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张庄桥墓出土铜器谈“蜀西工”诸问题郝良真7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在邯郸市南效张庄桥村北发掘了二座砖拱多室墓①。其中,在一号墓出土了1件鎏金银铜酒樽;在二号墓出土了1件带刻铭的铜酒樽托盘和1件铜酒樽盖。三器现藏邯郸市博物馆。该墓出土的这三件铜器,均通体...  相似文献   

2.
皇”。1987年在广丰征集1件卣①9,器底部有“公作宗宝尊彝”2行6字。四川出土的带铭青铜礼器有3件。广汉1960年彭县竹瓦街出土一批铜器,其中有2件觯②1,1件器内有“牧正父己”4字;另1件器内底有“覃父癸”3字。在长江下游出土的西周铜器中,较...  相似文献   

3.
山东桓台发现“祖戊”爵觚李日桂(济南市博物馆)1980年桓台县村民捐献给我馆铜器一觚一爵,据说二器出自桓台史家村。铜觚,器壁厚薄均匀光滑,侈口粗腹,腹腰饰饕餮纹,腰上有弦纹二周,腰下有弦纹三周。觚高22.1、圈足深5.8厘米,圈足内壁铸有铭文3行18...  相似文献   

4.
辽阳博物馆收藏有两件1988年出土于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石嘴山汉墓中的西汉刻铭铜器,其中的铜魁应为铜承盘,与同墓出土的铜熏炉是一组器物。两件铜器所刻铭文为研究汉代计量提供了实物资料,也反映了汉代辽阳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5.
1967年5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从新城铺村征集铜鼎和带铭文铜觚各一件。1972年4月,又从距新城铺村四公里的冯家庄征集带铭文铜爵一件。现将此三件青铜器简介如下。觚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有凸弦纹两道,腹下弦纹两侧各作一十字形槽。腹部饰两组以双夔合成的饕餮纹,衬以细云雷纹。圈足饰四组夔龙纹,夔龙舞  相似文献   

6.
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中,铭“司(兔丂)母”者二十六器,计有方壶、圆斝、圆尊各一对,觚十一件、爵九件,铭文均为正书(图一,1、2、7)。另外,有大方尊二件,器底亦铭“司(兔丂)母”,但在“(兔丂)”旁多一“癸”字,铭文为反书(图一,6)。此二件方尊与前面二十六器当是一人之物,故妇好墓共有“司(兔丂)母”之器二十八件。在妇好墓不同铭文的铜器组中,“司(兔丂)母”组仅次于“妇好”组,足见此组铜器之重要.  相似文献   

7.
扶风庄白大队新发现的西周窖藏铜器一百○三件,有铭文的七十四件,包括西周前中后三期,是微史家族遗物。这样完整的未经破坏的窖藏是前所未见的。1977年7月作者得在周原考古队扶风工地看到全部器物,觉得内容太丰富了。本文只能概括地介绍其重要意义。并对其中最重要的墙盘的铭文作初步的解释。第一,这是微史家族的铜器,在七十四件有铭铜器中确知属于微史家族的共五十五件,此外,陵方罍、商尊、商卣、旅父乙觚  相似文献   

8.
新乡市博物馆所藏青铜器数量丰富,中原地域风格突出,其中馆藏铸铭青铜器五十余件。“卫父己”铜觚和“卫父己”铜觯尤其引人注目。文章通过对“卫父己”的释读,对其进行族属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和对器物铭文的阐释,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从汉字字源、商代政治背景出发,对早期卫氏与卫国进行探讨,为早期“卫”文化溯源打开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山东长清、桓台发现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南市博物馆于1980年2月征集到两批商代青铜器。一批是长清县归德公社前平大队社员在该村附近耕地时发现,有铜爵、铜斝各一件,伴出陶豆一件,出土地点距小屯村商代遗址3里许。另一批是济南市环境卫生处工人所送交,有铜爵、铜觚各一件,据说在桓台县东北12里田庄公社史家大队西南崖  相似文献   

10.
刘金霞 《文物春秋》2013,(4):77-78,F0003
沧州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通过征集、拣选和考古发掘等途径,收藏了数十件铜器,本文介绍了其中的部分精品,包括商代青铜觚、春秋扁茎斜从青铜剑、战国青铜三穿戈、汉代青铜弩机、汉代青铜错金豹镇、元代铜权等。  相似文献   

