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共有汉学研究所近20个,教授约40名,其中还不包括大学和专科大学内的东亚专业、其他从事中国研究的社会科学专业和专事汉语教学的部门以及一些独立的科研机构,阵容之庞大为欧洲之冠。总体来看,德国汉学界关于当代中国,尤其是现实问题很少问津,这可以说是德国汉学的一个特点。除了当代文学的研究外,只有波鸿大学汉学研究所的部分教授和科隆大学的现代中国研究所专门从事当代中国的研究。汉学家们好像有意无意地把  相似文献   

2.
享誉世界的德国汉学,如果从德国汉堡殖民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习的1907年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德国历史的变迁,德国汉学在现、当代经历了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期的德国汉学,跟欧洲其他国家的汉学并没有什么两样,明显受到帝国扩张主义的影响。在希特勒暴行的纳粹时代,部分学者被迫流亡他国,造成了德国在汉学史上的巨大损失。而二战后东西德的分裂,也使得双方汉学研究的路向南辕北辙:东德汉学为逃避政治的敏感而长期处于孤  相似文献   

3.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耿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等国。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执欧洲乃至整个国外汉学之牛耳者。法国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了国外的第一个汉学讲座,汉学从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  相似文献   

4.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0,20(1):93-103
美国汉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早期美国汉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裨治文、卫三畏是其中主要代表。他们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汉学研究水平之高、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注重中国现实特别是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美国汉学注重现实的先河,使汉学研究摆脱了欧洲汉学古典规范的束缚。但早期美国汉学也存在着缺乏专职性和研究群体单一性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5.
创刊于1890年、由法国和荷兰汉学家联袂主编的《通报》汇集了欧洲汉学界主要研究成果。截止1944年,《通报》在历任主编的努力下,确定了其汉学研究的期刊定位,成为欧洲汉学研究交流的平台,是法国汉学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通报》设置的"学术论文""书目""讣告"等栏目记录了法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动态,反映出法20世纪上半叶国汉学研究的研究范围专精、研究方法更新和学术自觉性加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纳粹政权统治时期,绝大多数从事汉学与东亚艺术史研究的德国青年学者,和一些已确立地位的德国学者,离开他们的国家迁往它地继续其学术生涯,尤其是前往美国。若不提及五十年前所发生的这一幕——上方面是德国知识与创造力的广泛损失,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学者在美国学术机构的有效发展,——就几乎不能阐释当前国际汉学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谢方 《世界汉学》1998,(1):197-201
欧洲汉学自19世纪开始摆脱了教会的羁绊之后,便在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中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除设立汉学讲座、出版汉学杂志和一批学术专著外,还出现了不少权威性的学者,在法国,就有像雷慕沙、儒莲、沙畹等俨然是执欧洲汉学牛耳的人物,其后又有考狄、马伯乐、  相似文献   

8.
即使是从史学要素来讲,在欧洲的背景下,汉学最早似乎也为习惯于借助古典研究(希腊和拉丁研究)方法的一门法国专业①.它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标志着美国汉学突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9.
从事国际汉学研究,必须要了解所研究国家的汉学发展轨迹。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国外汉学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张国刚的《德国的汉学研究》、严绍望的《日本中国学史》、张静河的《瑞典汉学史》、侯且岸的《当代美国的显学》、陈君静的《大洋彼岸的回声》等。这些著作都是开启国际汉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俄罗斯汉学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汉学、东方汉字文化圈汉学鼎足而立。然而,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汉学大国,我们还知之甚少。因此,出版一部俄罗斯汉学史专著便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0.
西方汉学的重要成果──读《剑桥中国史》有感胡志宏西方人士对中国的认识最初是传说式的,中国的丝帛和瓷器早已传到海外,使西方世界为之心向神往。自13世纪马可波罗亲临中国以后,特别在16至18世纪,欧洲的传教士和外交官开始常驻中国,传布西方宗教学说与自然科...  相似文献   

