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农村的土地关系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村阶级关系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在农业政策上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被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使农业劳动者与土地分离,从而剥夺和消灭农民;而在一个资本主义起步较晚的农业国家,现代社会变革的第一步则是消灭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直接为广大农民争得土地。然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的前景恰恰又要求以农业的集体经济改造和取代个体经济,实现农业社会化。就是说,要把农民对  相似文献   

2.
把英国19世纪的租地农场视为资本主义农场,认为租地农场主和工厂主一样是资本家,进而认为19世纪英国的农业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农业,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它成为迄今我国史学界对英国农业史的一个基本认识。这种认识有违学界对经济制度的分析。从农业史来看,租佃农场不仅在英国近代存在过,在英国封建社会也长期存在。租佃制是各国封建社会常见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英国19世纪的大土地经营不是直接雇佣劳动者耕作,而是分级出租。相当一部分租地农场面积不大,属于家庭农场,不使用或只是部分使用雇佣劳动力生产。一些地区庄园制仍然残存,通过租佃制持有土地的公簿持有农还受到封建领有制残余的束缚。因此,19世纪英国的租佃农场制夹杂着封建残余。19世纪英国农业的性质是资本主义与后封建主义的混合。  相似文献   

3.
问题讨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呢?还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带来的呢?(西安张鸣铎问)黄元起我们说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乃就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看,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还没有取得主导地位,而旧的封建生产方式,还占着优势。以解放前的情况说,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新式工商业,仅占百分之十,而封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则占百分之九十,可见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残馀经济的比重了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30至8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就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展开了三次大讨论,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清史学者着重从清代前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商品经济的发展、雇佣劳动的变化等方面展示清代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局限,认为与同时期的欧洲各国一样,17—19世纪的清代经济正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转型,突出表现为清代经济中已经孕育出了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萌芽。此后,吴承明、许檀等学者在反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突出清代经济中市场需求与专业  相似文献   

5.
郭珂 《史学月刊》2004,(9):117-119
明清之交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社会剧烈动荡、江山易帜的特殊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市民阶层逐渐扩大。长久以来的封建正统意识、价值观念——从孔孟之道到程朱理学都受到猛烈冲击,新的美学观、价值观正在兴起,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如李贽、袁宏道等,他们认为艺术在于抒发个人情性、独抒性灵。这种求异的美学思  相似文献   

6.
两个值得商榷的涉及广西区情的重要数据龙廷驹广西解放前,地主阶级所有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比重,是广西封建经济制度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广西有多少民族资本家,则是广西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这是我们理解广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7.
清末的“新政”,是本世纪初清政府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所进行的一次改革。它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实行的措施,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第一次迫不得已而充当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利用国家权力进行的破坏封建体制的改革。其中一些措施、法令、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使早就开始解体的封建经济体制进一步遭到破坏,为已经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造成了新的发展条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经济不可  相似文献   

8.
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即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 对英国乡村中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研究,过去往往偏重于圈地运动和租地农场的兴起,而对乡村工商业与英国早期近代化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则重视不够。本文拟以15至17世纪英国乡村工商业的发展为主线,探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其早期近代化道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炜 《广西文史》2006,(4):55-60
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广西和国内其它地区一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剥削与国外资本主义掠夺的加强,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大批广西人外出前往东南亚国家谋生。造成这一时期广西人大规模迁居东南亚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英国“自耕农”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奉臻 《世界历史》2000,13(3):38-44
农业现代化的“英国式道路”有三个特点 :一是以圈地运动为重点 ,以废除骑士领地制、寺院土地世俗化及拍卖和兼并土地为辅助内容 ;二是以反欧洲大陆盛行的改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资产阶级——农民的方式”,转而用“地主方式”为资本主义“清洗土地”1;三是以牺牲自耕农经济为代价 ,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大农业体制 ,使封建土地所有制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使古老而封闭的传统农业直接转变为新式而开放的现代农业。在中外有关著述中 ,英语中的 yeoman (复数为 yeomen ,总称为 yeomanry)通常被音译为“约曼”或意译为“自耕农”。由于自…  相似文献   

11.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十四世纪初至十七世纪中叶,欧洲诸国先后发生了反封反教会统治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它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一运动的产生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一、)十四至十六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内部先后产生了资本主义关系,新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政治上的合法地位,首先向教会神学统治和封建意识形态发动了冲击。他们同封建的僧俗势力斗争时,从古典文化中发现了许多可以同封建神学相  相似文献   