11.
刘霞 《中原文物》2004,(5):61-64
南阳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精致的青铜器,其中有几件汉代刻铭铜器尤为珍贵,现挑选7件未见著录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平顶山市的西周应国墓地,自70年代被发现以来,出土了大批文物,倍受研究者瞩目。80年代发现的第84号墓,有铜、玉石、陶、金、骨、料器等质料的随葬器物共130余件(组),以铜器和玉器最多,其中铜器多件带有铭文,有的有“应侯”字样,证明此墓墓主为应国的一代国君。据研究者推定此墓的年代为西周恭王时期。本期刊发了简报。 1993年,在应国墓地第242号墓出土一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共8行74字。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在镐京举行大射礼,对胜利者柞伯给予奖赏之事,内容较为重要。本期刊发了有关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5,(1)
2010年11月,陕西省子洲县裴家湾镇关王岔村出土了6件商代铜器,包括鼎、卣、觚、尊、瓿、盘各1件。种种迹象表明,这批铜器的埋藏性质很有可能是墓葬。从形制和纹饰上来看,这批铜器具有鲜明的商代晚期特征。此次出土的铜器,均为典型的殷墟式铜礼器,应来自于商文化核心分布区。子洲关王岔出土的商代铜器,是近年来陕北地区出土的为数不多的商代铜器群之一,为研究商代晚期陕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1月,岐山县北郭乡樊村农民在村北取土时,发现铜斝、戈各1件,后送交岐山县博物馆。县博物馆随即派员前往出土地点勘察,发现现场已遭破坏。据发现者介绍,与这2件铜器同出土的还有2件陶鬲,惜已残为碎片。在调查时又征集到近年樊村出土的铜器5件,陶器8件。现将部分器物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74年2月,河南中牟县黄店村社员张彦兴在田间劳动中,在距地面二米深处挖得完整的青铜器两件、一些破碎铜片和绳纹陶片,当即将两件完整铜器送交省博物馆。 1978年春,中牟县大庄村社员李抓妞在平整土地时也发现一些青铜器及一堆陶片。铜器中觚、爵、戈各一件,于1979年5月送交省博物馆保存。  相似文献   

16.
《文物》2015,(4)
<正>2004年底,滕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盗掘前掌大遗址古墓葬案件,当场收缴鼎、簋、甗、觚等铜器5件以及一些铜器碎片。滕州市博物馆接报后,立即对被盗墓葬(编号04M1)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又出土铜觚及玉柄形器各1件。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前掌大村南南岗子墓地西北侧百余米处(图一)。墓口呈正方形,边长4.9米,墓底距地表约4.7米。此墓被盗掘两次,墓底已被严重扰乱,棺椁情况不明。在墓底东北角,残余约0.15平方米范围  相似文献   

17.
高江涛  庞小霞 《南方文物》2009,(4):92-92,93-96
1973年,在山东兖州西李宫村发现一批铜器,见有铜卣、铜爵、铜觚和铜刀各一件,其中铜卣盖内与腹底铸有铭文“蜀册父癸”,铜爵腹内铸有铭文“移父癸”。铜卣与铜爵铭文第一个字基本相同,应为同一个字,一般认为是“索”,材料公布者认为器主是《左传》定公四年载周初封鲁所赐殷民六族之一的索氏。本文在重新考释该字的基础上,对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浠水县博物馆馆藏东汉铜洗浠水县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珍藏有六件东汉铜洗。铜洗为解放初征集所得。现简介如后:1.汉安平阳侯洗2件,形制大小一样。敞口,沿外卷,通高7,口径19厘米,浅平底,圈足,足径8.5厘米。(图一,1)洗内底饰双鱼,头异向,体相对,双鱼...  相似文献   

19.
淳化县文化馆征集到一件铜碟。该碟铜色紫红,浅腹侈口,圈足。器表光洁,无锈蚀。口径9、圈足径5,6、高1.2厘米。腹内饰阳纹双鱼,铸“宜侯王大吉羊(祥)”六字,隶书。外底铸隶书阳文三行: “建武十年三月丙申周仪造”“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十年”即公元34年。自铭年代的铜器,在淳化县还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文物>最近刊发了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先生的大作<新见楚式青铜器器铭试释>①(以下简称<试释>)一文,该文披露了崇源国际拍卖公司征集到的29件精美楚式青铜器,计有盘、(匝)各1,带盖升鼎7、鬲7、簋8、豆2、瓿1、方壶2,其中24件为有铭铜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