女郎”的光晕已经退却,魏敏芝是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的留学生,美国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板邀请她独立执导和主演一部叫《母亲的心愿》的电影。在这场美丽蜕变的后面,有她不服输的倔强精神,有两鬓斑白的父母的支持,更有她的孪生妹妹魏聪芝的巨大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