12.
传统模式的突破——清代广东农业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生产品,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的农业地区。这种情况,只是到近几百年才发生了一些变化。广东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地区。古云:“东粤自来多谷”,一向作为我国稻谷主要产区之一的广东,到了清代,却变成了稻谷的大量输入地区。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走上了一条主要致力于蚕桑、塘鱼、果品、甘蔗等生产以至“民富而米少”的道路。清朝雍正5年(公元1727年)2月,在接到广东、广西两省的奏报后,世宗皇帝谕:“夫本省所产之米不足供本省之食,在歉年则有之,若云每年如此,即丰岁亦然,恐无此理”;“著两省总督巡抚等悉心劝导,俾人人知食乃民天,各务本业,尽力南亩。不得贪利而废农功之大,不得逐末而忘稼墙之艰”。对广东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铁锸的使用提高了古代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古代墓葬出土的铁器进行了金相实验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4件铁器等遗物样品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份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武鸣马头镇安等秧战国铁锸为生铁制品;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长铁剑为炒钢制品,汉代炒钢制品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铁釜为生铁制品,短铁剑为块炼铁制品。武鸣战国铁锸标志着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至迟于战国时期传播到广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城市的封建性质,尤其是城市的封建行会制度,使西欧城市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受到种种妨碍。而在封建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的西欧广大乡村地区,则有着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生产的充分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自由成长提供了广阔场所。在十五、十六世纪,城市劳动者和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几乎成为西欧各国普遍发生的历史现象。本文仅就英国在这一时期的这一转移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鄭观应所处的时代十九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初,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形成时期。这时期,外国侵略者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结成反革命的同盟,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外国侵略者乘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經济和文化的侵略,而清朝统治集团中一部分軍閥官僚如曾国藩,李鴻章等,依靠外國侵略者的赞助,兴办洋务,企圖巩固在外國侵略者卵翼下的封建孷普āU馐逼?在外国資本主义势力的深入和洋务官僚兴办洋务企業的刺激与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出現,中国近代两个階級——资產階级和無產階级从而產生和發展。但这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  相似文献   

16.
在"封建"名实问题讨论中对"封建"概念的不同理解,说到底是承不承认马克思所说的封建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视西欧封建制为特例",氏族社会一奴隶社会一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模式只适用于西欧.列宁把"封建"拓展到其他地区和其他类型,是"泛封建论"的始作俑者.把秦以后的中国定为封建社会,就是"泛封建论"在中国历史上的贯彻;它既不符合封建的古义和西义,亦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相悖.我曾经撰文提出不同意见.现在,趁<史学月刊>组织笔谈的机会重申我的一些看法,并作若干补充.  相似文献   

17.
试论明代厂卫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蜀石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很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萌芽和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开始解体,正迅速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时中国新的生产关系也开始在江甫地区若干手工业部门萌芽,...  相似文献   

18.
英国农业近代化的主要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农业近代化,即是农业的商业化、专业化和资本主义农场的产生和发展,它是农业革命的基础,是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转化的关键之一。 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其原因何在?农业近代化的动力是来自农业内部还是来自农业之外?拙文认为,这个动力不是农业本身,不是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英国前工业化的产物。前工业化,即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英国农业近代化的主要动因和必要条件,没有前工业化,也就不会有英国农业的近代化和农业革命。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及其实际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川 《民国档案》2004,2(4):54-59
在清末与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技术的改良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一些相关机构如晚清开办的“农事试验场”、民国初年广泛建立的“西康农事试验场”和1940年成立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以及西康地区的一些历史人物起了较重要的作用。章以四川省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及近代相关史料为主,在论述这一历史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活动后,指出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农业改进的成绩有限,但它预示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康藏民族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开始,在中国近代边疆开发史上无疑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至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未完成的商业革命,其表现是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以及海外贸易的扩张,中国是其时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商业革命的社会经济效应是:一导致中国城市化新进程,二商人社会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三诱发资本主义萌芽。但这是一场未完成的商业革命。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一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二封建势力的阻挠,三商业资本控制生产之路狭窄,四没有发生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谓“英国模式”和“江南道路”只是中、英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