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孩子     
2011年初,我去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见一位朋友,他从5岁开始弹钢琴,从中国弹到美国,如今35岁了,仍在此读博士。在音乐学院的大厅,一位从,“州来纽约陪读的中国母亲拉住了这位朋友。这位母亲的孩子考上了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预科,这是万难获得的机会,但她发现,孩子到美国之后,不爱练琴了,这令她焦虑万分,她让我的这位朋友给自己的儿子做一下榜样,在音乐学院的大厅里大声地训斥起自己的儿子来。  相似文献   

2.
橄榄果,在我们家乡也叫“思乡果”。开始吃的时候微带酸、涩,但只要喝上一口凉水,顿时,满口甜丝丝的,一直甜到心里,那嗞味确实美极了。橄榄为什么先苦后甜,回味无穷?在哈尼族中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哈尼族妇女,丈夫去世很早,带着一个男孩名叫妥罗,母子俩生活很清贫。母亲是个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品行高尚的农家妇女,从妥罗懂事开始,就教育他为人应该正直,并能吃苦耐劳。妥罗将母亲的教诲牢牢记在心里。妥罗长大后,由于发生战争,被应征入伍了。出发时,家家户户的亲人都来送行,并把最贴心的话告诉自己的孩子,把最好的东西让自己的孩子带上。妥罗的母亲也来为孩子送行,由于家贫,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只从家里抓了一把橄榄放在妥罗的手里,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位母亲讨厌孩子的二叔。因为他常常表现出一些粗野、放肆的行为。所以,她给儿子京明做了详细规定,诸如不准在人前“翘二郎腿”等,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粗野无缘。但是,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周末,孩子的叔伯一起过来做客,二叔正好做出妈妈禁止孩子的事情——他把穿着鞋的脚放到了茶几上。京明马上大声说:“在我们家里,是不准把脚放在桌子上的!”这句话,是母亲常对孩子使用的。二叔听到训斥声,非常生气,但他没有说话。这时,孩子的母亲能够想象到二叔的不快,就转过头对儿子说:“京明,你要规矩点儿,不许对你二叔说那种话!”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者,分别给他们写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两封来信说的是同一件事:分苹果,读来颇耐人寻味。一封信是一个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妈妈听了,瞪了我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手     
母亲忙完家务,坐在沙发里向妻要剪子。妻翻了几个抽屉也没有找到,现在都不做针线活了,要找把剪子真是不容易。“我记得放这儿的,怎么找不到。”妻咕哝着。我问母亲找剪子做什么,母亲说要剪指甲。妻从抽屉里拿出指甲剪,说用这个吧。母亲接过指甲剪,看了半天,笑着说:“我一直都是用剪刀剪指甲,这个我还用不惯。”“让我给你剪。”说着,我顺手接过指甲剪。母亲不同意,看我执意要剪,而且她确实不会用指甲剪,就迟疑地伸出了手,脸上竟然有点难为情。我抓住母亲手掌,摊开,我吃了一惊,这是母亲的双手吗?母亲的手怎么是这样的?粗糙的手背上,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6.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孩子手中。 一位职员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他把快乐的钥匙塞在老板手里。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无意中遇上几位年轻的父母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外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都上小学了,也没见她交几个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她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他们的言语中都包含  相似文献   

8.
万箭穿心     
父亲出轨的家庭,孩子一般会对父母双方持什么态度?我本以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直到碰见一位母亲。跟她一起来相亲的是她妈妈。普通的农妇。‘张嘴说话.极重的烟嗓。她对自己的女儿极力肯定:“离婚她没有一点锴!”指指她,“男的在外面‘尬伙’人。”——“尬伙”人是青岛方言,意为出轨、乱搞男女关系,很轻蔑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是极有名的。民间有“三岁看老”的俗谚,这话是否适合孔融?那得看你怎么理解这个“让梨”的故事了。如果你觉得让梨体现了这孩子的孝悌谦让,那显然不适合,因为长大后孔融发表了许多怪诞、反人伦的议论。譬如他说,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就像东西放在容器里,一旦倒出,就和容器没关系了,所以并不用怎么感恩;至于父亲,更不值得一提,他之所以生我,不过是“情欲发耳”一别说在那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即使今天,这话也极其刺耳。  相似文献   

10.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山林里面住着勇敢的伦鄂春……”当知青时,我们与鄂伦春人是邻居,听说了不少关于猎人的故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他们对孩子的训练。鄂伦春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放在皮口袋里,挂在母亲的身上。当他们能够拿枪时,狩猎生涯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并非小节     
最近听说这样一件事:父亲和8岁的儿子一起到商场购物,由于疏忽,售货员多找了父亲两元钱,父亲对此无反应,儿子却是看得明白,一路上不停地提醒并提出疑问:“售货员阿姨多找了两元钱,为什么不把钱还给阿姨?”回到家,孩子母亲得知缘由,便立即让孩子父亲把钱拿去退还,并告诉儿子,钱已退还给售货员阿姨了。父母亲从孩子的脸上看到了笑容。这看似微小的事触动我的是这位母亲的做法,根据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性的思维,这是一位懂得教育,具有良好教育方式的母亲,虽然只是区区两元钱,但如何处理它却影响着孩子整个心灵。我们知道,8岁的孩子已开始在学校中接受各种文化知识教育,以及各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社会  相似文献   