11.
大学之名在东西方存在已久,而现代大学则是中世纪留给人类的主要遗产之一.到中世纪后期,欧洲已有约80所大学,它们引领和发酵了欧洲文明,欧洲则引领了世界. 一、大学之母和它的"子嗣"们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出现在今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它与稍后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萨拉曼卡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欧洲南部大学的成...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对于美国汉学史的研究,多侧重于美国汉学概况、研究范式转变和著名中国学家及其著述的研究,而缺少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之影响这一角度研究的论著。论文就赴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这一论题作了总体性探析。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赴美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他们在美所从事的文史研究是美国汉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汉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对美国汉学的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开拓美国汉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余英时先生在为刘正的《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的研究和发展的历史》一书所写的序中说:“从日本、欧洲到北美,每一天都有关于中国古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如果我们继续把这些成果都称之为‘汉学’,那么‘汉学’与中国本土的‘国学’已经连成一  相似文献   

14.
韩琦 《世界汉学》2003,(2):171-172
“欧洲在中国”是由欧洲汉学会发起的汉学研究小组,其最初目的是研究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从中文文献出发,着重研究中国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反应,1990年成立这个小组,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1993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二届国傺会议,论文集已先后出版。  相似文献   

15.
正汉学(Sinology)起源于欧洲。自19世纪学院式汉学兴起和20世纪初西方汉学快速发展之后,在中国以外地区遂相继建立类似的、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时之间涌现不少术有专攻的汉学家,欧美各地高等学术机构更是纷纷设立以"中国学""东方学""东亚学"等为名的相关课程与学系。有关欧美、日本,乃至于韩国的汉学研究的介绍和探讨已有相当不错的成果,然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研究则仍相较被忽略。以马来西亚汉学作为介绍与讨论对象的论  相似文献   

16.
以选帝侯奥古斯特强力王为主的萨克森宫廷亚洲藏瓷是18世纪欧洲重要的亚洲陶瓷收藏之一.奥古斯特强力王支持任用了齐恩豪斯和波特格尔等人,成功创烧了硬质瓷——即欧洲真正意义上最早的瓷器.他创立的麦森瓷厂,注重胎釉技术和装饰图样的发展.早期麦森瓷器在器形和装饰技法上仿制了强力王收藏的亚洲藏瓷,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了麦森瓷器丰富的器形和独特的装饰风格,并对18至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其他地方的瓷器创烧和装饰起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德国纳粹政权统治时期,绝大多数从事汉学与东亚艺术史研究的德国青年学者,和一些已确立地位的德国学者,离开他们的国家迁往它地继续其学术生涯,尤其是前往美国。若不提及五十年前所发生的这一幕——一方面是德国知识与创造力的广泛损失,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学者在美国学术机构的有效发展,——就几乎不能阐释当前国际汉学研究的状况。迁移者尽管通过他们的学生薪火相传,这些富於戏剧性的迁移影响甚远,但它们还从未成为一个被分析与讨论的话题。五十年来在这一问题上似乎普遍一致的、刻意的沉默,使得重建汉学和东亚艺术史研究变迁的细节变得…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28日,“德国东方学会”的第27届学术年会开幕式在波恩大学的会议大厅举行,庆典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现代的公共空间》,报告人是欧洲汉学家协会主席、海德堡大学的瓦格纳(R.G.Wagner)教授。笔者受庆典报告的激发,认为此次年会定有德国汉学...  相似文献   

19.
辅仁大学汉学国际研讨会为辅仁大学外语学院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所举办。该中心为德国圣言会华裔学志研究院的台北分部办公处。辅仁大学第三届汉学国际研讨会——“位格和个人概念在中国与西方:Rolf Trauzettel教授周围的波恩汉学学派”是为台湾汉学学者和其相  相似文献   

20.
余欣 《敦煌学辑刊》2001,(1):103-111
法国汉学曾为海外汉学之正宗。巴黎素有“汉学之都”的美誉。最早的学院派汉学研究的传统就是法国汉学大师雷慕沙(Abel Remusat)开创的。深厚的法兰西人文精神、严谨的中国乾嘉式考据方法和新颖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交相辉映,使得法国汉学独树一帜,占尽风流。百余年来,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影响曾广被欧美、东瀛,并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产生过一定的贡献。(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虽然二战后,由于日美汉学的迅速崛起,法国汉学逐渐丧失了往日独占鳌头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