12.
读高中时,与我同寝室的五位同学,每人都有一套名牌西服,惟独我没有。穿着粗布衣服在同学眼前晃来晃去,总觉得自己掉价。但我来自农村,能读书已经是一种奢侈,当然也就别想去穿什么名牌西服了。但我实在经不住名牌西服的诱惑,一个星期天,我特意回了一趟家,向父母要钱买名牌西服。父亲听后低头叹气,母亲则哽咽着说:“孩子,咱家里穷,爹娘对不起你,让你在外面受苦了,等有了钱,再给你买,好吗?”我带着一腔怨气离开了家,回到了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来学校找我,他把我叫到一个无人处,说:“孩子,穿上名牌衣服,看上去好像有了身价,但脱了之后呢?最…  相似文献   

13.
一次家访,我遇到过这样一位母亲,与她有过如下一番对话。母亲:我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女儿是老大,成长过程非常顺利,从没让我操过心,现在已经上了大学。老二从小就放在爷爷奶奶那里抚养,直到该上小学了才回到我的身边。这个孩子真是让我伤透了心。我每天都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14.
经常能看见孩子透过玻璃在观察着外面的世界,和成人不同的是,他们的专注和好奇程度要比成人强,因为他们的鼻子都被压扁了,他们恨不得透过这玻璃,能够触摸到事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就此把儿子打了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  相似文献   

15.
安妮教子     
熟悉中国股市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安妮这个名字的。从股评家到投资家,安妮在十年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安妮是一个很专业的人,同时安妮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母亲。安妮有一个独特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的关键是注重培养他的性格,而并非培养他的学问。在培养性格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她常常对儿子这么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要父母督促你呢?生存也是你自己的事,父母更是无法替代,今后你背叛父母都没关系,但是千万不能背叛自己。为自己负责是一个男人最起码的责任。”安妮和丈夫约法三  相似文献   

16.
年满18周岁的高昌华,生于太仓市某镇的一个极为平常而又普通的工人家庭,其父亲是太仓市某国营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工,母亲是某集贸市场的一名卖菜女工。他们白手起家,含辛茹苦地将自己的心爱的独生儿子高昌华拉扯大,并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高昌华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小学、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性格也比较开朗,而且还和班上大多数同学比较合得来,同学关系一直不错。然而,别人并不知道,他常常表面一套而心里想着另一套,把自己想的东西掩饰起来。就在高昌华上小学三年  相似文献   

17.
星期三下午,一位母亲陪同儿子前来看病。她说儿子小明目前正面临高考,她非常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小明考试老是走神,成绩每况愈下。家长的埋怨、老师的指责使其症状愈发严重,有时甚至对着考卷发呆,就是动不了笔。在和这位母亲的交谈中,我一直留心孩子的举动。孩子很瘦,戴了一副度数不浅的眼镜,镜片后面是一双始终显得有些羞怯和不安的眼睛。他不时地看着我,当发现我也在看他时,又慌忙低下了头。孩子考试为何会走神?为了把走神的原因解释得更清楚一点,我对这母子俩首先谈起了“注意”。“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盆紫菊花     
美国一位在玛丽教堂教书的母亲,向8岁、10岁的两个孩子宣布了一个计划:希望他们在学校附近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挣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些食品,送给那些感恩节可能连顿像样的晚餐都吃不上的人。母亲的用意是让孩子们明白,给予比接受更让人愉快。而给予的美好愿望,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变成现实。感恩节那天,两个孩子早早便来到母亲的房间,他们得意地攥着自己挣来的辛苦钱。他们为此耙扫过树叶,摆过餐桌,刷洗过碟碗,帮助过小弟弟小妹妹们。现在呢,只想快去买东西。在超市,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看!花!”紧跟着旋风般地冲向植物陈列处。母亲竭力劝说他们要实际一些,用余下的钱再买些主食,这样可以让人多吃几顿。“可是,妈妈,”孩子们一片尖细的吵吵声,“我们就是想买花”。  相似文献   

19.
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世代中国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用来光宗耀祖的一种工具。这话很有针对性。当今由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到了极点。有些经历过“文革”的家长,想把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从孩子身上找回来,这种心态下便产生了攀比心理——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幼便是“神童”,超过其他同龄小孩。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位法国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上街,过马路时,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恰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飞速而来,虽然司机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是孩子还是吓得惊慌失措地倒在地上。这时,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拉开车门走出来。司机感觉自己开车太快,惊吓了孩子,应该向孩子及其母亲道歉。然而,孩子的母亲却不但没有责备司机,反而严厉地责怪孩子:“过马路不看前后左右,太莽撞,是你自己的错。”然后责令孩子向司机道歉。最后,这位小朋友果真心服口服地向司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法国,曾经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中国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